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敏

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供应链战略采购模式下供应商的选择研究

叶小敏

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现状下,有效的加强企业供应链关系的建立也显得十分的必要。任何一个企业在运营中都需要进行各种物资的采购,频繁的进行零散物资的采购不仅极大的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也给采购物资质量控制增加了相应的难度。在战略采购意识的指导下,各大企业对于供应链采购及供应商的选择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下本文围绕供应链战略采购模式下供应商的选择展开简要的分析。

供应链战略采购模式;供应商;选择

一、供应链战略采购

1供应链战略采购的内涵

对于企业而言,供应链关系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可以有效的解决企业运营中所需物资的采购,同样可以给企业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供应链战略采购是指通过对企业发展战略的了解,有计划性的进行供应链关系的建立,为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相应的支持。它通过对供应产品的质量、价格的有效控制可以极大的提高企业的成本控制效率,这对于彼此之间的市场占有率的提升都十分有利,因此在近年来的企业采购中应用的较为广泛。

2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供应链管理最初是出现于美国,当时的美国政府为快速、高效的调配军事物资,建立了一种以提高物流管理水平为目的的供应管理模式,并且取得了显着的效果。后来,随着客户需求的不断提高,产品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企业供应链管理开始由纵向一体化向横向一体化发展,这也即是当前的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模式。

3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理论。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一是价值链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的采购、设计、销售及其它相关活动都可用价值链表示;二是交易成本理论,交易成本是产品进入市场并使用价格机制所支付的成本;三是资源依赖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的发展是建立在企业内部能力资源之上的,且此类资源具有价值性、特殊性以及不可替代性。

4供应链战略采购的优势

(1)采购重心的差异化。传统的采购都是采购部门通过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所需生产物资的评估来开展的,因此更加侧重于采购的目的性,在实际的交流中主要围绕价格来进行,双方都会出现彼此隐瞒信息的现象,所以在采购的时效性及效率上存在些许的不足。供应链战略采购更加倾向于供应商整体能力的评估,在实际的采购过程中适当的听取技术人员的意见,以此来确保其采购目标的实现。

(2)买卖双方关系的处理。传统采购中,供需关系是在己方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建立的,甚至在具体的谈判中出现一些僵持不下的局面,并随着市场的变化频繁的进行供应商的替换,致使企业需要进行频繁的采购。供应链战略采购下,企业非常重视性价比较高的供应商的开发,虽然在短期内的价格会略高于其他供应商,但是在质量上却能够得相应的保障,并且可以通过长期的合作关系来实现整体采购成本的控制,具有较强的优越性。

二、供应链战略采购模式下供应商的选择

1供应商选择的重要性。供应商对于企业生产、销售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供应商所提供材料的质量、性能的高低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技术的实现,因此,管理者在采购意识上要予以高度的重视,以此来确保采购工作的有序进行。部分企业所采购的物资不仅仅局限于原材料,同样半成品采购比例也是比较大的,综合实力较强的供应商不仅可以保障其产品的质量,同时在后期的技术支持上也可以提供较大的帮助。供应商也是供应链的质量、成本控制中心,在供应链中供应商所占成本较高,产品成本与质量的控制往往首先从供应商入手。

2供应商选择的影响因素。价格与质量是首要考虑的两个因素,因此在战略供应商的选择中,需要全面的衡量产品的质量与价格,确保在既定的战略成本下满足高质量的供应链需求。同时较强的灵活性与供应的及时性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能够反映出供应商自身的实力,同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其自身的管理能力。在建立供应关系之后,可以通过产品质量的比对来判断其生产能力,以否能够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为依据来进行供应商的删选。在同一类型的产品中,可以提高对供应商的要求,如在设计中融入一些较为新颖的设计理念,以质量与性能来进行分析与判断。

3供应商选择的方法。当前对于供应商选择的方法包括定性方法、定量方法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三大类。其中,定性方法主要发挥选择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选择方法相对简单,但是难以适应复杂环境中的供应商选择,包括直观判断法、招标法、协商选择法、德尔菲法、标杆方法等。定量方法包括成本法、数据包络分析法、数学规划方法、逼近理解法、主成分分析法、粗糙集理论等,主要是借助数学方法应用各项指标进行定量分析;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则是一种较为系统的选择手段,多用于复杂环境下的供应商选择,这种方法的代表有线性加权法、人工神经网络算法、模糊评价法以及灰色系统理论法。

4重视供应商的评价,并将其有效的运用到企业供应链战略采购的工作中。战略采购模式立足于长远,因此,可以通过日常企业供应商的分类管理来有计划的进行。重点培养和开发技术性较强的供应商,并极力达成长期的供应关系,一般来讲技术性较强的供应商自我定位比较清晰,且价格比较高,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加强供应商评价系统的建立,通过清晰的数据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准确的进行供应关系的改善,对于部分性价比较差的供应商可以及时的解除合作关系。依据供应商类别的不同客观的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如技术性较强的供应商可以通过零部件的精密性来进行评价,对于易耗品的供应商则可以依据同等品质的市场价格来进行评判,以便于更好的满足企业的采购需求,为自身的做大做强提供实质性的支持。

总结:

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供应链战略采购模式下可以更好的帮助企业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这也是提升企业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有计划性的进行供应商的选择可以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风险,满足不同时期的企业采购需求。因此在不同类别供应商的选择中,必须站在发展的角度来进行判断,同时综合的考量供应商的各种因素,在企业发展战略的影响下,尽可能的与性价比较高的供应商达成长期合作的关系,确保双方价值的共同实现。

[1]孙晓东,刘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采购管理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3(17)

[2]闫洪林.基于供应链模式下的采购管理策略[J].经济师.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