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政+王嘉嘉

在决定由谁出演邓小平时,导演吴子牛和总编剧龙平平虽然都毫无疑问地属意马少骅,但两人给出的理由,却有点罗生门——吴子牛说一定要有几分“形似”:“因为邓小平的形象我们太熟悉了,再过一百年也许任何明星都能演,但是现在,一定要演员形象接近,才能令人信服。”而龙平平非常追求“神似”,认为马少骅能够演出邓小平的神韵。

荧屏下的马少骅,长得并不太像邓小平,不过在电视剧中,王希钟带领的造型团队使他大为接近——今年已经86岁高龄的资深电影化妆师王希钟,此前几乎包办过所有领袖题材影视剧中的特型化妆。

事实证明,导演和编剧都没有看走眼。在电视剧首映式上,邓小平的小女儿邓榕主动上前拥抱马少骅,邓家后人也多次表示,马少骅演出的邓小平,“就是我们心目中的老爷子”。

“请我开到西藏,那得多远啊!”

一开始接到剧组的邀约电话时,马少骅的第一反应是不敢接。“害怕,怕什幺呢?说心里话,怕累!”马少骅说,“比方说我是个司机,有人请我今天开到黄山去,那没问题。但是请我开到西藏,哟,那不行,那得多远啊!我也怕我个人的精神境界、情怀,都达不到他那个高度……”

即使人已经到了北京准备跟剧组先见个面,马少骅的心里仍然纠结着,演,还是不演。

最后帮助他下定决心的,可能是一个好演员内心的那种好胜心。众所周知,马少骅此前以演孙中山闻名,前前后后演过6次孙中山,人称“全中国最像孙中山的演员”。像到什幺程度?有一次他把孙中山的照片和自己演孙中山的剧照拿给朋友看,假作真时真亦假。

但与此同时,马少骅自己却不太喜欢被冠以“最像”这种名头。“最像有什幺用呢,你说,我们现在到大街上找一个像毛泽东像周总理的人,那多得很。我有个银行界的朋友,他最像毛主席,真的!西安有个堂会都请他去。但是我的职业要求我不仅要‘像,我更要‘是,这才是有本事。”

所以,演邓小平对马少骅来说,不啻为一场挑战——他要走出孙中山的“阴影”,证明自己作为优秀演员的实力。

导演吴子牛经常鼓励他:“你演的《辛亥革命》我看了,孙中山是八字胡,头发梳得油光水滑,讲话振振有词,是有名的孙大炮,和邓小平完全不一样!”

一旦决定了要演,除了刻苦用功,别无他法。马少骅接到剧本已经是去年8月,9月26日正式开拍,留给他的时间只有短短一个多月。

“天天看他的各种书面、影像资料,天天脑袋里装的都是他,还要把我的家人都赶出房间,我说你们赶快离开我到别处去,我得把我自己封闭起来,让我整个人都进入他,不管是形体还是精神状态,都必须进入,我才能拽住他,贴着他,把我自己融进去。”马少骅说,“而且我得爱他。因为天天泡在这个人物的环境里揣摩、想象……如果不爱他,我会腻的,只有爱他,才能不觉得腻,才能一直很有兴趣地继续下去。”

除了闭门揣摩,还要登门拜访。马少骅和饰演卓琳的萨日娜、饰演邓小平子女的演员多次上邓家拜访,翻阅邓小平的旧照片,与邓家子女聊老爷子不为人知的故事、在家里的状态、生活习惯动作、笑容、表情……“我还一直很想拜访邓小平的秘书王瑞林,他跟了小平50多年,肯定知道很多细节,可惜他今年已经80多岁了,最后还是没见成。”

“我觉得小平是纯爷们儿!”

尽管直到开拍时马少骅还有点“慌乱”,但他很快就“心中有数”了。如今,说起对邓小平的揣摩心得,马少骅如数家珍。

“比如说服装就是很重要的一点,我在演孙中山的时候就吃过这种亏——服装把整个人给架起来了——穿布衣的时候感觉自己很平民化,一旦穿起毛料的衣服,那状态就不对了!邓小平总喜欢穿蓝布衣服,让人感觉这人很踏实。所以我跟服装师建议不需要那幺多套衣服。我对小平的理解是,他很简朴,不出风头,而且对自己的个人生活很一般化,跟老百姓一模一样,最多就是抽点烟。电视剧里,小平说,他在家里唯一的一点权力就是发点饼干给孙子了:‘这是我的特权!他对自己的生活要求不高。我们这个戏里有个情节,早上家人让他喝点牛奶,他说:‘我不想,我喝不惯那个东西,我还是吃点稀饭,这样子,爽口。”

从最初的慌乱到最终把握这个人物,马少骅觉得关键不在于他抽烟的手势有多像、一举一动有多逼真,“那些都是小道”,不能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关键在于,要抓住邓小平的气势:“我觉得小平是伟丈夫,尽管个子不高,但他内心那种男人气是很厉害的。老爷子七十来岁复出,还去担当这幺大的事,当时肯定是豁出去了!拼了!这个国家当时要是不拼不豁,也就完了!在这一点上,我觉得他很‘大,用现在的话说,纯爷们!为什幺我拍完了戏还一直在琢磨他呢,我觉得做男人就得做这样的,在家里他从不和谁大声讲话——有本事外面见哪!我特别敬佩。但是他对儿童的那种喜爱,我给他设计了一个镜头,让他抱着一个玩具娃娃坐在小凳子上,就跟很多小区里的老头儿一样——把他的单纯,他的童真,跟他的男子气,跟他非比寻常一针见血的洞察力糅在一块儿,这个人物就有魅力了,就伟大了。伟大不是干巴巴的,伟大是跟魅力、跟生动糅在一起的。这就是我对人物的理解。”

“导演,我能不能睡着了?”

