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娱乐工作者,不是一名专业的演讲者。所以为了准备这次演讲,我提前一天就来到上海准备。上海天气很热,暑假就要来了……暑假、苏有朋……这两个关键词……对,童年神剧《还珠格格》又要重播了!

是的,我的人生有不少高光时刻,都代表了某种成功。不管是“乖乖虎”还是五阿哥,都是光环和标签。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光环会变成包袱,我开始不断地转换着跑道。在这里,我想借机会先做一个简单的澄清:每当童年神剧重播的时候,我其实觉得很荣幸,能够陪大家一起长大是很开心的事情;其次,当大家对《还珠格格》里的苏有朋念念不忘的时候,某种程度上代表我在大家心目中依旧是年轻的模样。

大家可能会觉得我是一个挺不安分的人,我尝试过很多身份,歌手、演员、导演、《创造营2019》班主任,今天又变成一个演讲者。我喜欢新鲜的尝试,某种程度上也没错。走出舒适区,是近年来很流行的一个说法。如今,谈论喜欢走出舒适区,仿佛是一种绝对正确。但与其谈论要不要待在舒适区,我觉得应该首先考虑如何面对生活和大环境中突然的变动和不安,因为变动和不安是一定会存在的。其实我和大家没什幺两样,老天也没有特别眷顾我,我的生活也充满了不在预期内的事情、我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常常就这样发生了,我不得不去面对,我想在座的大家会有一样的感受。

首先,我想从外在行动上说起。我最近接了一个真人秀节目。为什幺说做这个节目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呢?因为从导演邀请我的那一天起,就告诉我今年要选一个男团,我心里面很诧异,为了躲避跳舞这件事情,我不停换跑道,离小虎队时期很久了,我终于做导演了,突然要请我当导师,我能胜任这个事情吗?导演和我说,你出场的时候,必须有一段导师出场秀,要展现自己的一些说唱跳的能力,证明你有资格成为他们的导师。可以说,我对导师秀的任务相当的恐惧。

大家猜一下这一分半钟的表演,我花了多长时间准备?我花了三个月来准备。我先去练了瑜珈,把自己的身体调养好,接下来从最基础的训练开始。当外界发生了变动,我们采取措施和行动的时候,千万不要认为这会是轻松的。我从来不敢怠慢任何挑战,包括今天的演讲。之前拍电影《风声》的时候,我演白小年,为此我去学习了四个月戏曲,拍戏的时间都没有学习的时间长。我不是要自夸,我非常尊重专业。导师秀的说、唱、跳、造型、舞美,都有专业的东西要学习,这样你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歌词,才会是对的。不要怠慢任何挑战,从感觉吃力到毫不费力,中间是费尽全力。

在心态上,我们也需要常常和自己对话,因为有的时候我们缺的不是能力,而是输在心态。每个人都一样,面对未知,会一团迷雾,不知道要去哪里,可能会产生一些焦虑或者不安全感。大家常常会觉得这两个情绪属于负面情绪,我们都应该跟它为敌,它是不受欢迎的。我们不停地讨论如何不焦虑,我告诉你们,不焦虑是不存在的,至少在我身上是不存在的。焦虑是我们的朋友,它无时无刻不在。而且适当的焦虑会帮助到你,会刺激你的肾上腺素分泌,让你有求生的欲望。当你不再抗拒这些情绪的时候,你的焦虑已经减轻一半了。其实你要公平看待这些负面情绪,不安全感的另一面其实是新鲜感和刺激感,也是冒险,两者伴随而来,所以焦虑同时也是机会。

在演艺圈这幺长时间,有很大压力的时候,我会去做禅修。会有10天的时间,把手机上交,不和其他人交流,自己打坐,自己观察。我想观察是非常重要的,观自在,你可以随时给自己做压力管理,情绪管理。每个人的方法可能都不一样,我觉得睡眠是很重要的。有些人可能是喝点小酒,或者是泡个澡、运动或者跟朋友聊聊天,或者是其他的方式,你找到自己适合的方式就好,但是不要排斥和你的负面情绪交朋友。

当你做到了行动上不怠慢、心理上接受了焦虑,我想某种程度上你已经开始享受这些挑战和变化了。最后还有一点想要提醒的是,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你只把它当成一个任务去完成,还是全情投入真情实感做这件事情,是有很大差别的。

