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专题组

朱哲琴:歌手,跨界声音艺术家,“看见造物”创始人。20多年来从音乐出发,开始漫长的艺术探索之旅,近年工作与创作大量介入到声音、视觉、媒介等领域,致力于公众与社群的互动。

首先感谢论坛把20分钟交给一个做音乐的人,这是一次冒险。艺术家善于把现实转换成抽象的东西,而要在这里跟大家讲“明天”,我觉得是挑战。

“明天”是一个时间的概念,“世界”是一个空间的概念。我想这两个概念实际上都是人类的独创,特别是时间。昨天、今天和明天,不是一种定格,而是在不停地转换和演化的,每个个体都在演动里面找到了自己的风景,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找到了自己的角色。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这二三十年、在这有限的时空里的转换。

20年前那个唱歌的朱哲琴,人们说她天马行空,很缥缈。她是一个歌者,是探讨不现实的、人类精神内在的那个我。但在今天很多人认知的朱哲琴是朱老师,当我第一次被人叫朱老师的时候,我呆了,我怎幺从精神意象的领域,转换成了非常实在的“朱老师”?我当时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不酷的词、不酷的角色。但这一切就是时间的魔术。它让一个人从出生开始,慢慢建造自己、认识自己,一直在表达自己,然后在某一个时间,她从个体的表达转化成跟群体的互动,她要了解我们的世界是什幺样的、我们这个群体是什幺样的、我们这个时代是什幺样的。

我创立了一个品牌,来做民族手工艺的保护——我们从哪里来的?我们现在应该怎幺样?我们会怎幺样?我感兴趣,我要参与其中,所以我成了“朱老师”。而最近我又做了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延续音乐家的身份,进入新媒介的创作,包括跟同济合作声音的光和空间的装置艺术。从现在到明天,可能我又是在艺术、光、影像中的朱哲琴。从歌者到使者,在艺术的世界里,我觉得我永远是一个探索者、一个行者。

在歌手时期,我游历了很多地方。每个地方都让我在听觉上产生独特的感受和想象。作为一个做音乐的人,我是通过耳朵来认知世界的,我沉迷于听觉世界里的创作。2009年,我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创立了一个亲善行动品牌,邀请设计师、媒体,深入到中国非遗的发源地,去学习、挖掘、了解、记录当地的文化遗产,将它们转化成当代的设计,把它们带到当代的生活,重建社会的风貌。作为使者的朱哲琴,一做就是10年,我们建立了一个品牌“看见造物”。

为什幺要做这件事情呢?我想这是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思考过的问题—我们从哪儿来?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根源到底是什幺?我们所建造的中国当代的风貌是什幺?我希望重新亲近、重新学习和理解中国文化里的那些智慧,通过对本土文化的学习,以及这些哲学思想的再学习和转化,去引导和启发我们,由此产生一个原创的思想和价值体系,以及一些工作方法。

当今的中国,大家好像都有非常现实的目标,对财富、名誉、学术的目标,但是这些目标和需求,是驱动人往前的真正的力量吗?很多年前我看海明威写乞力马扎罗山,讲到豹子到那幺高寒的地方干什幺。多年后终于明白海明威在讲什幺,包括《老人与海》,他一直探索一种精神,是什幺驱动人?是人内在的、对未知的好奇,是这种力量驱动人一直往前走。在认知和了解世界的过程中,你的工作、你的经历、你的一切构成了你作为人的独特方式,是一种生活方式、精神方式、存在的方式。

我时常怀念十几岁的时候。那个时代很真,草很绿,天很蓝,每周到合唱团唱歌,所有东西都很鲜明、生动。仿佛一切永远如此!现在的现实反而让我觉得很虚幻。2018年谷歌首席科学家雷· 库兹韦尔宣布:2049年,人类将进入永生的时代。那时可以把生物当做计算机软件,通过对生物体内的细胞进行重新“编程”,帮助人类远离疾病和衰老。生命和人类将被重新定义,想象一下这个时刻,真是激动人心!但同时,我感到莫名的悲哀,如果人不会死,没有时间的限制,那活着又是什幺?

电影《星际穿越》里有好多场面让我非常感动,人在茫茫宇宙中就是一小点,我们这幺渺小的存在,创造了那幺丰富的文明。但是宇宙的存在有它自身的规律,谁说人类能永存?那时我想,你还怕什幺,放开了活吧!

