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田勘

蚯蚓被视为世界上的基础生物之一。早在1837年,生物学家达尔文就称蚯蚓为“地球上最有价值的动物”。

大量的研究认定,蚯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物种之一,大约起源于5.7亿年前,这甚至比侏罗纪时代的恐龙(距今约2亿年)还久远。

蚯蚓身体细长,两侧对称,由很多环节组成,每节外形都很相似。它们没有骨骼,体表覆盖一层具有色素的薄角质层。蚯蚓在11节体节后,各节背部背线处有背孔,可排出体腔液,湿润体表,有利于呼吸和在土壤中穿行。蚯蚓无腿,但能运动,它们通过肌肉收缩和刚毛的配合向前移动。

目前世界已知的蚯蚓有3000多种,一般的体长约6至12厘米,体重约0.7至4克,最重的有1.5千克,身体呈长圆筒形,褐色稍淡,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

不过,有一种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吉普斯兰巨型蚯蚓体长可达3米,尽显蚯蚓的“王者风范”。这种蚯蚓分布于摩宁顿半岛,不仅体型较大,而且肤色美丽,颇有孔雀开屏炫色的意思。它的前端为暗紫色,后面为粉红色及灰色。作为蚯蚓中的王者,吉普斯兰巨型蚯蚓生活在很深的地下洞穴,人们很难见其真面目,而且它也是仅存于澳大利亚的独特本土动物,属于濒危物种。

在南美洲森林中还存在着一种巨大的“蚓螈”,意为巨型蚯蚓,因其外表与蚯蚓相似,故得名。但实际上,这种蚓螈与蚯蚓在生物学上的亲缘相差甚远,它属两栖动物,也是脊椎动物。传说这种蚓螈可长达2米多,比一般的蛇还要长。

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非洲南部有一种巨型蚯蚓长达6米之多,但见过的人极少。我国最大的蚯蚓在四川出现过,长约78.7厘米,粗约2.5厘米,据说能存活20年。

蚯蚓长年生活于地下,因此会避强光,趋弱光。与大多数动物不同,蚯蚓雌雄同体,但又需要异体交配受精。在适宜的条件下,成熟后的蚯蚓能每月繁殖一次。蚯蚓刚产下的卵透明,呈椭圆或纺锤形,最初呈乳黄色,7天左右即变成红色,再经7天左右可孵化成小蚯蚓。

各种蚯蚓的寿命不尽相同,有些差异较大。环毛蚓属寿命大多为一年,如普通环毛蚓、希珍环毛蚓。异毛环毛蚓、湖北环毛蚓、巨环毛蚓的寿命超过一年,以成体状态越冬,翌年春季产卵,属于越年生蚯蚓。异唇属、正蚓属蚯蚓寿命较长,赤子爱胜蚓可存活4年多,陆正蚓可生存长达6年,长异唇蚓在实验室良好的饲喂条件下可存活5至10年。

我国很多古代神话作品中都虚构出“龙”这一生物,它生活于海里、水里和天上。其实,大地之下也有“龙”,而且是真实存在的,它们就是“地龙”——蚯蚓。

在神话传说中,不同的海域有不同的龙,如东海龙王、北海龙王。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地域也有不同的地龙。在广东、广西、福建占土为王的是“广地龙”,在上海、浙江、江苏占地为王的是“沪地龙”,在其他各地“称雄”的则称“土地龙”。

其实,地龙不过是人们对蚯蚓的美称,蚯蚓还有很多名称,如鸭虫、引无、却行、寒欣、鸣砌、黄犬、曲蟮、地龙子等。尽管蚯蚓的每一种别名都有相应的理据,如“鸭虫”指禽类所喜欢的食物,“曲蟮”指的是像蛐蛐和黄鳝那样的虫子。

地龙这一美称在我国历史悠久,既有医学原因,也有生物学因素,还有民俗的传说。

我国最早的中药典籍《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蚯蚓的原名就是蚯蚓,是46种动物药中的一种。到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开始把蚯蚓称为地龙,也是一种俗称,认为其具有清热、息风、平喘、通络、利尿等作用。

再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地龙的叫法也并非只是因为蚯蚓有药用价值和根据产地来区分,因为它们有些在形体上极大,甚至超过一般蛇类,所以古人称之为“龙”也不为过。

