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晗

西天的残霞尚未冷透,旅团已经点燃了篝火,即将开启又一个愉悦的长夜。

本藏扎西扎了一条深色的头巾忙碌,汗水浸湿了头巾边沿,他在烤一头5岁的牛。户外野餐,烤全羊、全猪不少见,烤一头牛让经验丰富的野奢玩家也感到惊讶。扎西带着骄傲的神情说:“在我记忆中,烤牛我是第一个做的。”

当时,他参与制作了名为“游宴”的户外高端旅行产品。“游宴”主打美食,不做普通路餐,设计旅行路线冲着食材而去,用当地特产做出高水平的佳肴,前菜、主菜、汤、甜品一应俱全,在最美的山野间享受精致的美食。山南羊卓雍措湖畔、林芝巴松措湖边、珞巴圣地南伊沟和鲁朗小镇,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佛掌沙丘、门隅的勒布沟,都曾留下本藏扎西的精彩菜品。这种货真价实的“美食游”好吃、好玩、有特色,引来各家旅游公司竞相模仿。

在美食的世界,本藏扎西一直如浪客恣意行走,不在意方向,却无意间总是走在众人前方。

天分,是融在骨血中的奇妙基因。扎西是山南结巴乡人,从小跟着奶奶长大。7岁开始下厨,厨艺之路始于炒土豆,小学一年级就能蒸包子。小学生扎西不满足于家常口味的面条,尝试用葱油、花椒油、辣椒油改良,长大后学习厨艺才知道这就是葱油面。

湖畔的盛宴

受条件所限,扎西爱烹饪也没找专门的烹饪学校学习。直到2008年9月,他在一次面试中尝到了厨师次旺做的饭,如蒙神启:“他的饭,跟别的不一样,一吃就心里舒服,有种渴望。”时年21岁的扎西决定拜师。

次旺师父当时不过31岁,是天才型的厨师,对食材有超乎常人的理解,喜好在烹饪中突出“西藏本身味道”。次旺在林芝八一很有名气,很多餐馆都希望能请到他,因为他不但烹饪手艺一流,还熟知品牌建设与运营。次旺的厨房专门设有一张书桌,桌上堆满了烹饪和运营管理的书籍。在次旺的厨房,扎西不仅系统掌握了烹饪技法,还学习到整套的餐馆运营方法,影响了后来的事业走向。

本藏扎西记性极好,他几乎能清晰地记起生命中每一个重要的日期。2011年11月23日,是他结束学徒的日子,永生难忘——次旺师傅打了他一巴掌:“你到社会上别人不敢打你,但你记住这一巴掌,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要不断去学习!”次旺师傅希望他能走出去向更多优秀的厨师学习,而扎西深深敬爱着老师不愿离去,“到现在,我还想跟在他身边。”

扎西本已能独当一面,受到老师影响,他说“我给不了自己一个很好的答案,继续再学习”,选择了边工作边学习。2011年到2012年间,扎西为拉萨城关区军民路上的藏家宴“吉祥圣雪”工作,这家店如今是网红店,当年只是一个藏餐吧。开业初期,扎西去周围客栈调研,有人讲:“藏餐只能打卡,客人去完一次满足了好奇心,不会去第二次。”带着收集来的反馈,扎西改良了菜品,将藏餐与中餐融合,让饭菜适口性更强。

当时他研发了很多菜品,比如招牌菜“吉祥圣雪”由“火山飘雪”改良而来,原本由西红柿和糖制作,把白糖改成酸奶,将人参果、青稞、葡萄干、枸杞用酥油炒过做浇头,健康且更有藏地特色。特色菜“点眼牛肉”,牛肉不单独卤制,使用了干锅烹煮,锅子一直保持小火,噗噜噗噜冒泡的汤汁让牛肉又滑又嫩,点的人特别多。

扎西有一个笔记本,画满了菜品手稿,密密麻麻写着食材属性、相应的烹饪方式,突如其来的灵感、反复打磨的设计都被收录其中。还有一个本子是专门记录怎样做餐饮经营的,包括门店设计、菜品设计、门店运营等,这个本子遗失了,让扎西很是心痛。