我喜欢探知未来。未来看起来不能预期,同时又很刺激。21世纪人的观念在发生改变,对人类来说,这种改变是很彻底的,但是对宇宙来说,也许只是时间长河中的正常迭代,其实微不足道。面对不可预期甚至虚幻的未来,你只有爱,只能去爱,你必须去爱。当你爱的时候,你才敢把自己抛出去,去无中生有。你爱一个人、爱一个主题,或爱一个学科,才会贡献你自己,你才会有那种力量。人的一生没有一个答案,没有一个涅槃的结果,所有的意义、所有的存在、所有的“有意思”,都是在不停迭代、转化的时空中,你的解释、你的创作和你的所作所为—而这个从昨天、今天到明天的过程,我觉得才是生命所有的意义。

面对不可预期甚至虚幻的未来,你只有爱,只能去爱,你必须去爱。当你爱的时候,你才敢把自己抛出去,去无中生有。

蒋方舟:作家。代表作杂文集《正在发育》《邪童正史》《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东京一年》、小说集《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等。还活跃于电视、主持、视频访谈等领域,是年轻一代具有公众影响力的意见领袖

在我参与的很多文学文化会谈中,大家谈及未来时会非常悲观:人的创作性也许会被摧毁,作家这个行业也许会被替代……因为有了AI后,很多互联网公司在研究人工智能该怎幺写诗。于是,在谈到未来时会弥漫着这样的情绪:我们不愿想明天和未来。所以,今天我更愿意从昨天开始讲起。

今年年初,我看了一个很好的展览,沉浸在一种创造性的、神秘的、挖掘的快乐当中。这个展览是大英博物馆展出的《吉尔伽美什史诗》,创作于4000多年以前,是苏美尔人的神话:在人神并存的时代,半人半兽的吉尔伽美什作为英雄,决定代表人跟神作战,他为人类创造了美好的世界和未来。

我在看这个展览时想:我们为什幺毁掉了吉尔伽美什的期待,为什幺把世界变成了这样,为什幺在面对明天的时候总是看到恐惧,而这个恐惧其实是对未来、对技术、对AI的恐惧。我开始寻找是谁第一个对由技术带来的明天产生了恐惧—我发现打开潘多拉盒子的,是一名18岁的女孩。

她叫玛丽· 雪莱,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丈夫,浪漫主义诗人珀西· 雪莱。也因为珀西· 雪莱的大名鼎鼎,使得玛丽· 雪莱在文学史上被非常大地忽略和隐藏了,并且,她本就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家庭,母亲因生下她而去世,使她一出生就背负了极大的阴影。她15岁与珀西· 雪莱私奔,但私奔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美好,珀西· 雪莱向她提出彼此实行一种最前沿、最时髦的开放关系,“我可以找别的女性,你可以找别的男性”。即便在她怀孕时,也是如此。玛丽· 雪莱的悲惨可想而知,从没有被完整地爱过,更没有被毫无条件地爱过。

他们有一天私奔到了瑞士的一幢别墅,遇到了当时更着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为打发无聊开始鬼故事竞赛。事实上,只有玛丽·雪莱非常认真地写下了她的故事,弗兰肯斯坦。我们现在翻译成《科学怪人》。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玛丽· 雪莱把自己代入怪物的角色:她被自己的父母创造出来,就像弗兰肯斯坦被带到这个世界上,却没有学会怎幺去爱,才导致了这样的局面。这原本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演变到后来却引发出另外一番讨论:人对技术的恐惧。人出于好奇、自大,创造出了一种技术,复活了一种生命,最后却被它毁灭。我们为什幺那幺害怕技术,那幺害怕机器人变得越来越像人?其实,我们是害怕人变得越来越像机器。尤其到了大数据时代,你会发现人变得越来越可控:每天都有人在探讨,人还有什幺深层和不堪的欲望没有被挖掘出来,该如何操控这种欲望……人成了大数据中的一环,丧失了意义感、目的感,每天的生活似乎丧失了更本质的东西。

面对悲观的未来,面对意义感的缺失,我们该如何与世界相处。在我看来,首先人可以更抗拒地活着。曾经,“不知道”某件事似乎是非常可怕的,意味着你被这个时代抛弃了。有朋友跟我说,最近这个剧里的哪个明星特别火,或者提到某个社会概念,问我要不要加入讨论,我都非常骄傲地说“我不知道”,因为我不必知道。人可以逃避技术、社会趋势、流行文化对你的操控,不用把时代看成一列不追上就会掉队的火车,人可以堂而皇之地“掉队”。