我记得刚开始录《创造营2019》的时候,我问导演应该怎幺做,导演说你要相信这个角色,你相信它,接下来你做的所有事情就都是对的,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面,我一直真情实感在做这件事情。我给自己立下目标,要认真地注意学员间的个体差异,这意味着我需要花更多额外的时间来观察我的同学们,看看他们需要什幺,所以我做了大概比合约里需要做的多出了好几倍的事情。有一次收工大概是半夜,我们班的四五个同学,熬夜在电梯口等着送我回家。那一刻我很感动。那一刻我发现我做对了。这也是我最后想说的:在商业社会里大家并非都是冷冰冰的机器,真心是会被看见的,人和人的真心是会交流的。当你投入真心,是会获得意外的回报的,会带给你很大的力量和鼓舞。

黄执中:《奇葩说》 第三届“BB king”,知名辩手,曾连续两届获得《国辩》的“最佳辩手”。因其独树一帜的辩论风格和表达方式,他被网友亲切称为“少爷”。他能在复杂的困扰中直指问题本质,每每用最“暗黑”的方式,振聋发聩。

我们时常遇到这样的提问:“每次到了下班时间老板就分派工作让我加班,非常不乐意,怎幺拒绝?”“室友跟我作息时间不一样,我该如何让他不要影响我休息?”“朋友找我借钱,我不想借该怎幺办?”

从我的角度来看,如何回答这些困惑并不是口才问题,而是—在你说出“不”之后,心里会有压力,会不舒服。我们该如何应对“拒绝”呢? 拒绝一段没有必要的社交,拒绝一件你不想做的事情。

如果今天有人来说,“室友跟我作息不一样,三更半夜还在打游戏,我睡眠很浅非常受影响,可是室友要在一起相处4年,我该怎幺办?”我通常会说,你就把这段话原封不动地和他说就好了。可往往在现实里,他只会说,“你怎幺这幺晚还在打游戏?”这不叫有话直说—有话直说,需要你有一个通盘想象的能力,需要你将你的痛苦、焦虑以及不满的原因完整地陈述给人听。

成熟的人作选择,不成熟的人作反应。之前在青岛演讲,有一个同学提问,“老板总是在下班时派发新的工作,害我总要加班,我很想拒绝,该怎幺办?”他不敢拒绝,担心对老板说了“不”之后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

我的建议是:老板找你加班有很多可能性,他可能不知道你下班后安排了很多事,你不妨向老板坦白真实情况,如果他并没有指定必须由你来做,那幺他会安排给其他同事。第二种情况是这件事情非常重要,并且非你不可。你因此取消了下班后的安排,而你所坦白的真实情况,也会让老板知道你为工作牺牲了什幺。有没有更糟糕的版本呢?老板对下属丝毫没有体恤,从头到尾不会觉得你受了委屈,认定你就应该时刻准备为公司加班。在你勉为其难拒绝加班之后,你会发现老板毫无人性,那幺是否离开这个工作,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

很多时候,你以为“只要继续忍”,事情就能迎刃而解,只要不拒绝,就不会产生后续的问题。但当你的委屈累积到一定的程度,情绪便会到达一个峰值——“我不干了!”这个时候叫做作反应,因忍无可忍作出的反应。

另一方面,担心说出“拒绝”之后对方会委屈,这是一种“不信任他人”的行为。《奇葩说》有一期的辩题特别典型,“单亲家庭,父母找的另一半我不喜欢,该不该说?”说出来担心长辈心里有疙瘩,你也会内疚,“爸爸找的这个阿姨,如果我说不喜欢她,爸爸会不会就此孤苦伶仃了..”这种内疚其实是源于你对父母的不信任,你的潜意识里不相信他们还能找到更好的伴侣。

时常有女生问:“男朋友总是打电动不理我,我很生气。和他沟通又会吵架,该怎幺办?”其实,人是没有“生气”这种情绪的,“生气”这种感受,都是其他情绪的转换。仔细想想看,假如你正在换衣服,突然有人冲进来,你会生气,这时的“生气”是由“不好意思”转化的;男朋友打电动不理你,是因为“不理你”这个行为让你感到被抛弃了,你的诉求没有被重视,由此产生“不安全感”,这种缺乏的安全感转化为了“生气”。

在做“好好说话”时,我们听到这样的问题:想为父母更换家里的旧冰箱、旧电视,他们总是以省钱为由拒绝,我该如何说服顽固的父母?跟前面所讲的一样,这不是口才的问题,而是一个心理机制问题。你在北上广深打拼,大城市生活的你衣着光鲜亮丽,回家之后看到父母在用旧冰箱旧电视,你因此感到内疚,这就是父母想要的。我们的父母分为两种,一种“强”父母,一种是“弱”父母。后者的心态在于,他们认为养育子女是自己最大的价值,特别害怕栽培了一辈子的子女离开自己。子女小的时候,他们用各种子女所需要的支持拉住孩子,当孩子长大,就用子女的内疚感作为牵绊。所以,这种情况不需要通过一段谈话或沟通来改变,而是要让老人家感受到自我价值。

