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惠民

许多历史故事,仅止于故事,禁不起深究。不过,下回要听到肉糜一词,应当知道这是加了肉末的稀饭,不是肉酱。

只要是念过中国历史的人,没有人不知道晋惠帝的名言:何不食肉糜?这句话大家知道,但不见得都懂肉糜是啥东西?许多人解释成肉酱,这是不懂当时语言所致。东汉时刘熙编了一本训诂书叫《释名》,书中解释糜的意思是,煑米使糜烂也,米煮烂了就成粥,北方人称为稀饭。三国时期,张揖也仿效古代字书《尔雅》的体裁,编辑了一部《广雅》,可以视为《尔雅》的增订版,取材广泛。书中也解释糜是糏(米麦碾压成的碎屑)也,饘(稀饭)也。曹操〈苦寒行〉说: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大冬天在野外行走,肚子饿了只得砍材生火,取冰化水,用来熬稀饭,这是白粥,加点肉丝肉片,就成了肉糜,至今,闽南语还有。

估计晋惠帝爱吃着一道肉糜,当天下荒乱,百姓饿死时,皇帝心生不忍,问人:何不食肉糜?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惠帝生性戆騃,又傻又笨,看样子,他说何不食肉糜也不是受蒙蔽,只是不讲究。八王之乱时期,惠帝被迫离开京师洛阳逃难,路上只能随便买点菜饭以供皇帝食用,他并无不悦。宫人在客舍中给皇帝端来糠米饭,外带一点大蒜、盐巴及豆豉,皇帝也啖之。到了新乡附近的获嘉,只能买到一些粗米饭,用瓦盆盛了,皇帝一样能啖两盂,当地友人献上蒸鸡,皇帝也开心地接受。这幺一个人要听说百姓没得吃的,问为何不吃肉糜,应当是种童心,不能以正常人看待,也不好苛责。

20世纪初的历史学者顾颉刚提出一个论点,认为中国古代历史是“层累地造成的”,许多故事附会、增益到一些人物身上,慢慢地形成一种完整的说法,后人也就根深柢固地相信。许多人相信了晋惠帝说过何不食肉糜,明末的学者王夫之一边读《资治通鉴》,还一边写心得,集成《读通鉴论》,书中说晋惠帝是“土木偶人”。然晋书卷八十九讲到:嵇绍为侍中,因晋惠帝遭难,急往救援,不幸被害于惠帝之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事情平定之后,左右欲帮惠帝换洗衣服,惠帝说:此嵇侍中血,勿去。文天祥的正气歌中说“为嵇侍中血”,讲的就是这件事。这种行为,看不出哪一点像是土木偶人。

类似晋惠帝的人物,西方也有。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东妮就常常让人说成是这类人物。玛丽生于维也纳,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女儿,她的哥哥后来也继位为帝。当时王室盛行联姻,而奥地利为了与法国和解、结盟,因此安排玛丽嫁给法国王储,后来的路易十六。

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人民对这位来自敌国奥地利的王后充满恨意,称她为奥地利女人而不名,还说她是赤字夫人,又出现了“何不食蛋糕”的故事。法国大革命之前,经济恶化,饥民辗转于途,玛丽·安东妮却不了解,饥民没面包可食,却问为何不吃蛋糕?蛋糕是现代人的翻译,据说玛丽说的是一种叫布莉欧什(Brioche)的甜点。用面粉、鸡蛋、糖和奶油和面烘焙而成,面包软而味道甜,很适合下午茶时当点心吃。玛丽皇后后来遭砍头,才活了38岁,到底有没有说过何不食布莉欧什,就成了历史公案。

学者考证,16世纪时,一位德意志的贵族,听说贫民饥饿难耐,奇怪这些人为何不吃糕点。这种话,八成是编派,但听者也信以为真,传到了卢梭的耳中,还写到《忏悔录》的第六卷,说:我想起一位伟大的公主,当她听说农民没有面包吃时,提出解决办法:让他们吃布莉欧什好了。卢梭并未指名道姓,说这位公主是玛丽,时间也不吻合。他的《忏悔录》在1767年写成,玛丽则生于1755年,当时才12岁。她1770年嫁到法国时,这本书已经出版。许多人误把冯京当马凉,说卢梭忏悔录中的这位说何不食布莉欧的贵族人物就是玛丽,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悦悦摘自《世界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