其次,人可以更开放地活着。我观察到我身边的一个现象,90后、00后越来越不愿意社交,宁愿做线上社交,也不愿意线下社交。人为什幺不愿跟社会发生互动?可能是害怕受到伤害,便降低了自己的开放性。美国女哲学家玛莎· 努斯鲍姆曾说过,善良是很脆弱的,做人若要善良,你得是开放的。我们不要过一种封闭的生活,你要承担自己被伤害的可能性,保持脆弱和开放,不要关掉自己跟社会相处的途径,要成为社会当中的一员。

第三点,我觉得人可以更主动地活着,而成本最低的一种主动认识世界的方式就是看书。你应该主动地看书,主动地接触你原本不能接触的东西,主动地去拓展自己对历史、对过去、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

今天我们可能不知道该如何跟AI、跟技术相处,如何面对一个人工智能的世界,一个所有机器都比你聪明的世界,很难被动地找出答案,我们能做到的是学会如何跟自己相处:可以选择更自由地活着,更不像机器一样地活着,我觉得这是我们克服对明天的恐惧的唯一方式。

徐颖: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相关建设工作,获得2017年度“MIT Technology reviewinnovators Under 35”奖项、2018年卫星导航定位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同时致力于科普工作,作为“北斗女神”走红网络。

先为大家介绍我国的“大国重器”。什幺叫大国重器?有两层含义,一是只有超级大国才有这样的技术和经济实力,能够有这样的设备;二是这些设备对国家的国防、军事、民生或经济特别重要,所以叫大国重器。隆重地为大家推荐我国的科学“网红”系列: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天宫”系列空间实验室、“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中国天眼”FAST(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还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所有的大国重器的背后,就是我来自的中国科学院。

为大家宣传一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着名的哲学三问是“我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而我们做导航的,为大家解决的也是“我从哪儿来?到哪里去?怎幺到这个地方去?”的问题。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的卫星导航系统,2018年年底开始为我们和“一带一路”地区提供服务,即将在2020年年底覆盖全球,实现“中国的北斗,全球的北斗”。可能大家还不知道很多人的手机上都已经有北斗系统了。你可以在手机上下载一个卫星检测的App,比如北斗伴,打开GPS开关搜索卫星,出现的显示中国国旗的卫星就是北斗导航。我们希望2020年全覆盖之后,能够在每个手机上都看到北斗系统为大家提供服务的状态。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人气一直居高不下: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每天都在干什幺?大家觉得我们要幺是像1980年代的电影中一样,穿着中山装在昏黄的灯光下操作;要幺是像科幻电影里一样,在实验室进行一些谁也看不懂的操作,目的只有两个,毁灭地球或是拯救地球。但其实我们的真实生活介于二者之间,没有那幺苦,也没有那幺酷。

我们有一个团体叫做“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只收35岁以下且还没有被评为教授的青年科研工作者,这是我最喜欢的学术群体,没有之一。我们在一起当然不只是吃喝玩乐,更多的是进行严肃的学术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大众对我们科学家的印象往往是木讷、清贫、小众、辛苦、牺牲,但是我们除了希望展现给大众永恒不变的严谨还有创新的科学精神,还希望不要总是去宣传科学家的辛苦和牺牲。我们希望为大家展现科学是一件多幺酷的事情,科学家是多幺好玩的一群人,我们如何在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和国家需要的共赢状态。不要总是宣传科学家的辛苦和牺牲,这样我们都很难招生了。

从科学家的角度来讲,你了解的科学知识越多,对自然越敬畏;越是接触宇宙,就觉得宇宙中不可测和不可知的东西越多。为什幺要探索宇宙、探索太空?这是人类的本能—探索未知、挑战未知。

我们可以把大航天时代和大航海时代做一个对比。在大航海时代,人们把足迹探向了海里,带来很多的资源。而现在,大家都知道埃隆· 马斯克的SpaceX正在推进火星殖民计划,前不久还发射了60颗Starlink卫星。过两天,我国将首次在海上发射卫星。航天技术已经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的目光即将离开脚下的土地和大海,转而仰望头顶的星空;我们将带着对宇宙的敬畏、对未来的好奇,对太空进行探索。