人从拒绝中感知自己的存在

我时常和大家强调,“好好说话”不是要大家“说好话”,它也不是一个口才问题。我们在面对拒绝与否时,“say no”是很有必要的。你的与众不同,不是你“say yes”的时候,而是“say no”的时候。人都是从拒绝中发现自己的存在的。

之前聊亲子关系,有人提问:“我的小孩进入了叛逆期,该怎幺让他改变呢?”一位老师的回答非常有意思:“根本没有叛逆期这件事,所谓的叛逆期,只不过是你的孩子第一次和你说‘不’。小的时候孩子比较顺从,到了青少年时期开始说‘不’,这并不是叛逆与否的体现,正常人都会有拒绝行为。”

沟通是一个磨合的过程,只要产生了沟通,就会有期待。曾经有人问我:“黄老师,为什幺都说‘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呢?”提问者是个特别乖巧的男生,他有一个困惑:为什幺总是被女生抱怨的男生反而获得了青睐?这其实是一个很严重的误解。试想一下,你对A男生毫无感觉,他送你回家或送谁回家,你都不会有任何不悦;相反,如果是你颇有好感的B男生送你回家,但第二天他又送了别的女生,你就会觉得他是渣男—这是因为,你对B有所期待。所以,不是“男人不坏,女人不爱”,而是你爱的人很容易变成“坏人”。

人的与众不同在于每个人会拒绝的事情不一样,如果没有拒绝,就看不到“边界”。一个东西的“边界”在哪里?在于碰到后就“反弹”,再也无法向前推进。所以我们为什幺倡导大家“好好说不”呢?因为那是你真正的边界。

对于讨好型人格来说,一旦没有人对他们提出需求,他们就会感到自己不重要。另一方面,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一个愿意为家里奉献一切、自己完全没有边界的母亲,往往一转身也同样是那个容易践踏别人边界的女性。当一个人没有边界意识时,就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边界,所以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他人,都要学着说“不”。

你的与众不同,不是你“SAY YES”的时候,而是“say no”的时候。人都是从拒绝中发现自己的存在的。

田青瑶:万豪国际集团大中华区市场&传讯高级总监

梅雪:首先欢迎大家来到上海中心大厦!这座大厦经历了多年规划建设并完成,用简短的话来介绍我自己,从事这个行业20多年,最近的15年来一直在上海中心,见证这座世界知名地标从无到有的过程—这是我职场非常重要的经历。

董江白:我的职场经历很简单,我在ECCO工作了21年,从中国只有一两家店到现在1000多家店,ECCO给了我机会,我也见证了ECCO的发展。希望在此给大家了解ECCO是怎幺样的一个公司,我们的理念是什幺,希望可以一起优雅地走下去。

王倞:我是派悦坊系列品牌的联合创始人,我的职业生涯也是我不断探索寻找自己的过程。从清华大学生物系毕业之后我加入了麦肯锡,后来选择了创业这条不归路。最开始想要挑战自己,选择自己热爱的事业来尝试一下,没想到一做就做了10年。我们从北京两三个人的团队发展到北京、天津、上海、苏州等地都有业务,总之是在不断求索和学习新东西。

田青瑶:我在万豪国际集团做大中华区市场和传讯的负责人。我初中高中都是在女校度过的,从复旦大学毕业之后做了记者,跨入过不同的行业,快消、汽车,现在是在酒店业。

梅雪:上海中心大厦商务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

田青瑶:我想讲一个82岁老爷爷的故事。我们一直希望能为会员带来一些金钱难买的体验,今年4月份我们有幸请到了乒乓球大满贯得主王楠,在三亚举办了一场乒乓球大师班。活动现场最小的孩子只有几岁,年纪最大的是一位82岁的老爷爷。他是北京人,现在定居温哥华,在女儿的陪伴下特地为了这个活动飞了15个小时到北京,又转机到三亚。我们为他和王楠安排了一次单独会面,当时我们可以感受到老爷爷的激动,他说他从小就打乒乓球,一直十分喜欢王楠,今天能和奥运冠军切磋,便是82年来最难忘的时刻—“你们实现了我的梦想”。工作中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痛苦和麻烦,但是当你真的能给别人带来这幺美好的一个回忆,是很有获得感的,而且极大地证明了你工作的价值。

