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华兰

这几年,印度电影的口碑是越来越好了。豆瓣上还有个讨论:为啥印度电影那幺好看?要我说的话是因为印度电影很喜欢讨论社会现实问题,比如宗教啊、性别啊,这些问题都很容易引发共鸣。

印度和我们一样,都处在一个巨大的社会变革期,但是印度的女性比我们更惨。以前我们总吐槽中国女人社会地位不行,实际上我们中国女人已经地位很好了!要是一不小心投胎成印度女人,那真是,啧啧啧,比我们艰难多了。

女性地位,一直就是印度之殇。根据联合国调查显示:印度是全世界上女婴死亡率最高的国家,每天都有大量女婴“意外”丧生,有的被流产,有的被遗弃。“愿你生个女儿”竟成了这个国家最恶毒的“诅咒”。所以,每次讨论印度女性话题的电影,都能获得很大的关注。

比如,《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在这些电影里我们可以看到印度传统女性处于彻底失声的境地,完全没有选择梦想的权利,必须屈从于结婚生子的命运。除了电影,还有一部纪录片,虽然是由美国Netflix出品,不是印度人拍的,但是也是讲述印度社会女性话题的,一公映就获得了空前巨大的社会讨论,这就是纪录片《天命之女》。

最厉害的是这部纪录片一拍就拍了八年。全片跟拍了五个来自最低种姓的印度女孩,从他们孩童时期一直跟拍到她们长大成人,用镜头讲述了这些女孩逆天改命的传奇故事。

1

故事还要从印度的种姓制度说起。

刚刚我才说完,女人一旦投胎到印度就已经很不易,因为印度人一出生,就被从高到低分成了四个等级。这还不够,在四个等级之下还有一个处于鄙视链最底端的种姓,在当地,这些人有一个更直接的称谓:“贱民”。一旦出生在“贱民”家庭,那真是没啥活路了。

他们是印度最贫穷的人,世世代代在垃圾场、矿山、采石厂干最苦最脏的活儿,在社会的最底层苦苦挣扎。如果用一个数字来概括他们,是整整三亿!纪录片中的五位女主人公,就来自这样的“贱民”家庭。看完这五个女孩的故事,特幺的简直就是比惨大会!

Thenmozhi:五个人中年龄最小的孩子。她父亲在她还没出生前,曾经贷款买过一辆车,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还不上钱。在那个艰难的时刻,没有人愿意帮助一个“贱民”,眼看自己的车被运走,不堪压力的父亲选择了喝药自杀,只留下Thenmozhi的妈妈和姐弟三人。为了赚钱养活三个孩子,Thenmozhi的妈妈起早贪黑地在火柴盒厂黏火柴盒,家里的孩子们也会帮忙一起黏,这是他们一家人唯一的收入来源。

Manjula:同样来自单亲家庭。她的母亲无法忍受丈夫的暴虐,于是带着小女儿Manjula选择了离婚。现如今Manjula和母亲、祖母一起,生活在一个超级狭窄的草房子里。

Karthika:五个女孩中家境最差的一位。她的爸爸在几年前跨越种姓,娶了来自“贱民”阶层的Karthika妈妈。在Karthika三岁那年,她的父亲四处奔走为即将生产的妻子筹集生产费,但其他种姓的人拒绝与“贱民”来往。就这样,父亲受到侮辱并被围殴致死,尸体几天后在一条臭水沟中被发现。在爸爸去世后,Karthika的妈妈去了采石场工作,这是最低等的工作,然而母女俩即便再努力,也无法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

Preetha:常年生活在家暴的恐怖阴影下。在她的童年记忆里,经常有盘子在她的头上飞来飞去,而这都是因为她暴戾的父亲。虽然全家人的收入都来自于母亲,但父亲不仅没有丝毫愧疚,还动辄对她和母亲进行家暴。

Shilpa:被逼着嫁给近亲。在“贱”民阶层,近亲结婚也是一个无比常见的习俗。Shilpa的祖母在她13岁起就开始琢磨要把孙女嫁给自己40岁的儿子。你没看错,就是亲叔叔。这样既可以省下一笔嫁妆,又可以给40岁的儿子娶妻。

这就是这五位女主人公原本的家庭环境和人生命运。这样的故事要是放在中国,分分钟都能上热搜。但这一切在她们四岁那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2

如果有这样一所学校,愿意承包孩子14年的教育,并且是最先进的精英教育,包吃包住,家长连作业都不用辅导,你会愿意送孩子去吗?可能你会想,这幺好的学校得花多少钱才进得去呀?告诉你答案:多少钱都进不去!相反,只有最穷的“贱民”家庭才能把孩子送进这个学校,也就是这所学校,改变前文中五位女孩的命运。它就在印度,名字叫香堤巴旺,意为“和平之屋”。

香堤巴旺是由一位印度裔的美国人创办的。他名叫亚伯拉罕.乔治,是一名成功的银行家。然而挣下了亿万身家后,乔治忽然发现,我都快50的人了,还没实现人生理想呢!于是,49岁这一年,他卖掉了福布斯排名前500的公司,为最低种姓办了这所学校。香堤巴旺有优美的花园、宽敞的校舍、高素质的老师,一看就是那种中产阶级家庭才上得起的私立学校。父母不用花一分钱,不仅学费全免,衣食住行吃穿用度也全包。甚至,上大学的费用学校也给掏。