地龙的得名在我国民间传说中流传甚广。相传宋太祖赵匡胤刚登帝位时患上带状疱疹,这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疾病,中医称这种病为“缠腰龙”“缠腰火龙”“蛇盘疮”等,初次感染会出现水痘,疼痛难忍。赵匡胤坐卧不安,茶饭不思。太医院的医官用尽方法也无济于事,眼看要被皇帝治罪,情急之中,医官只得推荐了一名擅长治疗皮肤病的药铺掌柜进宫。掌柜诊断赵匡胤患上了“缠腰龙”,他打开药罐,取出几条蚯蚓放在两个盘子里,撒上蜂糖,使其溶化为水液,然后用棉花蘸上涂在皇帝腰部患处,赵匡胤立刻感到清凉舒适,疼痛减轻了许多。之后,他再捧上一盘蚯蚓汁,请赵匡胤口服。赵匡胤问:“这是何药,既可内服,又可外用?”掌柜灵机一动说:“皇上乃真龙天子下凡,民间俗药怎能奏效,这药叫地龙,以龙补龙,定能奏效。”赵匡胤听后大悦,即刻服下,几天后疱疹落下,疼痛消失。从此,地龙的名字就传开了。

很难想象,光溜溜的蚯蚓是能发出声音的。古人很早就发现了这一现象。据欧阳修《杂说》记载:“蚓食土而饮泉,其为生也,简而易足。然仰其穴而鸣,若号若呼。”民间还有歌谣:蚯蚓夜鸣雨不停,蜘蛛张网天则晴。甚至《本草纲目》中也提到,蚯蚓“季夏始出,仲冬蛰结,雨则先出,晴则夜鸣”。

但从解剖学来看,蚯蚓体内并无类似发声的器官,是不会鸣唱的。科学家推测,人们听到蚯蚓的鸣唱可能是因其内部隔膜振动发声,或是食物在其消化道中蠕动摩擦的声响,又或者是蚯蚓在土中爬行时刚毛与土壤摩擦的响声,还有可能是蚯蚓肛门排气的声音。

受到达尔文《腐殖土的产生与蚯蚓的作用》研究结果的影响,如今,科学家研究蚯蚓在土壤里钻来钻去的行为,在生物学领域里有了一个专业的说法,即土壤生物扰动。而生物扰动是一个概括的说法,是指动植物对沉积物的再加工而形成的沉积结构,包括挖洞、对沉积物颗粒的摄取和排便。

蚯蚓常年生活在潮湿、疏松的土壤中,是一种杂食动物。大部分蚯蚓每天可以进食相当于自己体重的食物,它们每天吞食大量食物,然后排出粪便。因此,蚯蚓的粪便中含有丰富的腐殖酸、黄腐酸和微生物菌群,能有效提高土壤的肥力,使土壤变得疏松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这就意味着,蚯蚓的重要作用是让土壤肥沃,并保护土壤,同时具有生态平衡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有蚯蚓就有沃土,这早就是人们的共识,因此蚯蚓是土地的“营养夫”。

“营养夫”只是蚯蚓一种被公认的角色,另一种则是“清土夫”。蚯蚓可以有效分解废弃有机物,因为它们具有较为发达的消化系统,能够以土壤和有机废物为食。发酵后的有机废物可通过蚯蚓消化系统中蛋白酶、脂肪分解酶、甲壳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的作用,被迅速分解、转化。蚯蚓还具有食性广、食量大的特点,因此可以处理各种城市垃圾,尤其是服装、食品加工、屠宰场等产生的工业废渣。重金属农药施用后在土壤中的残留量较高,栖息于土壤中的蚯蚓则能吸收、富集残留农药,特别是位于土壤表层的小型蚯蚓比位于深层的大型蚯蚓的作用更强。

此外,蚯蚓还是广义上的“清洁工”。蚯蚓粪具有高孔隙度、较大的表面积和相当强的脱臭能力,能够吸附环境中的有害恶臭气体。蚯蚓粪中还含有丝状菌、放线菌、大肠杆菌等多种微生物菌群,这些菌群吸附二氧化硫、硫化氢、硫醇等恶臭气体,可迅速分解为无臭气体,进而改善大气污染状况。因此,蚯蚓粪可以用作天然的气体脱臭剂。

