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颖

过去几年,拍卖行、艺博会、画廊中不同种类艺术作品“混搭”展览变得越来越多。就像18世纪欧洲“壮游”时期,游历各国的人士将在国外购买的风土人情作品加入自己原有的收藏,单一收藏不再继续。这些混搭是源于壮大的新兴买家审美多变吗,还是卖家为了更好地销售名声、质量和流行度都欠缺的艺术作品呢?混搭是否真的能让藏家了解更多艺术收藏的真谛呢?

着名当代艺术画廊House wirth在去年伦敦弗里兹大师作品艺博会中,与着名佛罗伦萨文艺复兴专家团Morefli合作策划展位。这次展会中,画廊展出了ivbrlene Dumasl 996年的作品,与它配对的是幅14世纪意大利油画。与这对惊人的画作作伴的是另外件上世纪70年代Fausfo Melotti的雕塑作品。整个展区展示了长达五百年问的艺术作品,获得大肆成功,真正做到“融合进了历史的长河”。

画廊负责人Marc Payor说:“我们在做这件事情前其实是没有任何把握的,我们不知道大众会有什幺样的反响,但是我们的客户给出的回馈都是非常正面的,也卖出了很多件作品。”除了刚刚提到的三件作品外,加上画廊带去的其他作品,销售额达到200万美元。

在大获成功后,Marc对这种混搭抱有极大的信心。但是他阐明,不能因为次的成功就把这个概念太过地表达。与Moretti的合作是从装饰的角度出发,探索把不同时期作品放在起的可观性。虽然以后也会运用这个理念进行展览等,但不会把整个画廊布置成藏家的房间,画廊还是应该以艺术传播者的角度去教育大众。当被问及,这样的教育是否会让当代艺术收藏者改变固有的习惯,开始涉猎其他领域,Marc回答道:“我不这样认为,或许我现在也是在个学习的阶段。”

欧洲着名艺商家族Vervoordt负责人Boris对混搭趋势有这样的看法:“这种对于不同时期作品的混搭是存在于我们DNA里的。当作品中的内容有灵感互碰时,当我们去了解为什幺要把件作品放在另件旁边时,这是个非常有趣的过程。这种DNA里的东西是我们直都有的,我们直在寻找艺术作品中的统和谐。不管现在这里摆放的是件东南亚雕塑,还是Kazuo5hiraga在拍卖场上的作品,我们都在寻找把它们连接起来的桥梁。”Vervoordt画廊每年在TBCAF(欧洲艺术博览会)的展位都精美绝伦,抛弃以往白墙式室内设计,让人不禁计算画廊到底花了多少钱在装修上,但这也体现出画廊对于“混搭”这个概念的实施。

把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放在同一个空间展示,不仅仅是艺博会的专利,佳土得也在近期试了试水。拍卖行全球总裁jussi pylkkonen曾说道:“佳土得有着双向责任。

方面是让拥有好的艺术作品的卖家考虑卖,当然,很多时候,这些藏家不是必须要这幺做,那幺我们要做到的,就是让他们看到他们更想拥有的作品。当我们把这些他们更想要的作品找到时,找人来买就是很简单的事情了。第二个方面,就是找寻更多的客户,让些从来只购买个艺术类别的顾客去看看其他的类别。这就是为什幺我们近期都会把古代大师作品和当代艺术结合起来展览。”

确实,这幺做也不是完全的玩火。在去年的两次“试水”混搭拍卖中,佳土得达到了12亿美元的销售额,其中就包括幅破了艺术家纪录的毕加索油画《Les Femmes dAloer(Version‘O)》。尽管是这样,佳士得也表示,并不会在今年玩太多的混搭,还有更多新鲜的事物和概念需要去尝试。

拍卖行的混搭起因也是因为销售的困难。由于现在说服卖家销售自己的作品越来越难,市面上质量极好的艺术品数量慢慢下降,拍卖行必须要想出个增加销售额的方法。这种混搭的拍卖就是其中个。这幺做,看似双赢,但其实伤害的是作品本应在的传统拍卖部门,比如说,混搭拍场中出现的破纪录毕加索,其实是让毕加索本应在的印象派和现代艺术部门受了不少打击。在这个争好作品的年代,少了幅就是重重的击。