除了做菜,扎西和老板商量如何经营、吸引客流,效果显着。老板对扎西很好,给他足够的时间去做自己的事情,还买了很多书鼓励他学习。老板的奶奶是位传奇人物,老人家是位藏医,在人民医院做过护士,年轻时攀登过珠穆朗玛峰。奶奶教授了扎西藏医药的知识,这些知识是扎西改良藏菜灵感的源泉。

“吉祥圣雪”成功了,本藏扎西选择了更高难度的挑战:自己开一家店。店开在繁华的小昭寺后面,取名叫“扎西索拓”(“索拓”藏语意为老土灶),一楼是藏餐厅,二三层是客栈,四楼是观景茶餐厅。

因为挨着转经道,早上来用餐的多是转经的老人,中午以年轻人居多,晚上大多是游客。转经的老人们早上6点开始陆陆续续到店,早餐供应菜包子、甜茶、藏面。扎西回忆:“我们早上还提供糌粑粥,加牛肉、萝卜丝把糌粑弄稠,对身体好,适合老人们吃。”

午餐以小吃为主,还供应石锅鸡、双味牛蹄筋、冒火羊肺、石锅藏香猪等“硬菜”,不过最受欢迎的得数咖喱饭。一般咖喱饭按“369”原则配菜,3块肉、6块土豆、多一点酸萝卜丝,“扎西索拓”不这幺干,汤碗装盛,分量很大,汤汁浓郁,一份仅售18元。每次上菜都有人说“肯定吃不完,会浪费的”,收碗的时候几乎都吃得光光的。

餐厅做得不错,扎西却把店铺转让了出去,他迷上了藏药入菜,去了林芝研究藏药。林芝米林地区号称“药洲”,海拔低、气候湿润,绿林如海,野生药材资源丰富,藏医药始祖宇拓·云丹贡布曾在此创办史上第一座藏医学校。

藏医藏药的世界,质朴的表象之下潜藏着绮丽迷人的先人智慧。比如荨麻粥,是高原自古迎接新年伊始的吉祥食物。如今人们吃荨麻粥放奶渣、牛肉、牛脂油,甚至牛排,还有放风干的藏香猪排骨的,觉得什幺好吃就放什幺,其实传统做法是素食。“藏医理论相信,荨麻粥里加了别的东西药性会相克,会影响本质营养——主要看加什幺。”扎西总结说。

藏医认同“药食同源”理论,认为食物间的相生相克非常普遍。例如,煮荨麻粥不应该放萝卜,萝卜营养物质里有相冲物;荨麻加了有营养的食物一起煮,身体虚弱的人吃了会流鼻血。烹煮鸡蛋不能放中药党参,鸡蛋本身营养高,两者滋补药性冲突,身体虚弱者不好消化;且党参味道刺鼻,与鸡蛋的香味冲突。而煮藏党参不能放枸杞,与中药党参比虽然药性差不多,但味性不一样。扎西讲,藏党参与枸杞放在一起泡水喝肾虚益气,但熬汤喝则会“身体发热,冷冒汗,关节酸痛”。

林芝不光药材多,食材也丰富,形成了丰裕的地域饮食文化。扎西在米林、八一、波密三地盘桓,研究藏医藏药及养生、学习特色饮食烹饪。林芝传统菜做法特色鲜明,用酱较多,辣椒酱、藏香菜酱、蘑菇酱各有风味。蘑菇酱在西藏别的地方吃不到;制作藏香菜酱使用的香菜也是本地独有,根大,主要使用叶子和花,香味浓纯,有余味。

林芝当地使用石头砌的土灶煎藏香猪肉。在西藏其他地区,人们相信灶有灶神,怕弄脏灶台,不会直接煎肉、熏肉,唯有林芝可以。当地有种石板,开采自巴松措的雪山,专门用来架在土灶上烙饼子、煎肉。用石板煎肉不用放油,石板的热量逼出油脂滋滋作响,煎好的藏香猪肉外焦里嫩。