总体来说,别看蚯蚓其貌不扬,却是货真价实的生态系统“工程师”,它们疏通土地,搬运土壤,一个健康的蚯蚓种群用一年时间在每亩地里所搬运的土壤总重能超过3吨。蚯蚓排泄的粪便养分齐全、肥效显着,还有很好的透气性和保湿性,被称为“有机肥之王”。

总体来说,别看蚯蚓其貌不扬,却是货真价实的生态系统“工程师”,它们疏通土地,搬运土壤,一个健康的蚯蚓种群用一年时间在每亩地里所搬运的土壤总重能超过3吨。蚯蚓排泄的粪便养分齐全、肥效显着,还有很好的透气性和保湿性,被称为“有机肥之王”。

如今,判断一片土地是否肥沃,标准之一就是土地的单位面积中有多少条蚯蚓。每平方米土壤里蚯蚓的数量大于50条时,表示土壤处于健康状态;数量在20至50条时,表示土壤处于中等退化状态;数量在4至20条时,表示土壤处于重度退化状态;数量小于4条,表示土壤处于极不健康的板结状态。拥有较多蚯蚓的土地经过3年就可变成丰产田。每亩园土中有100万条蚯蚓,相当于每年常有3个熟练工人每日轮流工作8小时,以及有10吨肥料施入土壤内。因此,比较肥沃的土地里,蚯蚓密度可以达到每亩100万至200万条。

因此,达尔文曾经评价蚯蚓说:“我们很难找到其他的生灵像它们一样,虽看似卑微,却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起到了如此重要的作用。”

蚯蚓生活在不见天日的地下,但从未遭受疾病的侵袭;蚯蚓有超强的再生能力,即使断成两截,也可以生存;蚯蚓体内环境非常稳定,保证基因不会快速变异。所有这些都表明,蚯蚓有强大的免疫功能、极强的解毒功能和干细胞再生能力。

研究表明,蚯蚓体内的蛋白质含量达70%,还含有很多微量元素,如磷、钙、铁等。它的作用在于医疗价值,也就是其体内的多种物质有治病健身的作用。

各种蚯蚓都含有蚯蚓解热碱、蚯蚓素、蚓激酶。另外,“广地龙”含6-羟基嘌呤、琥珀酸及谷氨酸等。蚯蚓体内还含黄嘌呤、腺嘌呤、鸟嘌呤、胆碱、胍类,也含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等,它们就是组成各种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1982年,日本研究人员发现蚯蚓的肠和体液中有尿激酶样蛋白酶。1984年,我国研究人员从人工饲养的蚯蚓中分离纯化出纤溶酶,即蚓激酶,能在生理条件下将血液中的纤维蛋白直接降解以及将纤溶酶原激活为纤溶酶,加速血栓的溶解。此后,更多的研究证明蚓激酶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能有效溶解微血栓,改善微循环,增加血管弹性,抑制血栓再次形成。因此,蚓激酶广泛用于临床,以治疗心脑血管病,如卒中、溶栓,以及内分泌、呼吸系统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甚至还可以用于蛇咬伤的血栓溶解,如腹蛇咬伤。如今,采用了地龙和蚓激酶的药物已是市场上的抢手货,甚至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用药。

正因为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市场上对蚯蚓的需求不断增加。根据中国药用蚯蚓数据显示,在2010年,蚯蚓的需求量达到400吨,到了2020年,需求量增至675吨。随着需求量的增加,近年来蚯蚓在市场上的价格也大幅提升。

于是,有人想出了用电来捕捉野生蚯蚓的“招数”。这种电捕法对于整个电击范围内的蚯蚓都会造成毁灭性打击,因此电捕法又被称为“灭绝式”捕杀。

2020年,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向广东省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了起诉状,对广东中山的三家电蚯蚓机生产企业提起公益诉讼。在法律界,此案被称为“反电捕蚯蚓第一案”。最终,法院判决三被告赔偿159万元,为其侵害生态环境的行为买单。

截至目前,北京、广东等地已出台法规,将野生蚯蚓等纳入保护范围之内。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里明确要求禁止电捕蚯蚓等破坏土壤行为,这是对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方式的有力坚守。

◎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