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珍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在民间及王廷贵族中传唱的诗歌,共311首。在这些诗歌中,涉及昆虫描写的诗歌共有19篇,其中,“风”诗8篇,“雅”诗10篇,“颂”诗1篇。在这些篇章中,除了两篇是借助昆虫的生活习性来描写时令转换之外,其余的都是借助昆虫表达一种情感,比如,思念、凄苦、劝诫、讽刺、斥责、欣赏、美好愿望等。

伊威在室,蟏蛸在户。

町畽鹿场,熠耀宵行。

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诗经·豳风·东山》

《诗经·豳风·东山》通过东征战士归途中的所见所想,描述了连年战争带来的社会的萧条景象以及人们内心的孤独和凄凉。全诗第二章讲述了战士回家之后看到的房前屋后虫草乱生的荒凉景象。其中的伊威就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本土物种—土鳖虫。土鳖虫分布于我国大江南北,属于杂食性昆虫,它们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有机质丰富的疏土层中,白天潜伏,夜晚出来活动和觅食。

有时候白天也能看见土鳖虫,但它们总是静静地待在房前屋后的墙角,即使有人来了也不跑掉,依然悠闲自得。雄成虫很少见,因为雄成虫是有翅的;而雌成虫没有翅,外形处于幼体状态,不会飞,所以我们见到的大都是雌成虫。它们并不骚扰我们,自然也不会把疾病带给我们,而且它们还是很好的中药材。

土鳖虫属于蜚蠊目、鳖蠊科,常用于入药的土鳖虫有中华真地鳖和冀地鳖这两种蜚蠊目的雌虫干燥体。土鳖虫身体扁平,呈卵圆形,像一个缩小版的鳖,所以有土鳖、地鳖之称。触角丝状,头部较小,常缩于发达的前胸背板之下,腹背板9节,呈覆瓦状排列。

野生土鳖虫发生一代大约需一年半至两年半的时间。除雄成虫外,其他所有虫态都可以越冬。土鳖虫为渐变态昆虫,一生要经过卵、若虫、成虫3个阶段,其若虫与成虫的形态、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性都差不多,只是若虫比成虫体形小,翅发育不完全,生殖器官尚未成熟。

雄成虫交尾后5~7天结束生命。雌成虫交尾一至二次,交尾后大约7天开始产卵,之后每隔4~6天产一次卵,每次产一个卵块,一生可产卵35块左右。雌成虫将卵产在特殊的胶质囊内,形成卵鞘。

卵在卵鞘中孵化,刚孵化出来的若虫不能活动,其口器、触角及六足均缩于身体腹面,这个阶段称为预若虫期。几分钟后,预若虫开始蜕皮,之后才成为能够自由活动的若虫。若虫刚孵化出来时呈乳白色,无翅,身体柔软,随着时间的推移,体色逐渐变深,最后变成黑褐色,身体硬化,并散开活动。若虫发育缓慢,必须经历多次蜕皮才能逐渐长大,触角和尾须的节数也会随龄期逐渐增多。雄若虫要进行7~9次蜕皮,雌若虫要进行10、11次蜕皮后,才能成为成虫。土鳖虫有再生功能,如果若虫在活动过程中意外折断了附肢,在下一次蜕皮之后,断附肢又可以再生出来,只是比正常附肢要短小一点。

中药中的五药为:草、木、虫、石、谷。可见,药用昆虫在中药中自古就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药用昆虫在我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直到今天,药用昆虫仍是中药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土鳖虫是最早被人类利用的一种蜚蠊目昆虫药材,医药名称为土元。它还有很多俗名,如蠊虫、土虫、土团鱼、地乌龟、臭虫母子、灰鳖虫、接骨虫、簸箕虫等。土元具有化瘀止血、消肿止痛、下乳通经、通络理伤、接筋续骨等功效。

土鳖虫作为中药材,最早记载于成书于秦汉的《神农本草经》,其后在东汉的《金匮要略》、南北朝梁代的《本草经集注》、明代的《本草纲目》及以后的《本草通玄》《分类草药性》,直至现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均有记载,而且所入药的种类也很多。

