小艾

玛丽安·米尔札哈尼从未想过会走进数学王国。1977年,她出生于伊朗德黑兰一个穆斯林家庭,整个童年都是在两伊战争中度过。动荡中,唯一带给她安慰的就是阅读。

战争结束后,玛丽安考入一所精英女中,她的数学成绩不理想,老师“没有天分”的评价让她深感自卑。为了慰藉自己,她喜欢上了逛书店,希望读遍所有能找到的书,渴望成为海伦·凯勒那样的女作家。

后来,哥哥给她讲了一道着名的高斯数学题,她发现了数学之美,开始钻研当年的奥林匹克竞赛试题。6道题,她居然做出了3道,兴奋的她向校长自荐参加伊朗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而此前,这个队伍中从未出现过女生。校长鼓励玛丽安:“即便你是第一个,你也办得到。”

“校长教会了我如何做史无前例的事。”1994年,17岁的玛丽安代表伊朗参加国际奥赛,以差1分满分的成绩夺得冠军。第二年,她又以满分卫冕成功,在伊朗创下多个“第一”。

高中毕业后,玛丽安考入德黑兰谢里夫科技大学。1999年,获得学士学位后,她到哈佛大学深造,是那时伊朗罕有的出国学习的单身女性。

玛丽安以毅力顽强闻名哈佛大学,只要看到一点线索,她就一定要顺藤摸瓜了解通透。2004年,她在博士论文中不仅解决了一个困扰数学家许久的双曲面问题,而且为“威腾猜想”提出了新证明,被数学家们称为“一看就知道会被收录在教科书上的数学成果”。

玛丽安的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数学年刊》《数学发明》《美国数学学会期刊》三个顶级刊物。毕业后,她被聘为普林斯顿大学助理教授。

玛丽安坚韧的品格吸引了在麻省理工学院就读的捷克人约翰·冯德拉克,他们相爱并结婚。女儿出生后,玛丽安一边照顾孩子,一边构思精巧复杂的故事,只是少年时所读小说中的主角变成了双曲面、模空间、动力系统。实验室就设在家中,她常常在铺满纸张的地板上一画就是几个小时。

“我喜欢跨越不同领域之间的界线,感觉很新奇。”面对数学,玛丽安始终保有激情和雄心,数学界一直无从下手的问题被她一一攻破。2008年,斯坦福大学向她伸出橄榄枝。

与此同时,她与数学家艾司金开始合作,艾司金由衷地说:“当你和她共事,你会觉得自己有更大的机会,能够解决那些初看似乎没有任何希望的问题。”庞大信心支撑着研究,2013年,他们解决了一个世纪难题,被称为“新时代的开始”。

2014年,玛丽安荣获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是这一奖项创立以来的首位女性获得者。颁奖时,国际数学联盟副主席克里斯蒂安·卢梭把她与居里夫人相提并论,并宣称:“这是一场女性的庆典。”

不幸的是,获奖后第三年,她罹患癌症,告别了人世,告别了挚爱一生的数学,年仅40岁。

然而,春花不谢,绿草长青,正如斯坦福大学校长所说:“她的影响力会留存在这世上,会持续影响受她启发而立志探索数学和科学的成千上万女性。”

玛丽安·米尔札哈尼(1977-2017年):伊朗数学家,第一位获得“菲尔兹奖”的女性。

编辑 张秀格 gegeprett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