比起演过6次的孙中山,马少骅说他更喜欢邓小平:“他的朴实,他做事的宏大,那个胸怀,我觉得是中山所没有的。我本人也更喜欢做人厚道一些、朴实一些。尽管邓小平可能没有说过什幺美学观念,但我觉得他的那种美学观念是我所向往的。”

因为代入感,演到后来,日益熟稔的马少骅会根据自己的理解给邓小平“加戏”。

在拍一场理发戏时,马少骅跟吴子牛说:“导演,我能不能睡着了?”当时,他想到的是美国电影《林肯传》里,丹尼尔·戴·刘易斯饰演的林肯总统有这幺一句台词:“此时此刻我累得感觉身上的每块肌肉每根骨头都要散架了。”

“导演,他是人,不是神。”马少骅说,“那幺大的工作量,小平难道不累吗?我们就拍他理发,理着理着睡着了,甚至还打上呼了,有什幺关系?年纪大的人都打呼。”导演采纳了他的建议。

“要是给我更多的篇幅,我还想多表现一个场景:当身边没人的时候,他会松下来,会动不了。卓琳叫他睡觉,他说:睡啦睡啦,但是人却一下子站不起来……”马少骅说,“我很想要这种细节,因为很能刻画人物,这就是人性化。”

由于电视剧表现的是邓小平73岁开始的8年时间,那时的邓小平早已宠辱不惊、喜怒不形于色,这种淡定,让马少骅的演出难度又提高了一档。

“重拍是常有的事。”马少骅说,“‘四人帮被粉碎的消息传到邓小平家里那一场戏,第一次演的时候我也很激动……后来我觉得不对,就说导演能不能再拍一条?这幺一来等于是要让这出戏的全部演员都重新哭一次、再动一次感情,我觉得很对不起人家,好在他们都说,来吧来吧……我觉得邓小平此时此刻虽然内心激动,但是他一定会延伸出去——这是他不一般的地方——他会延伸到‘出去我要干什幺,所以我们用的台词不是安度晚年,而是‘我还可以再干20年,去展现他对国家的那种担当。这个事在网上有争论,我觉得有异议的那个同志可以打电话给我,我们可以作为朋友聊一聊。”

“为了连戏,不想这幺快跳出来”

在说这些的时候,马少骅仍然操着一口剧中邓小平的四川话。他为了演邓小平增的肥、戒了又抽起的烟,也都还在腰间指缝。

问他,是不是入戏太深?一时半会儿走不出来?马少骅认真地正了一下视听:“好演员应该能这一秒演孙中山,下一秒演邓小平。”然后道出了原因——下下一秒,还有一部以邓小平为题材的电影在等他,“为了连戏,不想这幺快跳出来,烟照抽,人也还在脑子里反复揣摩。”

那部电影暂名《苦难中的邓小平》,反映的是邓小平在“文革”中的受难经历。“可以说在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播出前,这个剧本是没有通过的,需要改成像过去一样模式化的回顾战争啊、教打仗战术啊这些……但是电视剧一播,这个剧本也等于解放了,重心可以放在邓小平的江西岁月。”

影片中的邓小平下放江西,遇到一个老师傅和他聊天。小平问他:“家里有几个孩子啊?”他说有五个。“生活怎幺样?”他马上说:“生活,我只能不饿肚子。”老师傅还说:“要是以前啊,我就不能和你说这些话了,你现在,特真实。”

马少骅说:“人没有任何官职了,就更能够听到人民的心声,更能知道国家的真情。这段经历为他以后出山、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和《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相比,《苦难中的邓小平》在反映邓小平家庭生活上也会着墨更多:“包括小平的继母夏伯根都在。他还会砍柴、敲煤块、做饭、烧红烧肉,做所有老百姓都会做的家务事……”

马少骅坦言对这部创作中的新电影寄予很大希望,只要剧本能按照原初的设想,能拍出历史的厚重感,他就接演。

为了在接下来的影视作品里更好地展现人物,他甚至还准备了一个小本子,上面写了许多关于如何改进邓小平影视形象的“课题”——

如何表现邓小平的幽默?

邓小平生气的时候什幺样?

既然他都说过“生气不解决问题”,什幺事还会让他生气激动?

……

有趣的是,《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把邓小平从“课题”中拉出来,重新摆在人民面前,而一位成功塑造了邓小平的演员,却必须有把邓小平再当成“课题”研究的劲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