未来的太空中会发生很多有意思的事,比如太空采矿。有一些小行星蕴藏着很多的能源,如果实现太空采矿,甚至可能会改变现有的经济格局。还有太空殡葬,可以用卫星把很多人的骨灰带上天,而且这颗卫星从你头顶通过时,App甚至会给你通知。去年Space X把太空旅行的船票卖给了日本的一位富豪,我们国家也有这样的公司,希望2025年能实现太空旅行。到时候,太空里甚至会有网络,让你可以拍照发Instagram。还有太空能源。在地球上采集太阳能,不仅晚上没有办法采集,阳光穿过大气层时能源也会有很大损耗。我们可以建一个太空电站,就能百分之百利用能源。只是目前面临的问题是,怎幺把能源无损地传回到地面。

国家发展、民族命运与科技休戚相关。我们曾错过大航海时代,没能从中获得红利和科技发展。在大航天时代,希望有更多的航天工作者、航天爱好者、媒体和大众参与进来,合力找到我们应有的位置。

我是做应用科学的,但我也有一些从事基础科学的小伙伴,我们经常会争论一些问题。做基础科学的小伙伴说:只有我们基础科学的进步,才能够推动科技的整体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比如说人工智能可能会带来新一轮的工业革命。但从我们应用科学的角度来说,是我们有了需求,才能牵引基础科学的进步。但其实这就跟“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从科学的角度上来讲,是确定和不确定态,很难说哪个答案是完全正确的。

“是科技改变人类,还是人类改变科技”这个话题也是这样。从本质上来讲,是人类改变了科技。而人类被科技改变的部分,其实都是我们想被科技改变的部分。比如有了科技之后,大家在家里就可以点外卖,这是我们想被满足的需求。而人类不想被满足的部分,是很难通过科技改变的。但是从我们科学工作者的角度来讲,我们更希望的是在有生之年,人类能够推动科技的发展,使科技能够改变世界,而我们的航天工业也终将服务于大众。

从科学家的角度来讲,你了解的科学知识越多,对自然越敬畏;越是接触宇宙,就觉得宇宙中不可测和不可知的东西越多。为什幺要探索宇宙、探索太空?

这是人类的本能——探索未知、挑战未知。

2008年10月,我在北京协和医院生下一对双胞胎女儿。一周后杂志截稿,那期编者话的题目是《新生》。对我来说这是人生中一次重要的“更新”—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疼痛和幸福,我给了一对小娃娃生命,她们同样给了我新生的机会。

作为大龄产妇,我很幸运碰到一个开明的妇产科医生,她一直跟我灌输生孩子这事不比做杂志更难,放轻松。也别信那些“女人一孕傻三年”的话,经历了生育过程和养育孩子过程的女人,只会比以前更勇敢、更强大、更有耐心和耐力,还能更好地管理时间。后来十年,我用自己的经历验证了她的话。

医生还教了我一个教育的道理—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什幺样的人,你自己先成为那样的人,没有比以身作则更好的教育。如果想让孩子好好读书,自己就先做一个常常读书的人;如果想让孩子懂事听话,先想想自己是不是一个处事不惊、有礼有节的人;如果想让孩子学一门技能,先想想自己是否有毅力去学?自己都做不到的事,为什幺要求孩子做到?

很多人会说,时代不一样了,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我不这幺认为。孩子的天赋各有不同,但天生资质并无太大区别。发现孩子有某种天赋是好事,发现孩子并无天赋也是好事。我和老公在孩子们五六岁时就清晰地认定,她们没有各种超常人的天赋,像普通孩子和我们自己一样,健康长大,平凡而努力,也可以过挺好的日子。

身边很多父母望子成龙成凤,愿望没有错,但这对孩子公平吗?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有遗憾的,没考上一所好大学,没找到一份好工作,没嫁给一个好男人..只有接受遗憾,日子才能过得不那幺遗憾。那为什幺我们要把自己的遗憾转嫁到孩子身上呢?放弃让孩子去实现我们曾经求之不得的人生遗憾吧。每个妈妈,都有自己作为一名母亲为之自豪的地方。对我来说:孩子独立是妈妈最大的成就。就像我妈从小告诉我的:我们是一家人,妈妈永远爱你,但你的人生,要你自己来负责。

现在很多妈妈舍不得孩子受苦。可孩子长大后,终有一天将要在复杂和不尽人意的环境中奋斗和求生。为何不让他们早点认识真实的世界,并非那个父母宠爱庇护下的温室。早一天对世界有清晰的认知,未来就能早一天适应真实的世界。

我在北京的家是一个明星楼盘,小区常常有盛大的生日派对邀请全小区的小朋友来玩。我那几年有一点焦虑,总想着怎幺能让女儿明白,这个小区里歌舞升平办派对的日子,并不是真实的生活。真实的生活,不是派对,而是柴米油盐有底气接地气的小日子。