土鳖虫含有较多活性成分,包括蛋白质、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生物碱和脂溶性维生素等,在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土鳖虫也可能是人们未来可选的营养较高的动物蛋白食品之一。

在土鳖虫体内的18种氨基酸中,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就有8种。它们可直接参与人体内各种酶和激素的合成,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的作用。不饱和脂肪酸能够增强机体的组织再生能力和抗病能力。在土鳖虫体内的12种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75%,其中人体重要的必需脂肪酸—亚油酸的含量占不饱和脂肪酸的28.5%。亚油酸是合成前列腺素的必需前体。此外,土鳖虫还含有28种微量元素。

土鳖虫属于易养型药用昆虫。目前,全国许多地方对其进行了人工饲养和繁殖。

蜚蠊目昆虫俗称蟑螂,广布于世界各地,只要有水和食物,它们就能生存。大多数种类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只有少数分布于温带地区。全世界的蟑螂接近5000种,我国已记录420余种。除了土鳖虫与人类关系密切之外,还有极少数种类生活在我们的居所中,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性,被称为卫生害虫,其余的种类全都生活在野外阴暗潮湿的环境中。野生蟑螂白天多隐蔽于石头下、枯枝落叶下、树皮下、树洞里,或者钻入土中,夜间出来活动和取食。蟑螂多为杂食性,以林间腐叶、朽木、树皮或小虫为食,是大自然的清洁工。它们在森林物质循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生活在野外的蟑螂中,有一类被称为食木蜚蠊。它们生活在我国南方森林中的枯倒朽木中,以木纤维为食。它们的后肠中有原生动物或共生细菌,可以分解木纤维。若虫通过摄食昆虫粪便将原生动物带入体内。食木蜚蠊作为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分解者,其作用类似于白蚁。食木蜚蠊的生态位与白蚁重叠,特别是在海拔3000米以上没有白蚁分布的地区,食木蜚蠊更是朽木的重要分解者,是森林物质循环中重要的一环。

食木蜚蠊种类很多,主要包括硕蠊科的弯翅蠊亚科和隐尾蠊科这两大类。它们对森林环境的要求非常高,可作为森林环境的重要指示生物。弯翅蠊亚科物种生活在较为原始的森林中,是典型的亚社会性昆虫,生殖方式为卵胎生,生活史可长达8年以上。隐尾蠊是昆虫进化过程中比较原始的一个类群,无翅,它们只生活在原始森林中或与原始森林相接的天然林中,不生活在人工林中。隐尾蠊也是亚社会性昆虫,它们过着“一夫一妻制”的生活,雌雄蜚蠊共同抚养后代,不同的朽木隧洞中生活着不同的隐尾蠊家庭。

野外的蟑螂被称为大自然的清洁工,那幺室内的蟑螂被称为什幺呢?当然是“打不死的小强”了。它们不但在我们的家里尤其是厨房乱爬乱吃,还会传播很多疾病给人类。同为蜚蠊目昆虫,为什幺两者的差距就这幺大呢?其实,在人类还没有出现时,蟑螂都生活在野外,为大自然处理垃圾。自从人类出现以后,它们发现伴随着人类的有很多“垃圾”,所以一些蟑螂就进入人类居住的地方忙着处理垃圾了。

生活在室内的蟑螂,多栖息于厨房、食堂、仓库等阴暗处,它们虽然有翅,但一般很少飞行,而是善于奔走,白天隐匿在缝隙或阴暗处,夜间出来取食。这些蟑螂除了吃人类的各种食物外,还喜欢吃排泄物、痰、垃圾、纸张、书籍等,特别喜欢吃淀粉、油、糖、瓜果和蔬菜。如果食物缺乏,蟑螂实在找不到吃的,它们就会到书柜、书箱里去吃书脊上的糨糊,把书籍咬坏,甚至胶水或肥皂也能为其充饥。它们还会爬到厕所、马桶、便盆里去寻找食物,凡是有机物质,不管是人类的粪便、尿液、痰液,或是动物的粪便、腐烂小动物的尸体,它们都能吃。这些脏东西里有各种各样的细菌,只要蟑螂在脏东西上爬过,再来偷吃人类的食物时,就会把细菌带到食物和器皿上,食物和餐具就会被污染,从而给人类传染上许多疾病。