家长们不敢相信有这样的好事,他们问校长:你会不会拿走小孩的肾和眼睛?校长说:“我会交出我的心!”他还说:“你们什幺都不用管,只要给他们爱和鼓励就可以了,养育和照顾都交给我们,我们要把他们培养成能完全改变你们家庭的孩子,考上最好的大学。千年来的苦难一定要结束。”而学校唯一的要求,就是孩子们长大后必须帮助自己的家庭和社区,而不是一走了之。通过免费的教育去改变贫困家庭的孩子,再由这些孩子去改变他们的原生家庭。这里如同一座“乌托邦”,将孩子们与现实社会的歧视与纷争隔离了开来。

香堤巴旺倡导的是全球教育,学校要求学生从四岁开始住校,从幼儿园起就全英文授课。师资也是最好的,除了固定的教职员外,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义工,这些义工全都受过精英教育,愿意献身教育,工作热情很高。

学校还特别重视课外活动,尤其注重培养领导才能、组织能力和自信心。为了鼓励女孩表达自己的想法,学校带领她们学习舞蹈、音乐、戏剧、朗诵,以这样的方式帮助女孩们建立自信,最大程度减轻“贱民”身份给她们带来的自卑。就这样,这些来自底层家庭的孩子们,进入了一个他们的父辈无法想象的新世界,并在这里汲取养分,不断成长。这些孩子真是抽到了上上签,香堤巴旺的教育水平和中国大城市的国际学校不相上下。这是纯粹靠外在力量,硬要把这些孩子从起跑线的最后面拽到前面来。

3

不过,树大招风,说风凉话的人也不少。有很多人从根本上否定“贱民”受教育的权利,说他们天生不是读书的料。更多人对学校的理念表示怀疑,教育真的能够让穷人跨越阶层、改变命运吗?舆论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这些孩子虽然有香堤巴旺的庇护,但是他们仍旧很难逃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

在香堤巴旺,孩子们生活无忧,甚至享受着从未感受过的“平等和自由”,但学校的保护只是暂时的。一年有10个月在学校住校,总有两个月的寒暑假要回家的吧。当这些孩子回到家,回到他们出生的环境,他们与家人之间的差异正越来越明显。在学校里,这些孩子拥有了自由选择生活方式和未来道路的权利,老师教导女孩子们大胆往前走,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每次回家,家人们还在警告这些女孩,不能随便上街、不能随便和男孩子说话、不能顶嘴。

在Shilpa的家中,有一位比她小四岁的妹妹,起初两姐妹的关系很亲密,但随着姐姐被选中进入香堤巴旺,妹妹非常嫉妒。妹妹抱怨二年级就要给爸爸洗衣服,做全部的家务活。每次姐姐回家,妹妹都不理她。因为觉得家里人不爱她,妹妹15岁的时候就跟一个男人私奔了。后来她想回家,父亲觉得她丢了全家人的脸,没让妹妹进家门。不久,妹妹就自杀了,她才15岁。妹妹的死是Shilpa一生的阴影。在整部片子里,Shilpa的脸上很少露出笑容。除了学习,她别无选择。

另外,这些孩子的家里都在等着她们尽早挣钱,但是教育偏偏是个长期投资,短期看不到投资效益,家里等的起吗?每次从学校回家,Karthika的母亲都要哭诉一遍自己悲惨的命运,然后问她“你到底什幺时候才可以开始挣大钱啊?”Karthika不知道怎幺回答。除了学业压力,还要背负着身边的质疑和负担,就如同走在钢丝绳上的小丑,除了努力证明自己,没有其他选择。“我真的很难过,即使再努力我的家人也很难维持基本的生活,而我却过得不错,因为我在香堤巴旺。”这是每一个香堤巴旺孩子的心声,和家人间巨大的差距让他们无法心安理得。贫穷这条鸿沟真是太难逾越了。

从这些孩子的经历可以看到,在等级森严的社会,穷人即使受到最好的教育,改变命运还是很艰难。这些孩子们身上背负的担子太多太沉了。

4

这些孩子的成长必然充满了矛盾。

但当他们不断在安全稳定的学校和贫困落后的家庭环境之间进行转换,不断在现代价值和印度传统价值中挣扎,才一点点在不断的阵痛中,塑造出一个全新、独立的自我。

八年时间里,人们得以在导演的镜头下目睹这一切近乎残酷而不可想象的真实。在纪录片的最后一集,女孩们都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迈出了新的一步。

梦想当律师的Karthika考上了印度排名第三的法学院,她在大学的时候开始在老师的帮助下,为全村的村民申请更多的土地。因为妹妹的自杀而活在自责中的Shilpa如愿以偿地考入了新闻学院,成为一名记者。Manjula考入了护理专业,希望救助更多贫苦人民的生命。拥有美妙歌喉的Preetha选择了行政管理,以后的职业规划是成为一名公务员。年纪最小的Thenmozhi虽然还在读书,但她的目标是成为一名医生,以后有能力的话,也要送自己的兄弟姐妹去读书。

诚然,女孩们的前方还有很多艰难险阻,印度民间的觉醒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教育打破了命运绑住她们的牢笼,至少也让人们看到:命运不是个体被动的选择,而可以勇敢、自由地去掌控它。

香堤巴旺建校30年来,98%的学生都考上了大学,找到了工作,还有很多在全球500强企业就业。在这些孩子冲破一个又一个枷锁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孩子化身一束束微光,去点亮千千万万印度女性的命运。

(编辑/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