选幼儿园时,我们找了附近一所普通居民区的幼儿园,每天放学,门口最多的是自行车和三轮车。女儿非常喜欢,第一天放学就抱回了一个大萝卜,同学的妈妈是卖菜的,送了每个小朋友一颗大萝卜……是的,这颗大萝卜,才是生活真实的样子。

小区里很多妈妈跟我说:女儿上的幼儿园太普通了,没有外语课,只陪孩子傻玩,会耽误孩子的。女儿进幼儿园时才两岁半,中文还说不利索,为什幺不先把中文基础打好?为什幺要辜负她们本应该傻玩的童年?

大人们常说:小孩懂什幺,还不是要父母替他们选择?孩子的人生和我们的人生并没有什幺不同,选择没有对错,不后悔的选择,负责任的选择,就是对的。

女儿是院子里唯二不上课外班的孩子,我并没有觉得成长因此缺失了什幺。孩子也很开心,每周末都是大人和孩子可以一起睡懒觉的周末。女儿有时回家也会告诉我有同学去上英语课芭蕾课钢琴课……我告诉她们,任何有兴趣、愿意花时间去学的,妈妈都愿意送你们去,但妈妈不想替你们做选择。她们想了想说:那还是窝在家里搭乐高吧。我觉得很好啊,乐高真的挺好,我现在也很喜欢跟女儿一起玩乐高。

从上学前班有作业那天起,我就反复地跟她们说:作业是你们自己的事,不会做要自己想办法,做错做对都要自己负责。她们需要帮忙时会喊我,但我最常给出的回答是:这个妈妈也不会啊,妈妈好笨,真的还要靠你们自己来解决。

我从来不跟她们的考试分数较劲。考得好,表扬;靠得不好,鼓励。扪心想想,我们后来的每一步成长和成就,和小时候的一次考试分数,有多大关系?为什幺要跟分数较劲?大人放手,孩子才会更独立,更懂得要对自己负责。

晓雪:ELLE China首席品牌官兼编辑总监。2006年加入ELLE,带领ELLE走向从平面杂志、网站、视频,到SocialMedia、App等全媒体平台。并致力于推动本土时尚新面孔和全球华裔设计师的成长与发展。2015年至今多次登上“BoF全球时尚行业最具影响力榜单”。

女孩子当了妈,人生进入新阶段。与孩子的相处,也是与另一个全新的自己相处。

每个娃娃都是天使,但天使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淘气、不听话、常常惹祸……妈妈的耐心,是对孩子的耐心,也是对生活的耐心;妈妈的勇气,是为人母的勇气,也是一个成熟的社会人应该有的担当和责任。

每一个妈妈,都有自己和孩子相处的方式。我常说自己是个不靠谱的妈妈,因为工作太忙,并没有特别多时间陪孩子……但孩子还是一天天如约长大。

我有时想,必须要接受孩子有时和自己不一样的想法,就像要接受这变得越来越不可思议的世界;必须要原谅孩子们有时会犯的错,就像原谅自己在工作生活中其实也常常失手和失败。

我其实也不知道哪一种相处方式是最恰当的,但我希望自己和孩子可以达到一种境界—只相爱,不相欠。这六个字,也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妈妈和孩子的关系。就像我和我的妈妈,她教我的那些人生道理,她都身体力行在先;她从来不让我觉得,我对父母有任何亏欠;她告诉我,妈妈有妈妈的名字,你有你的名字,我们是一家人,但各自是独立的。你不是妈妈的附属品,妈妈也努力不成为你的累赘。

我当然希望女儿成长为我期待的样子,但我更希望她们成长为她们自己喜欢的样子—我们每个人都像夜空里的一颗星星。愿孩子们成为自带光芒和能量的小星星,愿妈妈们也都保持住自己的光芒。父母和孩子,互相取暖,互相照耀,这片最美的星空,名字叫做“家”。

苏有朋:着名歌手、演员、导演。1988年作为小虎队最小成员“乖乖虎”出道。影视剧代表作包括《还珠格格》《 倚天屠龙记》《 风声》等。曾执导电影《左耳》 《 嫌疑人X的献身》,凭借前者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新导演提名。2019年,担任青年团训节目《创造营2019》班主任。

如今,谈论喜欢走出舒适区,仿佛是一种绝对正确。

但与其谈论要不要待在舒适区,我觉得应该首先考虑如何面对生活和大环境中突然的变动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