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以摄影记录人情味的香港摄影大师何藩的摄影风格真挚动人,饱含20世纪50年代香港的思古幽情。

《铜锣湾初晓》,1948年。这幅作品描绘了香港铜锣湾扩建堤道前田园诗般的辽阔景象。铜锣湾过去曾是糖厂和制冰厂的核心工业中心,近十几年来,俨然成为香港最密集的商业集散地之一,当地的租金价格甚至超过纽约第五大道。 但在20世纪50年代,在维多利亚公园建设期间,海岸线逐渐从海湾延伸扩展

《香港仔的黄昏》,1958年。香港仔在香港南区的西角,那里的海湾辽阔,四周岛屿环绕,形成了天然避风塘。照片捕捉了黄昏日暮下停泊港口的船只,彷佛依旧在云雾缭绕中起伏漂泊,泛起熠熠生辉的波纹

《日暮途远》,1955年。海浪从照片边缘涌入,不断拍打岸边。一名男子独自骑着三轮车,场面洋溢一片孤寂,而此时夕阳徐徐下落,四周庄严肃穆。何藩对这幅作品情有独钟,他说:“假如我只凭一张作品留名,我希望是这张。”

《阴影》,1954年。何藩对构图及几何图形的钟爱反映在众多作品的标题上,有时这个倾向的影响大到把他的创作推至抽象摄影

《后巷》,1955年。烟雾在何藩的作品中担当重要角色,用于营造一种独特氛围,不过通常都不是自然现象。在作品中,四周烟雾弥漫,路人看似无意中走进镜头。但何藩透露:“虽然环境和光线都是自然及现存的,但人物却是作者所物色、浓烟也是作者所布置。”

《午后闲谈》,1959年。作品讲述两名年迈妇女在中环街市闲聊的故事。何藩这样评论此作:“现实生活正如一道滔滔不绝之洪流……(摄影家)在变易无常的现实人生中抽取永恒的影像。”

《喜相逢》,1963年。何藩的街头摄影擅长记录人情味

《送豆腐》,1961年。记录忙于日常琐事的平民百姓

街市队伍,1963年。用镜头捕捉形形色色的行人过客

香港苏富比日前首次展出何藩记录20世纪50年代前后香港生活的手洗摄影原作

(摘自英国广播公司新闻网)

(编辑/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