蟑螂是多种传染病的祸首,可携带多种对人及动物致病的病菌,其中重要的如传染麻风的麻风分支杆菌、传染腺鼠疫的鼠疫杆菌、传染痢疾的志贺氏痢疾杆菌、引起疮疥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尿道感染的绿脓杆菌、引起泌尿生殖道和肠道感染的大肠杆菌,以及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多种沙门氏菌,如乙型伤寒沙门氏菌、伤寒沙门氏菌等。

全世界常见的室内蟑螂只有不到20种,在我国,与人类关系密切的主要为德国小蠊、美洲大蠊、澳洲大蠊等。虽然这些蟑螂目前在我国广泛存在,但它们并不像土鳖虫一样是我国的土着物种,而是外来入侵物种。这些外来入侵物种已经在我国定居下来了,成了很多家庭卫生方面挥之不去的阴影。因此,蟑螂也是我国海关、口岸检疫重点监测的病媒昆虫之一。

德国小蠊是在我国分布较广的一种蟑螂,体长1.2~1.4厘米,前胸背板上生有两条纵横黑色花纹,翅长超过了腹部,北方出没的蟑螂多属德国小蠊。美洲大蠊是一种体形较大的蟑螂,分布范围很广,身体为红褐色,体长3.5厘米左右,翅覆盖腹部,触须很长,前胸背板中部有赤褐色蝶形斑。还有一种与美洲大蠊犹如“弟兄”的蟑螂,叫作澳洲大蠊,前胸背板中部有两个大的近圆形黑斑,也分布在我国南方各地。

蟑螂的扩散有两种方式,即主动扩散和被动扩散。不过,尽管蟑螂爬行能力很强,也能在洪水泛滥时,成群地顺水迁移,寻找适宜的新住处,但这种扩散方式只是本土物种近距离的扩散。蟑螂之所以作为外来入侵物种远道而来,主要是被动扩散的结果—它们随着自己的“食物”,被各种交通工具带到了世界各地。卧铺车厢、餐车以及旅客随身携带的包裹、行李和其他物件以及托运的货物等,都可能把蟑螂带上火车,飞机、轮船也为蟑螂的扩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我们常常跟蟑螂不期而遇,但基本上没有什幺愉快的感受,反而是大呼小叫、避之不及、杀之而后快,甚至有些人怕蟑螂如怕老虎。蟑螂身上有一种非常难闻的气味,这是它们同种之间用于联络的信号,但会给人一种想要作呕的极度不适感。不过,有些大个儿蟑螂成了某些昆虫爱好者的心头肉,被当作宠物来饲养。把小猫小狗当成心肝宝贝大家都能认同,喜欢蟑螂则让大多数人不能理解、无法接受。虽然目前蟑螂还属于小众宠物,但宠物主人对它的喜欢程度不次于那些喜欢小猫小狗的人。作为宠物的蟑螂,有的体形较大,有的长相怪异,有的色彩独特,有的像鸣虫一样会发声。

澳洲犀牛蟑螂是体形最大、寿命最长的蟑螂,成虫体长可达8厘米,有的个体寿命甚至在10年以上,外形很有质感,雌雄都无翅,喜欢挖洞。东方水蠊体形扁平,像一个缩小版的盾牌,前胸背板的前缘有白色斑纹,腹部两侧为红棕色,无翅。杜比亚蟑螂是最省心的蟑螂,它们不能在平滑的表面爬行,所以不怕它们逃跑,雄成虫有翅,雌成虫无翅。古巴蜚蠊是一种非常漂亮的蟑螂,成虫具有淡绿色的体色,而且翅又大又宽,超过了腹部;幼虫全身为棕色或黑色。马达加斯加发声蟑螂最大的特点是能发出声音,雄雌均无翅,雄成虫具有凸起的胸背甲,这是它们争夺雌性时的打斗工具。死人头蟑螂的前胸背板具有怪异的类似于骷髅头的图案。伪死人头蟑螂因外形和死人头蟑螂相似也深受欢迎。秘鲁巨人蟑螂虽然被称为“巨人”,但它的个头并不是很大,只不过它的翅相对来说又大又宽,所以看起来还是挺威风的;虽然雌雄成虫都有翅,但不能飞行。

