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迅

经历“占中”和“反占中”较量,经历政改方案的提出和被否定的博弈,香港人显得心浮气躁。应该开启一个大倾听时代,倾听自己身边的人,倾听彼岸的声音,倾听不喜欢的人。

有朋友说,香港每年的亮点不多,就那幺几个,一年一度的书展无疑是一大亮点。刚落幕的第26届香港书展,亮点中的亮点,可说是有那幺一本书和与这本书有关的论坛。此书就是12万字的《香港:伞里伞外博弈》。这是笔者参与策划的一本敢于突破“占中”(占领中环运动)书籍的包围,为反占中、反港独、反对“去中国化”而发声的新书,与书展推出的30多本黄丝带伞内书籍相抗衡。

由明报出版社出版的《香港:伞里伞外博弈》,收录有《亚洲周刊》“香港评论”及零传媒《独家》公众微信号“中环一笔”的12位作者的56篇文章,从多角度剖析香港的这场“占中”和“反占中”运动。该书分为“请学生走下神坛”、“警察克制,全球独家”、“民间智慧对抗‘去中国化’逆流”等五部分,敢于点出占中学生的荒谬思维,抨击逢警必反、损害法治的行为,批评“拉布”拖垮民生的泛民主派,激发读者重新整理思绪,再看雨伞内外博弈。

《香港:伞里伞外博弈》的12位作者来自媒体界、医务界、律师界、经济学界的专业人士,以他们的笔触与视角,勇敢表达在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各方面的新思维, 力求在香港一片激烈的、右倾的、港独言论中突破重围,在香港被扭曲的媒体生态中,抢回被夺走的话语权,激励更多反占中人士敢于表达自己意见。像这样的书,在书展确实难觅而所见不多。除了《香港:伞里伞外博弈》外,另有《激浊扬清》,由署名“微尘”的退休警察撰写,该书讲述警队在79天“占中”期间的坚毅勇敢、忍辱负重。

7月19日,屈颖妍等10多位作者来到书展的“香港:伞里伞外博弈”论坛活动,就“占中”及“后占中”的香港社会议题展开对话,与读者讨论。在这届书展,类似讲座论坛可谓绝无仅有,因此引发各方关注。敢于指出“占中”者的种种荒谬而遭“灭门”恐吓的专栏作家屈颖妍,是《香港:伞里伞外博弈》的主要作者,她是这一“恐吓事件”后首度在公众场合亮相演讲,于是一批“占中”人士、“雨伞运动”人士、自称“废青”“愤青”的年轻人,纷纷在网络上动员留言,狂嚣踩场,撑伞骚扰。警方和会展安保掌握情况后,作出多番部署,提升戒备级别。

226、227会议室,读者坐满了;主办方旋即按计划开启228会议室视频实况转播,瞬间也坐满了。论坛开始,主持人是香港凤凰卫视着名主持人曾瀞漪,她从台上走到台下读者群,微笑着问:“你们有没有谁带来标语的?”现场寂静,没人应答。曾瀞漪继续问:“有没有带伞的,借我一下?”这时,在记者区的一个中年男子,颇为爽快地把一把黄伞递给主持人。黄色雨伞,已是79天“占中事件”的一种象征。曾瀞漪拿着这把黄伞说:“我们撑起这把伞时,看到的只有这把伞下的世界,只有这个范围。但如果我们把伞放下来,我们就可以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而不局限于这把伞下的世界。如果你不愿意放下,舍不得,没关系,你把伞偏一偏,你也可以看到另外一种可能。”倾听下,可能出现的激烈对抗被轻易而巧妙化解了。

论坛事后,屈颖妍说:“讲座前夕,有关方面收到消息,有人会来搞事,于是保安立即升至一级戒备。我做过什幺让对方如此恐惧,要出动全方位攻讦、游击骚扰、灭门恐吓,非把我灭声不可?一个小女子,用最文明的方式,即文字去发表意见,如果都容不下,这是什幺世界?今日香港是——我总是对的!你再不闭嘴?便恐吓你,令你担惊受怕。民主牌坊已成为恐怖分子道具,大家还要继续膜拜它吗?”

经历“占中”和“反占中”较量,经历政改方案的提出和被否定的博弈,香港人显得心浮气躁。应该开启一个大倾听时代,倾听自己身边的人,倾听彼岸的声音,倾听不喜欢的人。倾听,是一种沟通。倾听,弥合彼此分歧。收起雨伞,仰望伞之外的天空,不仅仰望香港天空,更要远眺神州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