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的北印度洋是连接亚洲、欧洲与非洲的枢纽,也是古代一大海上贸易中心,而这片海域上最精明的商人,非阿拉伯人莫属。在中世纪,阿拉伯人建立起阿拉伯帝国,驾船往来于印度洋沿岸,从事着各地之间的中转贸易。毫不夸张地说,航行在印度洋上的阿拉伯商船可都是货真价实的“宝船”。本期就和海贝贝一起去看看古代阿拉伯商船有哪些特别之处吧。

阿拉伯人的印度洋贸易网与沉没的“黑石号”

一千多年前的唐代,一艘来自阿拉伯的商船在中国扬州、广州等地采买后,满载着货物返航了。这艘帆船体形很小,长不过二十多米,宽度也只有七八米,在广阔的海面上宛如一片叶子。这样一艘小船,是如何横渡“怒涛如山,危险至极”的印度洋,长途跋涉来到中国的呢?

很久以前,聪明的阿拉伯人就发现了印度洋上的季风规律:每年10月下旬到12月上旬,印度洋上的海风从东北吹向西南;而从3月下旬到6月上旬,海风则从西南吹向东北。只要在合适的季节出海,船就可以顺着季风,远行海外。同时,丰富的天文学知识和指南针的传入,也大大方便了阿拉伯人的航海和贸易。

就这样,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先进的造船与航海技术,再加上政府与伊斯兰教对经商的支持,阿拉伯人几乎垄断了中世纪的印度洋贸易网,成为欧洲与中国、印度以及东非、东南亚地区进行贸易的中间人。当时从波斯湾到东非海岸的基尔瓦港,再到印度马拉巴海岸、斯里兰卡、苏门答腊乃至中国,都有阿拉伯人的商站。他们将印度的布匹、宝石,东南亚的香料、珍珠以及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运往南欧或东非,将非洲的黄金、犀角、象牙等运回阿拉伯,并将部分商品销往其他地区。

这艘返程的阿拉伯商船,正是从波斯湾远道而来。别看它体积不大,装载的货物可真不少:大量的长沙窑瓷器、邢窑白瓷、越窑青瓷和白釉绿彩瓷器,加上罕见的唐代青花瓷,光是瓷器就有足足6万多件。可以想见,这艘“宝船”抵达目的地后,会获得怎样巨大的利润。

航行一个月之后,商船经过了一处名叫“背叛湾”的地方。这是苏门答腊勿里洞海域的一片暗礁区,无数船只在这里葬身大海。而此刻,噩运也降临到这艘船上——船不慎触礁,船底被撞破一个大洞,大量的海水涌了进来。沉重的货物使船只下沉得比想象中更快,没多久,这些本该出现在阿拉伯、东非甚至欧洲贵族家中的瓷器,就伴随着这艘小小的阿拉伯商船一起沉入了海底。

这艘沉船正是赫赫有名的“黑石号”。所幸,海底的淤泥保护了船体和船上的货物,当沉船在1998年被打捞上来时,船体和船上的瓷器几乎没有损坏,让人们可以跨越千年,一睹古代阿拉伯商船的风采。

神奇的缝合木船

从出水的“黑石号”上我们可以看出它与中国商船的区别:船上没有船钉,也没有使用榫卯拼接的技术。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黑石号”居然是“缝”起来的——这是一艘阿拉伯人在印度洋使用的缝合木船。

提起阿拉伯,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气候干旱,荒漠广布。其实,阿拉伯地区多面临海,早在三四千年前,阿拉伯半岛南端的居民就已经开始了航海活动。到巴比伦时代,波斯湾沿岸的先民发现,将羊皮吹起来可以做成简单的皮筏,用于下海捕鱼。但皮筏面积小、稳定性差,聪明的阿拉伯人又就地取材,将椰子树和枣椰树的枝条砍下,捆扎成更加稳定的木筏。然而木条太小,相互间又有空隙,容易渗水,所以木筏在长期的海上活动中很容易腐烂。于是阿拉伯人又将木条换成大一点儿的木板,用处理过的椰绳捆扎起来,这就是缝合木船的原型。

也就是说,缝合木船的船板和构件之间并不用钉子连接,而是把木板的接缝处固定在一起,在距离木板边缘2厘米处打上缝合孔,再用处理好的椰棕纤维缝合。缝合以后的木船还需要在缝隙处涂上橄榄汁进行黏合,并在木板接缝处和缝线下方加一层白千层的树皮(一种天然的堵缝材料)。这样造出的缝合船不仅不渗水,而且韧性很好不易破裂,很适合在多礁滩的沿岸或近海区航行。

在中世纪的印度洋上,往来商船中有许多这样的轻型平底缝合木船。它最大的优点就是维修方便且成本低。当船体某处受损时,只需解开缝合线,抽出破损的船板,用新的木板替换即可。不过,缝合船通常不够结实,在远洋航行中风险较大。

除了独特的拼接技术,阿拉伯商船另一个显着的特点是它的风帆。阿拉伯人在中世纪发明了一种三角形的风帆,这种风帆用印度传来的棉布制成。不同于欧洲早期的方形帆,三角帆可以通过转动适应风向的变化,逆风航行,也能在狭窄的水域里抢风转变航向,从而更充分地利用风力。

在这些可以逆风航行的缝合木船的帮助下,阿拉伯人充分发挥着他们经商的才干,统治着中世纪的印度洋贸易,更串联起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缝合木船,无疑是十五世纪前阿拉伯人海上贸易的重要载体,也是印度洋上名副其实的“宝船”。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印度洋沿岸的阿拉伯,世界上还有很多地区也都使用过缝合船,如欧洲北部、古罗马、中国等地,东南亚也是其中之一。东南亚的缝合船有哪些特色呢?那里还有哪些独特的船型呢?让我们下期再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