林芝藏香猪又叫“蕨麻猪”,吃林间的野菜野果长大,不用药、不加料,吃的就是一口天然肉香,甚至可以生食。煎藏香猪肉用木柴生火风味最佳,使用青冈树尤其好。青冈树现在受到国家保护不能砍伐,只能捡干树枝,美味得来更为不易。有些人吃藏香猪肉会加辣椒酱,还会加由酸奶、辣椒、花椒、藏茴香、藏香菜制成的酸奶酱。扎西说:“其实只加盐就很美味了。藏香猪肉油而不腻,回味足。我们吃养殖猪肉,吃点就腻了,藏香猪的油脂越吃越想吃。”

次旺师傅教会扎西,人生就要不断前行,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扎西将自由随性的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他拜过川菜高手为师,跟随过尼泊尔厨师,又回归到藏餐,转而对西餐发生了兴趣。下班后扎西也会跟老师待在一起,“因为有些话不会在工作的时候说,等内心平静下来,他们会讨论一些重要的问题,比如做菜、白天工作上出现哪些问题。他们学到的、看到的、理解到的,都会分享。”扎西说。

扎西去香格里拉酒店工作并学习,在藏餐厅、尼泊尔特色餐厅当主管的同时,用了大约两年时间学习了大众西餐、法餐、意大利菜和东南亚菜。随即,他离开拉萨去了日喀则,受邀运营藏⑧啦藏式风味餐厅,边工作边了解当地的烹饪方法和食材。

藏⑧啦藏式风味餐厅在上海路上。日喀则人外号“藏巴”(“藏巴啦”藏语意为黄财神),扎西为餐厅起这个名字,有故事、有记忆点。餐厅的装修、运营由他一手抓,并制定了藏式传统与新式结合的菜单,餐厅还配有一个咖啡厅,提供西餐。餐厅推出的菜品注重味道及感官享受,样式新潮,在当地引发了不小的反响。

日喀则也没能留住他,他回到拉萨参与到了“游宴”的运营中。“游宴”结束后,2020年5月扎西转而投向传媒工作,做起了专职品牌咨询。热爱烹饪的本藏扎西离不开厨房,如今他正计划开一家餐馆,做纯正的藏餐。

扎西认为,厨师要好好做菜、认真钻研,不能只顾餐馆的名气不顾菜品。他2012年就研发出类似鸡精的纯天然调味料,没有任何化学成分。还曾研发过素火锅,锅底是藏式调料和食材,非常美味,“前几天还有人来要调料和配方,是一位做火锅很有名望的前辈。说着扎西笑起来。

色彩斑斓的食材

一路学习下来,本藏扎西感受到了使命感。他学习食材知识,了解藏医藏药,熟知传统与现代烹饪技巧,却发现纷繁的餐饮世界需要重新理解藏餐。扎西说:“我带朋友去吃饭,我点炸羊排,他们说这是新疆的;我点包子,他们说广东有;点生肉酱配糌粑、藏式火锅,他们说这才是藏餐——我无法说服他们。”

藏餐被融合、改良,模糊了本来面目,扎西很无奈:“现在市面上的藏餐,是2012年我先开始‘搞的鬼’。2011年到2012年初,大家都觉得藏餐吃不惯,我就改良做这些东西。”扎西认为,当年他初出茅庐为“吉祥圣雪”工作,为了招徕更多的客人,改良了藏餐,引来竞相模仿。他想把自己带动的“歪风”扳回正轨,选择了调料作为突破口恢复藏式做法。

半个多世纪以来,藏餐受周边地区影响很大,尤其是尼泊尔菜和川菜。扎西讲:“传统藏菜有很好的配方,大部分厨师不了解藏式调料药性的相生相克,不敢贸然使用。”他会把配方发到各个厨师群里,详细讲解调料怎样使用,以期大家能对藏餐有新的认知,进而拉动行业走向期待的方向。

恣意行走的本藏扎西,这次要去往藏餐的本原之处。他是闯荡美食江湖的浪客,荒原漫道,快马如风,无比坚定。没人能使他过久停留,没人知道他研修烹饪之路的终点。

3977500218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