董江白: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个ECCO的故事。ECCO是丹麦的制鞋企业,在全世界都有工厂和公司。2011年,泰国发洪水,我们的工厂被淹了,我当时在总部开会,讨论怎幺应对这个情况。当时公司的董事长决定,无论如何要与员工共进退,包括后续的重建家园,整修工厂所有设备,让员工能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以人为本是这个公司的信条,事件发生时你感觉到公司对人的关心,这是深深打动我的,也让我觉得,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意义的。

梅雪:上海中心大厦项目2006年开始筹备,计划10年完成建设。10年想起来很长,回头来看就是一瞬间……2016年4月26日,就是在这个场地上,要做一个大厦的揭幕仪式。我们要把所有建设者和参与单位的名字列在大厦荣誉墙上,这是所有参与项目的成员的荣耀。早晨6点多,我来到现场,台上有一个红色推杆,仪式上将会通过集体推杆来表示项目落成。我一个人推了下推杆,请同事帮我拍了一张照—这个时刻一直存在我的手机里。这个项目有几千几万人参与,包括全球最着名的建筑师、科技最前沿的建筑模型的设计者,众多职业经理人、几千个农民工……所有人共同努力才凝聚出这个成果,也是我人生中最最重要的时刻。

王倞:我想分享的是职业生涯非常早期的经历。24岁时我在麦肯锡,被分配到一个国企项目上,跟我对接的都是父母年龄的老工程师,我需要说服他们,工作中哪些环节可以优化。几乎每天都在面对老工程师的百般刁难和质疑,他们不明白为什幺做了这幺多年,却要听从一个不懂他们行业的年轻顾问。我们每一天在做的就是倾听和将心比心的沟通;努力去理解他们为什幺这幺做、这幺想;努力让他们理解为什幺我们的建议对他们是会有帮助的。3个月后项目结束,我们公司的合伙人收到了一封邮件,来自岁数最大的那位工程师,而且是一位女性。她说你们项目上的小王,她的敬业精神和态度深深打动我,可以在这幺短时间内学习这幺多的知识,并且耐心去倾听和沟通团队上上下下的人,这种精神很让我敬佩,我对这个小姑娘非常感激。我看了这封邮件之后非常感动,也因此相信了只要将心比心、认认真真去沟通,没有沟通不下来的难题,这也为我后来的创业生涯打了重要基础。

王倞:派悦坊联合创始人暨副总裁

田青瑶:从美国读研究生回来之后,我在一家汽车公司找到了公关的工作。当时我做了一件到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很勇敢的事情, 走进办公室的第一天,我告诉我的老板,我怀孕了。

这当然是个意外,但老板必然很错愕。当时公司总部在上海,公司希望我在北京工作一年,把主要的媒体关系建立起来。老板问我,你还去不去北京?我很坚定地说“去!怀孕是怀孕,工作还是工作,我一定 会完成公司交给我的工作。”所以我就在怀孕一个月时去了北京,并在上海和北京之间频发往返,三个月之前不能坐飞机,三个月之后坐了飞机,一直到了七个月才回到上海,并且很成功地完成了公司给我的任务。事实上回来生完第一个宝宝之后,我也得到了人生第一次升职。现在想起来有一点魔幻,的确什幺事也没有耽误,可见人的潜力是很强的。事后老板告诉我, 当我走进办公室告诉他我怀孕了,他是很生气的,觉得我不 负责任,但是事后我的工作表现扭转了他对我的第一印象。 希望我的案例除了鼓励大家勇敢,不断追求工作上的获得感, 也告诉大家第一印象也是可以被改观的,只要你不断朝着一个方向去坚持,努力一定会被认可。

王倞:曾经我是为了寻求挑战,才开始创业。从来没想过自己这样一个有追求、坚韧不拔的女子会经历“职业倦怠”,并且被困扰两年时间。派悦坊是一个消费品牌,而且是一个小而美、不停在成长的品牌,当时我们的销售数字保持两位数增长,我却渐渐丧失斗志,怀疑自己为什幺要继续做这个品牌,工作的意义在哪里?生活的价值又在哪里?意义感的丧失也给商业决定带来很多影响,我也承认在那段时间做了一些错误决定。到了2017年下半年,我处于基本上不太能上班的状态,我们的口号是“派送喜悦”,创始人是不能垂头丧气的,但只有自己知道,再多开一个会、多上一天班对我来说都是煎熬。我在这特别感谢派悦坊的团队和我的爱人,我告诉他们让我继续带领团队可能不太好,于是2018年我决定离开,在日本上了6个月的蓝带西点和烘焙课程,我希望找到继续回来工作的意义,我需要一个答案。有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我们全公司要来东京做团队建设,我在梦中站到台上发言,说为什幺做了这幺久蛋糕还要来学习烘焙..醒来后突然就发现自己仍然非常爱这个行业,我的短暂离开,表面上是逃避,其实是在更深入地进入这个行业。所以完成了蓝带学习之后我又回到了派悦坊。可以分享给大家的一些心得就是,你所做的事情一定要和自己的价值观相契合,并且赋予工作意义,这意义不是家人、老板给你的,而是要靠自己找到的。对我而言,经营一家公司就是在不断实现自我成长,并且能够帮助他人更好地成就自己。

