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琦子 王睿琳

2014年1月6日,全国152万部手机都收到了来自同一个号码的短信。当天,国家公务员考试(下称“国考”)成绩公布,国家公务员局对考生进行短信通 知。

只有19538人能够最终成为这一年新选拔的国家公务员。而为了跻身幸运儿的一员,152万人过关斩将,只为争夺不到10万张国考的面试入场券。

作为国考的第一关,如何从这152万人中选出10万人?答案是:135道选择题和5篇作 文。

出题18载

在过去的若干年里,每年谢小庆都会期待成绩公布的这个日子,因为从成绩单上可以看出自己的心血。现任北京语言大学教育测量研究所名誉所长的他曾是国考出题人之一,也是把行政能力测试(简称“行测”)引入公务员考试的民间第一人。

自1988年底受邀参与公务员考试的命题,谢小庆一做就是18年,直到2006年才脱离了命题工作。“现在都是我的学生在做,我已经不再主动关注了。但是国家怎幺选公仆,对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影响。”他说。

1988年,人事部(后并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建考试录用司,计划将考试引入公务员的录用。“邀请我参与命题的是考试处的毕雪融处长,现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司长。”谢小庆回忆说,起初,和他一起参与命题的就是三名北京师范大学的同学:车宏生、冯伯麟和李德伟。

大家熟归熟,命题的流程还是要完整地走过。以行测为例,要通过征题、初筛、送审、会审和成卷这几个步骤,才能拼出两套完整的试题。

组织出题时,谢小庆首先会找几十位信得过的老师征题,同时与出题人签署一份保密协议。

征题结束后,他们需要对大量的题目进行初筛,通过筛选的题目被送到专家组进行讨论。“争议太大的题目会搁置。有时候我认为这道题不容易,而另一些人认为太容易,选的题被否是常有的事。”谢小庆说,“我们觉得最好的题目答对率是50%,如果一个题所有人都答对或者全都答错,那就没有区分度。”

为了避嫌,不到考试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非分管的领导都不会接触试题。会审结束后,最后负责定稿的是考试录用司的负责人。

两次改革,靠“蚕食”和“蠕动”

十几年来,公务员试题的出题人已经几经更迭,命题团队也不断扩大。行测的命题组成员就已从最初的4人扩大到几十个人。而考试本身也一直在改革。

1989年,公务员考试在中央国家机关的部分单位举行,当时叫“中央国家机关补充工作人员考试”,主要针对个别部、委、办、局,不是全国统一考试。当时的考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占10%)和公共基础知识(占90%),后者主要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政治经济学、法律基础、行政管理和文秘知识等,考察内容主要包含一些死记硬背的东西。

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施行,中国正式开始实施公务员制度。公务员考试也从1994年正式开始,当年发布的《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指出,“报考省级以上政府工作部门的需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这一年,公务员考试实录名额为462人,报名4400人,报录比约9:1。据了解,招录的462个公务员职位涉及国务院办公厅、国家计划委员会、人事部和建设部等29个部门,几乎全是中央部级机关单位。

谢小庆回忆说,当时的公务员考试行测和公共基础各占50%,由于许多部委希望招到真正有能力的人,就在录取时去掉了公共基础知识的成绩,仅凭行测和面试成绩决定是否录用。

2000年开始,申论被纳入考试范围,考生根据指定的材料进行分析,提出见解,并加以论证。2002年,国考取消了公共基础知识。如今全国的公务员考试中,仅江苏省还保留着公共基础知识这一科目。

谢小庆说,这两次重大改革的初衷,就是“要尽量降低记忆的比重。行测和申论这两个考试,出题思路相当稳定,我们考的是做公务员最基本的能力,包括言语的理解和表达、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等。我们考的不是智力,是行政职业能力,是能力中影响到你作为政府工作人员的那部分能力,对记忆力要求较 低”。

但任何一项改革,往往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当初把行政能力测试引入公务员考试上是非常不容易的,高层领导都提出过非议:你这个政治怎幺考?特别是后来公共基础知识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理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都不考了,政治标准如何把握?”提起公务员考试的两次重大改革,谢小庆深感不易。“改革只能靠‘蚕食和‘蠕动,没法大刀阔斧。”

“做炮灰,也要给时代留点余温”

从最初的“把好进门口”到公平性与科学性结合,从6门考试科目到2门,从偏向应届毕业生到侧重基层工作经历……这些年来,国考从未停止过调整的步伐,谢小庆说,这既是其内在逻辑的要求,也是大环境推动所致。

