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翊

即使是艺术门外汉,当一幅逼真的绘画呈现眼前时,也足以勾起兴致驻足观赏,画面上细致人微的刻画,任何细节都被处理得精致无比,这种媲美高分辨率照片的作品常被误认为摄影,让人真假难辨。相比抽象绘画,超写实主义绘画的观赏门槛极低,因而颇受大众欢迎。极端写实之下是对抽象艺术一种分庭抗礼的态度。通常来说,超写实主义只局限于绘画与雕塑领域,并在数码科技等技术进步的加持下不断蜕变、发展,饱受争议的同时也在日益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以极致写实反叛主观抽象

超写实主义(Hyperrealism)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起初是一群刻意描摹照片的艺术家,他们的逼真绘画被称为照相写实主义。他们公然承认照相是绘画的基础,并在画面上完全忠实于照相机镜头记录下的景象。通常画家选择的并不是艺术相片,也不是摄影师的杰作,而是普通的快照,这种“简单”“粗暴”的艺术形式在当时并未获得学术界认可。

而“Hyperredism”一词最早在1973年出现于法语术语中,即“Hyperreollsme”,由by Brachot创建。它是当年在他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画廊的一个主要的展览的标题。该展览主要是由美国照相写实主义画家组成,包括拉尔夫·戈因斯(Ralph Gongs)、查克·克洛斯(Chuck Olose)、唐埃迪(Don Eddy)、罗伯特·贝克特尔(Robert Bechtle)和理查德·麦克莱恩(RichardMcLean)。它还包括一些有影响力的欧洲艺术家。自此以后,“Hypereaisme”被广泛用于形容受照相写实主义画家影响的画家。故此,超写实主义是照相写实主义的发展与延续。实际上,这种艺术流派的兴起子照相机有着莫大的渊源。

众所周知,在超写实主义出现前的一个世纪,照相机的发明给西方艺术界造成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当时,欧洲艺术家认为照相机的出现可以全面取代写实主义绘画对客观世界的记录功能。于是,他们放弃了摹写自然的传统做法,转而走向主观与变形的道路,继而诞生了表现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等一系列艺术流派。经此洗礼,注重个人表现、传达内心世界与情感,成为了西方现当代艺术的理念基石。在超写实主义兴起之时,抽象艺术与极简主义在美国盛行,而前者无疑是对后两者的反叛,它仿佛给艺术史开了一个玩笑,从写实转变到抽象,又由抽象变回写实,艺术史的车轮转了一圈又回到原点。盛行了个世纪的抽象艺术,已让艺术家们纷纷对照相机的机械记录表示不屑,而超写实主义艺术家则反其道而行,积极拥抱照相机。

所以,超写实主义艺术家在创作上毫不掩饰地利用照相机。他们常常先利用照相机拍摄所需对象,然后再利用幻灯机将照片投射在幕布上,产生的图像会比肉眼所看到的内容要大得多,也精确地多。艺术家再根据投影

丝不苟地将图像描摹到画布上,他们常常把照片划分为许多小格,再按照比例一小块一小块地仔细复制。这样带来的效果便使画面形象往往比现实中的对象放大了数倍甚至更多,一些在现实中难以被肉眼观察到的细节便被放大子画布上,被客观、逼真地描绘出来,给观者带来震撼的视觉冲击,成为超写实主义的一大特色。

到21世纪初,超写实主义已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美国的丹尼斯。彼得森(Denis Peterson)被认为是具有开拓性的超写实主义艺术家,其他美国着名的超写实主义艺术家还有查克·克洛斯(Chuck Close)、卡萝尔·费尔曼(CQroleFeuerman)澳大利亚的罗宾。埃利(Robin Eley)等,当然,他们的创作载体已经不再局限于油画,还有素描、铅笔画等各种媒材。

极端逼真意义何在?

不少人对超写实主义感到困惑与不屑,反对者认为这不过是机械地画照片而已,是讨好大众的媚俗做法。更有不少人质疑:这种极端逼真地写实主义绘画,对艺术史到底有何存在意义与价值?