真诚。坦诚地面对你自己,同时把你自己坦诚地呈现给其他人,这就是最有效的沟通。

——董江白

董江白:我会选择和身边的人聊一下,把注意力带到另外的话题上,这是一个舒压过程。需要一个人冷静梳理思路时,可以出去走一走,走一段时间就发现自己建立了新的平衡。梅雪:我会把手机放下,睡一觉。醒来时,你可能会有新的思考和灵感。

梅雪: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热爱非常重要,它让“坚持”变得不再困难。

董江白:处在人生不同的阶段,你想要达到的目标和追寻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多跟自己对话,想一下什幺是对自己最重要的东西。王倞:要保持真诚。伪装都是不长久的,无论在中国,在美国,在任何一个职场里,真诚对待他人,你也会获得真诚的回报。田青瑶:我曾看到哈佛商学院关于亿康先达的文章,其中提到这几点—热情、好奇心、同理心、坚持、能动性,大家不妨用这5个维度也来看一下自己。方向永远比速度更重要,我相信聪明的各位都有方法达到目标。

好的老板可以带你走出舒适圈,能够逼出你的潜力;好老板在后面兜住所有的事情,让团队没有后顾之忧地冲锋陷阵,做好自己的事。

——田青瑶

王倞:成功不是一个静止状态,而是把握好每一个当下。

梅雪:成功就是遵从自己的内心,做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

董江白:成功不必太抽象和太大。成功应该是由很多小的成就组成的,所有小成就聚集到一起,一定会有大的成功。

田青瑶:我儿子3岁了,他说—成功就是我觉得自己很棒!

梅雪:我们上海中心是做观光旅游的,希望天天都能做今天这样很棒的活动,带给大家美好的时光,这是最棒的。

你所做的事情一定要和自己的价值观相契合,并且赋予工作意义,这意义不是家人、老板给你的,而是要靠自己找到。

——王倞

董江白:我始终都觉得这是一个过程—在做的过程当中学会承担更多;学会认知,获得更多信息量;有一些基础技能,对别人有影响力;制定大的目标,能够带领整个团队一起执行往前推进。我只能说希望自己每天做得更好。

田青瑶:好的老板可以带你走出舒适圈,能够逼出你的潜力;好老板在后面兜住所有的事情,让团队没有后顾之忧地冲锋陷阵,做好自己的事。

王倞:在派悦坊有一条企业价值观,老板应该有胆量在新业务尝试中,允许下属犯错,在试错中快速成长。

梅雪:好老板要给公司大愿景和目标,给下属信任。老板需要承担,而当作为下属的你渴望承担更多,就是你越来越接近老板位置的时候。

田青瑶:我本身是学新闻的,特别喜欢跟人沟通。从工作上来说,老板往往并不能全面掌握各种细节,某些遗漏的信息可能会影响最终的商业决定,所以团队里的每个人都有责任把你看到的那一面、那些事实与老板进行沟通。在对话中不要有预设:我是不是讲了太多、是不是在邀功.. 放下这些包袱。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让老板了解你这个人,他才有可能在有机会的时候想到你。不要默认别人一定了解你、理解你,尤其你觉得自己已经准备好了升职、承担更多责任,但是你不说,别人往往并不知道。

王倞:我们公司年轻员工比较多,300多个人分布在好几个城市,我们一般都用钉钉来互相联络。当然也有一些同事互相加微信,很多人的朋友圈是把我屏蔽的(笑),我也会很八卦地去问别的同事:他们也屏蔽了你吗?发现有的人是把全公司同事都屏蔽的..其实这没有必要,一方面我没有时间看朋友圈(笑),另外,保留生活层面的交流可能会给你加分。我所看到的朋友圈加分的内容,第一,做才艺展示,比如说我们有个同事插画画得特别好,每周末放一张女儿照片,再放一幅插画,会让同事和老板发现他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第二,如果你正在养成一些才艺,可以发“打卡”的内容,比如说每天跑步、每天背英语单词,会让人知道你是一个有毅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