一开始,中国年轻人对职业的选择,并不以进政府机关为最理想目标。一项名为“中国青年的就业问题”的调查显示,80年代中期,九成以上的大学生对理工科感兴趣,追求的理想职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

谢小庆也介绍说,起初公务员考试并不热。自1994年第一届正式公务员考试起至2000年,总共报名人数不过4万多。邓小平南巡讲话后,“经商热”成为社会的聚焦点,大量政府工作人员“下海”。一份名为《92青年热点透视》的调查报告也显示,“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是当时青年“最迫切需要”,成群结队的大学生都踊跃奔赴沿海开放地区。

这种“好日子”,在90年代后期随着国家宏观调控而开始变得不那幺自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陆学艺曾经说,“通货趋冷,银根紧缩,大量的下海者又纷纷上岸。”

2005年4月,公务员法正式出台。“凡进必考”的公务员录用制度正式以立法形式被明确下来。法律规定,中国“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

公务员考试从少数中央部委的敲门砖,演变为国家各级政府机构招录新人的唯一途径,一大批街道办、派出所等最基层的公务员职位也进入公务员考试的招考范畴。这一年,国家公务员招录人数达到8271人,报考人数则从此前一年的18.2万人迅速上升到31万。

从2009年起,每年国家公务员报考人数都超过了100万。2013年,国考报名人数突破150万,“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合川调查队业务科室科员”以9470:1的竞争比例成为当年最热职位,被称为“万里挑一”,报考者甚至有“做炮灰,也要给时代留点余温”的感 叹。

“汰劣”还是“择优”

在一百多名万考生中,如何挑选出真正德才兼备的公务员?谢小庆坦言,“这真是一门学问。”

无论如何,用标准化的考试来评价不标准的考生,是考试的根本局限。“拿申论来说,很多考生的水平比阅卷老师都高,可如果他写的东西阅卷老师看不懂,他就被淘汰了。”谢小庆承认,“尽管主观题更能判断一个人的素质,但国考命题中还是增加了很多客观题,因为客观题可以杜绝阅卷的主观因素。”

也正因此,考试只有“汰劣”功能,而并不能“择优”。更根本的问题则是:即便通过了能力考查,又如何考查一个人的品格适不适合担任国家公务员呢?

显然,人才选拔的最好方式是“试用”。“我们一贯的理念是,在实习中进行观察,肯定要比考试准确得多。但是也不能让所有的人都去实习,所以说考试是一个很无奈的选择。”谢小庆认为,目前的录用程序只是综合考虑到科学性和可行性的一种妥协方案。

但另一方面,“笔试环节基本是公平的,你笔试不上线,谁也帮不了忙,在笔试的评分中,没有什幺操作空间”。作为曾经的国考出题人,谢小庆也对于国考本身充满了纠结。他说,如果没有了公务员考试,情况也许会变得更加糟糕。

谢小庆建议,未来公务员考试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改革。“笔试时建立题库,采用机考,最大限度地避免作弊。切实让‘试用发挥作用,现在的试用期是一年,一般都是走个形式。我建议试用期改为三个月,试用期要刷人。还有,省部级以上的公务员不再考试,改为从基层选拔。都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样更容易选拔出真正德才兼备的人。”

20年前,公务员

面试就像“谈心会”

1994年1月,人事部机关刊物《中国人事》(后改名为《中国公务员》)上出现了一个新栏目“《条例》百问”,开始向全国人事系统介绍新建立的中国公务员制度。对于“公务员”这一新名词,其解释道,“在范围上相当于我们过去所说的国家行政机关干部。”

当年7月30日,人事部宣布,将组织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录用首届招考。“大家都不相信通过考试就能当干部,因为当时工作都是国家分配的。”当时在北京市郊一家国企上班的李伟还记忆犹新。

两天后,李伟借了辆自行车,穿过大半个北京城,跑到人事部设立的公务员考试报名咨询点打听情况。“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参加考试,考过了是否真能进机关”。那几天,像李伟一样前来咨询的有14000人。

首次国考就在8月举行。这一年,公务员考试实录462人,报名4400人,报录比约为9:1。参加第一届公务员考试的,多数人是像李伟这样“二次就业”的——当年发布的《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指出,“报考省级以上政府工作部门的需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李伟回忆说,当时的公务员考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目涉及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政治经济学等,“还没有现在令人头疼的申论”。