实际上,超写实主义并非简单机械地描摹客观对象。超写实主义艺术家认为,传统的写实主义始终或多或少地注入创作者的主观感受,是一种主观写实或人文现实,而照相机则不含任何主观视角反映对象,能提供给观者更多了解对象的信息,传达的范围也就更普遍,因而蕴含了更多解读的可能性。因此,超写实主义的作品追求酷似与逼真,如头像比原头部大十倍,头发丝、面部毛孔、都丝毫不差地画出来;雕塑作品与真人一般大小,涂上肤色,穿上衣服,配以道具,极度逼真。营造出出严峻、冷漠的艺术效果。将客观发挥到极致。造成一种异平寻常的美学和心理效果。

与此同时,超写实主义艺术家呈现极端逼真对象的同时,也是在刻意、尽力避免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任何个性元素,包括个人情感和态度,这在某种意义上反而成了对人们正常的观察方式的一种挑衅。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对形象的视觉感知不会细致到面面俱到,不放过任何细节。超级写实主义的写实可以以假乱真,但它对所有细节一视同仁的清晰处理,则暗示了它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暗示了真实之下的不真实。这种超脱于对象之外的客观态度,表面上看,它是对写实的恢复,而实际上,它是对当代社会的某种揭示,也包含了某种对社会的观念,它反映的是后工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疏远与冷漠。

换个角度说,超写实主义这种刻意避免个性、不掺杂任何个人情感的做法是与强调融入个人情感的抽象艺术唱反调,艺术家为何总要在作品中向观众传达某种观点或情感?尽力还原一个真实的对象,并让观众自己作出解读,又何尝不可?从这一层面上看,超写实主义实则给予观者更开放的观赏维度。显然,写实在这里已经成为与抽象并驾齐驱的一种现代艺术手法。

虽然超写实主义的画家和雕塑家使用照片作为参考,但其目的在于创造一个更加明确和详细的渲染作品,而非直接的叙述和描写。所以,超写实主义作品在主题处理上更倾向于让对象变为一个生动形象。超写实主义作品中的对象和场景往往描绘得非常精致,比如纹理、表面、灯光效果和阴影画表现得洁晰,色调、气氛也往往被现实更唯美等,超写实主义创造出原始照片中没有的一个新的现实的幻想。这并不是说他们是超现实主义,因为这种幻想是一个令人信服的描写现实。

超写实主义的哲学源自让·鲍德里亚的理论,“模拟的东西永远不在现实中存在”。(the simulation ofsomething which never redly ended)因此,超写实主义利用数码照片并扩展、创造一个新的现实的感觉,使观众得到高洁晰度图像的幻觉,但是比图像更细致。图像无限接近于客观对象,却又绝非对象本体,破具几分玄妙的意味。

超写实主义与中国

超写实主义对中国也产生深刻的影响。在超写实主义兴起时,中国正迎来了改革开放,与中国自1949年以来确立的写实主义传统融合、碰撞,融入了中国的民族特色。如在改革开放初期以《父亲》为代表的乡村写实主义就有借鉴照相写实主义。

而中国当代超写实主义画家以冷军最具代表性。从早年的《大柿子》等静物写生,到《五角星》《肖像之像一小唐》《丰碑》等超写实主义作品,大到静物细腻的光泽,小到毛衣上的每一根毛线都得到了精致的刻画,他的作品带有一股晾心动魄的力量,观者无不被他纤毫毕现的表现手法深深折服。当然,冷群在艺术上追求不可被复制,他笔下的对象不仅极致唯美,超高的写实技巧绝非能简单地复制出来,另一方面,他在创作上也并非简单地复制过去做法,他“不择手段”地利用一切来表现。冷军作画并不只靠画笔,他在作画之前,要首先制作实物。报废的发动机、大块的水泥、电焊枪、老虎钳,这些甚至比画笔还要重要。

从冷军身上不难发现,超写实主义也在不断借鉴、利用前沿的艺术形式、技术手段向前发展。写实不过是一种艺术手段,也无关艺术水平地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