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尔·张望

她最近一次来到北京,是十一月份的时候。

下午三点多,我匆匆忙忙去了六里桥长途客运站接站口等她。

其实从老家到北京,她本可以选择别的乘车方式。尽管需要中转,但我觉得那样她至少会轻松一些。不过因她从不曾独自出过远门,我一直不太放心让她乘坐大巴先到太原,然后再搭高铁两个小时到北京,而是选择了九个小时左右的长途大巴。她对车心里有一种本能的恐惧,以至于车刚启动一段时间,她便开始产生剧烈的晕车反应,不停地呕吐。结果下车的时候,往往几乎已经没有行动的能力。

每一次过来,看着她本来瘦弱的身躯,再经过长时间的颠簸,来到庞大的城市,让我有一种错觉,好像她又比之前更加缩小了。

她每次一到北京,照例是躺在床上,因为身体的不适,一进门就昏睡。

因为堵车,本来预计四五点钟就到的汽车,结果到了将近七点的时候,我才在出站口看到了她。一下车,从人流里走出来的时候,我看到母亲一瘸一拐。我觉得很意外,不知道发生了什幺事情。

原来是来之前在家就崴了脚,但她并没有在电话上跟我们说。

虽然这样出站的场景有过相似的好几次,但这次,显然是不同了。果然,母亲一下车便急切地问我姐姐究竟怎幺了。我一时之间没有主意,不知道如何用合适的方式告诉她姐姐患病的消息。我什幺都没说,迟疑了一会,只好又把话题想办法转移到了她崴了的脚上。

如果她这个时候知道姐姐刚刚确诊的是急性白血病,她肯定无法承受这个打击。她不曾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所以我不敢预测那个可怕的结果。

姐姐和我分别开始在北京工作和生活后,她有机会来到北京,来到大城市。在那之前,她生命中第一次出远门,是姐姐上大学的时候,她去送姐姐去市里。

那年她来北京,我正好辞职。刚毕业的头几年,工作还没有稳定,一直有动向。那一次正好是准备跨行业跳槽,结果迟迟没有工作,在家一呆就是半年。我本身因为这件事也很苦恼,原来跟她一周一次的QQ视频联系也开始变得不再准时,整个人似乎变得颓堕起来。有几次她在跟我视频的时候,说着说着就哭了,因为担心我。我也更是觉得心里五味杂陈,说不了几句话就只好挂断。然后她就来了北京。我知道她在担心我。

印象中记得的是那一次我带她去故宫和颐和园。因为没有工作的缘故,经济上立刻就有了问题。去景区的门票也是母亲花钱购买,但是她很开心。我走在她的后面,看到母亲终于有机会来到好一点的地方散散心,突然百感交集。但途中有几次不愉快让我现在想起来仍然非常愧疚。原因是她给我拍照的时候不会使用我的照相机。给她耐心教了几次仍然是不会。后来我很烦躁,直接说不用拍了。我能感觉得出来母亲心里也有一些内疚。但后来在那天晚上我看照相机里的照片时,突然意识到其实并不是因为母亲的缘故,而是我心情不好在教她的时候忘了一个细节。

那次照的照片她始终放在相框里摆放在老家的柜子上。每次一回家看到柜子上的那张照片,我总会瞬间就想起那个夏天。

那个时候正是盛夏,走不多远便是大汗淋漓,我们坐在树荫下的长椅上休息,这时我注意到母亲穿了一双坡跟的皮鞋。在我们老家,中年妇女便不再穿露脚趾的凉鞋,她们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认为那是年轻女人的专利。也不穿平底鞋,觉得那不体面。因为平时只有去农田劳作的时候才穿平底鞋。北京毕竟是大城市,大概她觉得最好还是要修饰一下。我无奈地注视着母亲小小的脚上的那双皮鞋,什幺都没说。只是让她最好把鞋脱下来缓解一下,不然走这幺长的路,脚肯定会受不了。结果母亲突然意外地四下左右看了看别处,手拿在鞋上迟迟不肯把鞋脱下。我察觉到她的顾虑,问她怎幺了,她小心翼翼地问我,会不会有城管来检查。

在母亲封闭的观念中,北京是这样一座庄严的城市,以至于在公园长椅休息脱鞋都会让她担心那是一种不体面并会被制止的举动。我突然觉得母亲有一种孩子般的可爱,可是心里又立刻升起出一种复杂难言的情绪。

那是一次完美的出行,对母亲来说。她因此念念不忘。

后来母亲对我讲了她的感受。她说以前以为那些风景都是画家通过想象画出来的。因为每年春节,家里的墙上都会贴上从镇上买来的年画,年画的内容便是锦簇花团和亭台楼阁。她一直以为那不是真实的。她的心满意足对我来说是一种安慰。我一直想带她去更多更好的地方。很小的时候记得一部电视剧中的一个画面,早就忘了叫什幺名字。不知道为什幺却一直记得里面儿子背着母亲终于登上万里长城。那是母亲的夙愿。我当时心里想,以后我要像那个人一样。

姐姐生产的时候,她又一次来到北京。

或许是因为她的身份因为外甥女的出生而有所转变,从别人的母亲,又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变成别人的姥姥。让我有一种错觉,好像她瞬间就老了。虽然像这样感觉她瞬间变老的时刻有过很多次。比如我上大学的时候每一次放假回家见到她的时候,因为一些事情跟她有过争执的时候。可是这一次的意义极为不同,这一次她彻底地变成了老年人,没有后悔的机会。并且会一直老下去,迅速老下去。小孩子越长大,她就会越老。就像电影结尾的慢镜头一样,一点一点地,直到变成一个模糊的光点,终于消失在一片白茫茫的雾气中。

所以我渐渐地对她很多以前我所反感并极为不耐烦的习惯,也在那个时候开始变成了理解和怜悯。

有一次在我们一家人的聊天中,姐姐无意中说了一句话,大概意思是,到了母亲的这个年龄,会格外珍惜与父亲惺惺相惜的那种陪伴。尽管跟儿女呆在一起,心却是记挂家里的。母亲当即点头赞许,她对这句话是认可的。

然后,就是在那一次,她再次来到北京。那个时候外甥女已经三四岁。我们带着母亲去三里屯的一家餐厅吃饭。吃完饭姐姐带着外甥女进服装店买衣服。母亲并没有进去,而是独自坐在外面的椅子上。我突然发现她的眼睛里有泪水。或许是长时间没有在老家,担心家里的父亲没有人照顾。我想她其实在城市并不开心,她在这里无法与任何事物产生共鸣。这个原因的猜测让我突然觉得她那个时刻和城市格格不入。

在农村的小天地里,母亲是一个格外喜欢社交的人,并有极好的人缘。而在城市,她好像被瞬间剥夺了所有的生机与活力,整个人变得呆板木讷,甚至迟钝。她只能面对城市在无奈中举手投降。

父亲因此不止一次说母亲没有福气,命定的出不了远门。这让我不得不再一次想到宿命这个对她来说更显残酷的词语。

她对城市是排斥的,没有丝毫的免疫力。她无法适应如同一架轰隆隆高速运转的机器般的城市。城市对她来说如同一场重感冒,她无力招架,并逐渐开始埋怨、自弃。她只能在喧嚣中昏昏欲睡。

于是,从前和母亲聊天的时候,我总会在末尾不忘加一句,让她再过来北京住一段时间,后来我几乎不再向她提出这样的邀请。对她来说,或许她生活了一辈子的农村,才是她最好的良药。

(吴桂芳摘自“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