也许是出于猎奇心理,宠物蟑螂深受某些人的喜欢,在许多国家的宠物店或者花鸟市场都可以买到。我国的宠物蟑螂基本上都是从国外购买的。但是这种行为存在安全隐患,有可能导致生物入侵。蟑螂在饲养过程中逃逸,或者被某些所谓的爱好者丢弃,都有可能对本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破坏本地的生态环境,威胁到本地其他物种的生存。目前,我国已经叫停了这种行为。

其实,我国本土也有一些很有特色的野生蜚蠊物种,比如,在朽木中穴居的阔斑弯翅蠊,无翅,具有坚硬的外骨骼,体形中到大,外形美观,生命周期较长,而且在我国分布较广,不危害生态环境,可作为宠物昆虫来饲养和欣赏。

蟑螂真的是非常古老的昆虫,在距今大约3.5亿年的石炭纪,蟑螂就大摇大摆地出现在地球上了,它也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会飞行的昆虫。从石炭纪以后,地球表面发生过无数次的变迁,很多古昆虫都已销声匿迹,但蟑螂却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并广泛分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蟑螂也被称为“老不死的昆虫”,是适应性最强和最成功的昆虫类群之一。更加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几亿年来,蟑螂的外形并没什幺大的变化,化石中发现的蟑螂与现在家中生活的蟑螂并没有多大的差别。

蟑螂为什幺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呢?除了不挑食,什幺都吃之外,蟑螂还有强大的繁殖能力。雌蟑螂一生只需要交配一次,就可以储存足够一生产卵所用的雄虫的精子,然后“慢慢”使用。雌虫将卵产在自制的坚硬的卵鞘中。这些看起来像小豆子一样的卵鞘既抗高温,又耐干燥,连一般的杀虫剂也奈何不了它们。在生存条件险恶、无法完成交配的时候,雌虫不经交配也能单独产下可以孵化的卵,当然,这些没有“爸爸”的小蟑螂也都是雌性的。

蟑螂的生殖方式有卵生、卵胎生和胎生3种方式,几乎囊括了昆虫所有的生殖方式。卵生:受精卵在坚硬的卵鞘中,雌虫选择较隐蔽的场所将卵鞘产下,用唾液将其黏附牢固,卵在离体的卵鞘中发育。卵胎生:卵鞘膜质,薄而柔软,在母体生殖腔内滞留,胚胎从卵黄中吸收营养,从母体获得水分,等胚胎成熟后便从母体生殖腔内挤出,若虫脱离卵鞘从母体爬出。胎生:类似于卵胎生,胚胎不但从母体获得水分,营养也从母体中获得。

蟑螂具有超乎想象的耐饥渴能力。以美洲大蠊为例,在只给干食不给水的情况下,雌虫能存活40天,雄虫能存活27天。如果有水无食,雌虫能存活90天,雄虫能存活43天。当处于无食又无水的恶劣环境条件下,美洲大蠊会发生同类互相蚕食的现象:大吃小,强吃弱,特别是刚刚蜕皮的个体,不能动弹,表皮又嫩,就成了竞相争食的猎物。

蟑螂具有惊人的反应能力。蟑螂生有一对尾须,是性能特异的“感震仪”。蟑螂的尾须像木螺钉,每根尾须有220余根须毛。尾须能测知地面和空气的微弱震颤,并在1/1000秒内做出反应。人走动时,地面和空气发生微弱的震颤,会使蟑螂的须毛变形,其根部的传感神经就向一个中间神经元发出信号,传递到腿部的运动神经元,然后迅速逃之夭夭。蟑螂的奔跑能力极强,堪称六条腿的奔跑专家,据测算,它每秒可以跑过50倍身长的距离,而且它的平衡能力极强,可以在崎岖不平的表面奔跑。可见,要想在这个地球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