前佳土得19世纪艺术专家WendyGoldsmith虽然对拍卖行的混搭持保留意见,但是对艺博会的这

行为却极度欣赏,她说:“整件事情就是为了针对新买家。你看,像弗里兹大师作品艺博会就是个非常聪明的点子。由于混搭的原因,有些当代艺术买家会去这样的艺博会看看,当他们看到他们并不熟悉的古代大师作品的价格比当代要低那幺多时,他们也会心动。”

弗里兹大师艺博会从201 2年第次打开大门开始,就直秉持着融会贯通的概念,虽然名字偏向于古代大师作品,但是每次都有现代和当代作品的融入。参展画廊有机会去认识新藏家,很多画廊都表示过在展会期间有把作品卖给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个领域的藏家们的经历,同时,展会也给藏家个看看各个领域不同好东西的机会,帮助他们添加些作品在自己现有的收藏中。

这种销售途径真的会使藏家的购买习惯发生改变吗?美国和英国很多历史悠久的私人收藏家族就是个很好的代表,他们喜欢用Andy Wahol来搭配他们已拥有了上百年的文艺复兴时期作品,也是因为收藏品数量的巨多,他们也有能力把油画和瓷器搭配在起,就像苏富比之前的场毕加索拍卖样。苏富比印象派和现代艺术全球总监Helena Newmon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拍卖,把手工瓷器和画作起拍卖,这就像拍卖毕加索生的艺术创意成果样。我认为这样做既可以吸引大众,又可以迎合现在人群的品味。”

Helen回想起那一次5个小时的拍卖,说就像是看了个超长版的歌剧。在现在作品紧缺的年代,把作品这样合并起来起销售,藏家其实是抱有非常正面的态度,毕竟在这个只是为了销售的二级市场中,不仅拍卖行想卖出作品,买家也想在时机和价格合适的时候赶快出手。

纽约艺术顾问Abigail Asher对于宽广品味的开放也是持同意和支持的态度,她说:“我觉得这是件非常好的事情,因为这个想法是基于事情不可能都发生在自己隔离开的泡泡中的,现在的艺术作品也都是受以前的作品和艺术史所影响的。人们现在希望去看看以前,看看是什幺促成了他们收藏的作品,并且希望建立个有各种艺术运动、艺术史存在的收藏。这就像是毕加索在创作的过程中也有去借鉴非洲和Cycladic艺术样。”

Abigol说,她的些客户会把超现实主义和抽象表现主义作品放在起,又或者是和早期非洲Tribe艺术作品放在起。“我觉得这样会让个收藏变得很有意思,很有意义,也很特别。当你把这些作品放在起看时,就会发现这些早期的艺术运动都是如何影响现在的当代艺术行程的,这样做非常有趣。”她还给出小建议说,可以把上世纪60年代早期Warhol的丝网印刷和2000年初期Wade Cuyton用打印机制作出的艺术作品放在起,或者是Christopher WooI的文字油画和Dond Judd的极简雕塑。“什幺都有,就是我喜欢的。”

专业人士都对这方案持非常支持的态度,那幺藏家到底应该如何去做呢?要知道不管是专业机构还是专业顾问都有着深厚的艺术史背景和艺术购买经历,很多藏家在收藏的道路上还并没有太摸清楚门道,是不是这样做太早?

在参观过世界很多私人收藏和采访过很多藏家后,成功的收藏都有个共同点,那就是收藏自己热爱的作品。这虽然听上去简单,可是做起来却非常难。藏家首先做到的就是充实自己的艺术史和丰富自己地艺术经历。只有看多了、懂得多了才能够更好的掌握市场的行情以便于更好塑造自己的品味和聪明地购买作品。拍卖场上几千万美元的作品不定是最值得买的,路边贫穷艺术家的十块画作也不是定就没有价值。只有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中的精神从而把它们连接起来。

由此看来,具备艺术专业素养的人士已经看好并开始行动了起来,并且这项行为是非常符合艺术收藏的真谛,真正做到艺术是满足个人的精神需求,这股“混搭”风只会越吹越大、越吹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