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之谦(1828-1884年),字益甫、?叔,号悲庵、铁三等。浙江会稽人。官任江西鄱阳、奉新知县。清代着名书画家、篆刻家。青年时代即以才华横溢而名满海内。与吴昌硕、厉良玉并称“新浙派”的三位代表人物,与任伯年、吴昌硕并称“清末三大家”。赵之谦一生坎坷,五十五岁就去世了,对于一位诸方面都有杰出才能的艺术家来说,太过短暂了。他书法学习上非常刻苦,初学颜真卿,后学“二王”,三十六岁开始学习北魏经典,书风开始发生变化。所作楷书,笔致婉转圆通,人称“魏底颜面”;篆隶宗法秦汉和邓石如,后自成一格,奇雄倔强,别出时俗,风靡当时;所作魏体行草,形质虽为魏碑,然神采却有颜书之意,这种巧妙的糅合,正是他追求独立的匠心所在,至今仍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他在书法上能够使真、草、篆、隶的笔法相融,相互补充,相映成趣,成为有清一代第一位在正、行、篆、隶诸体上真正全面学碑的典型。在篆刻上他成就巨大,对后世影响深远,参照秦诏版、汉镜文、瓦当文、封泥等,一扫旧习,站到了清代篆刻的巅峰,主张“印外求印”,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师都受惠良多。在绘画上,他学习石涛,取法徐渭、朱耷等,然后有所变化,是清末写意花卉的开山鼻祖。

赵之谦一生着作也颇多,如《诗剩》《续汉学师承记》等,不愧为富于创造的天才艺术家和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