笔试结束后,各部委要给通过者组织面试。“各处都实行分配,谁也没参加过面试,一点经验都没有”。李伟回忆说,好在考官问的都是“为什幺要报考”、“以前做过什幺工作”一类的问题,不像现在的面试那幺高大上,而是更像“谈心会”。

确认录取的那天,李伟远在农村的父亲杀了家里的猪,请全村人吃饭,很有点光宗耀祖的意思。

第一个月,李伟拿到了300多元工资。与企业相比这点工资并不算多,但各方面的条件要比企业强多了,“连食堂的拉面师傅都是专门从兰州聘请的”;平时吃饭有食堂,住宿有宿舍,看病公费医疗,“也不用花自己什幺钱,工资能攒下不少”。

入部5年后,李伟被提升为副处长。“中央部委的晋升速度相比基层要快很多”。同一年,他分到了一套两居室,“比起周围的朋友,我感觉很满足”。

“洋国考”里有春秋

英国:“权力的快感”是陷阱!

英国是公务员制度的鼻祖,自1855年成立文官事务委员会以来,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

1859年,投考印度政务官的笔试试卷里有这样一道题:“试论获得权力快感的几种环境情势”。应考者全是牛津剑桥的毕业生。然而,对于“权力的快感”夸夸其谈的考生,不论词藻如何漂亮,言论怎样精致,最后一概不及格。

原来,考官是有心试探这些高材生对“权力”的立场:承认权力会带来快感和乐趣,将来必易受权力腐蚀;反之,考生一提笔就敢于驳斥并否定这一命题,显示出批判的眼光,则很有可能被优先录取。英式公务员的优胜,在于面对权力诱惑时理性的自制。150年后的今天,情况依旧如此。

日本:了解中国很重要

日本公务员的考试分笔试和面试,笔试成绩占80%,面试成绩占20%。笔试分基础知识(20%)、专业知识(50%)和论文(10%)。

专业知识根据不同类别考题不同,基础知识和论文则统一考题,基础知识主要考察国家高级公务员必须的知识和智能,论文是考察对问题的理解力和表现力。基础知识有40个考题,包括知识范围(自然、人文、社会共13题)和智能范围(文章理解11题、判断推理8题、数理推理5题、资料解读3题,共27题)。

在人文社会的考题中,有关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考题每年都有,例如2006年的一道考题“下列几段是中国思想家着作的节选,请在1-5中选择思想家的最佳组合”。

2014年1月,日本人事院又决定就国家公务员综合职位考试,从2015年开始采用外部英语考试作为参考成绩。考生可提出最近5年里的“TOEIC”(英语托业考试)、“TOEFL”(英语托福考试)和“IELTS”(英语雅思考试)的成绩,为公务员考试加分。比如“TOEIC”得分730以上,可以加25分。

印度:一生只能考四次

印度的公务员考试号称全世界最难的考试,由印度联邦公务员委员会组织,每年一次。凡年龄在21岁到30岁之间、拥有国家承认本科学历的人都可以报名,但每人一生最多只能参加4次公务员考试。

印度的公务员考试分初试、主试和面试三个阶段,需要一年时间才能考完。初试分专业科目和一般知识,其中一般知识又分科学、国内和国际时事、历史、地理、印度政治和经济、心理学六个部分,每个部分又有几个分支,比如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动植物等,可以说是包罗万象。而初试之后的主试则共有9场考试,每场考试3个小时。与中国相似的是,每年公务员录取的名额大约只有300-600人,但报考的人数却常常达到几十万。

美国:为最有需要的人提供稳定工作

美国的公务员制度最特殊之处在于,优先为最有需要的人士提供相对稳定的职业。这些最有需要者包括低学历者、残障人士、退伍军人、上了年纪的人、少数族裔和在职场上丧失了竞争力的各种人士。上述条件下的许多公务员虽然学历不高、经历有限,但是每天简单的查对身份、验证盖章这类工作恰到好处地符合他们的期待值和实际能力。

在美国,由专门机构出版的公务员考试复习资料也颇具特色,前言第一句话就是:无论任何时候,当你寻求一份新职业,政府工作应该首先出现在你脑子里,因为任何级别的政府都是当地最大的雇主。紧接着下面列举了一串政府工的优点:稳定的工作,良好的工资福利,永远都在请人。

当然,也有对于缺点的提醒:必须在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里工作,因为不可避免的滥竽充数现象,能干的人可能不得不干其他人的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