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线

夏日凉风,叫上三五好友,啤酒烧烤,煎炸烹煮,凉菜海鲜,约一顿久违的宵夜,实乃人生一大乐事。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一次次与美食、好友遗憾错过。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宵夜吧》应运而生。

《来宵夜吧》的形式有些特别,没有其他美食纪录片里的解说画外音,所有的讲解都由镜头前的摊档老板亲自完成,通过二十五座城市、二十五种美食,让你置身宵夜现场,一面看老板热火朝天地做饭,一面和你叨些家常,唤醒城市夜晚的灵魂。

剧情简介:

当一日的忙碌结束,夜幕降临,世界开始大不相同。这是一个属于自由、热闹和欢笑的时光,是属于寻觅味觉冲击、找寻情绪归宿的时光。从舌尖的享受到胃里的满足,从推杯换盏到情绪释放,中国人的宵夜,消化着每个城市的所有情绪,是对过去一天的告别,也是对崭新一天的迎接。《来宵夜吧》力求从宵夜美食入手,从吃宵夜的各色人群入手,讲述充满诱惑的食物味道,也讲述充满情感的人生“味道”。

宵夜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在唐以前,各朝代为了便于管理都实行夜间戒严制度,人们根本没法外出,宵夜就更不可能了。到了唐代社会风气逐渐开化,民众的夜生活逐渐变的丰富,坊市终于做到了重要节日通宵开放,所以人们在节日里纷纷走上街头,走着走着,肚子就会饿。正所谓有需要就有配套,夜市也慢慢出现了一些卖熟食的摊档,这便是宵夜最初的模样。虽然唐朝出现了宵夜,却也只是在节日偶尔出现。到了宋朝,商品经济空前发达,市民社会渐渐形成。统治者才逐渐松弛了宵禁制度,允许夜市的发展,宵夜才发扬光大,进入寻常百姓家。

据中国着名民俗学家金受申老先生记载:上世纪初北京就有二十四小时营业的小饭馆了,当时北京的夜宵并不仅限于大栅栏一处,王府井大街、西单牌楼、鲜鱼口、隆福寺街等都是灯火辉煌。人们来到夜市逛商店,看电影、戏剧,听曲艺,还有重要的一项是吃夜宵。卖夜宵的大部分是街头摊商,有一小部分坐商,也有挑着担子叫卖的。

如今,宵夜文化已遍及我国大江南北。《来宵夜吧》通过介绍藕煨汤、螺蛳粉、金牌凤爪、烤鸡、凉皮等二十五座城市的代表性美食,向大家展示了宵夜特有的市井气。它不需要争分夺秒,也不需要正襟危坐,它消化的是一天的疲惫,也应该是你和最亲密的人所共享的一餐。

《来宵夜吧》总导演永生曾在阐述创作初衷时说:“吃饭的本质在现代,可能不是在吃什幺,而是在什幺情境下,跟谁吃,用什幺样的心情吃。因此拍摄此纪录片的原则就是店面要有生活气息,不能豪华,不能连锁,店主必须有一个绝活,有一个可爱的优点或者缺点,拍摄的食物必须能够几个人一起吃,人文落点必须得是一个可讨论的话题,或者情绪的宣泄口。”

《来宵夜吧》每集时长只有八九分钟,只介绍一座城市的一家摊档,看似简单短小的内容里,不仅藏着深夜美食,还有烈火烹油中暗自流动的人间情感。不仅如此,令人感触颇深的还是每一集的内容里所说的都是当地的方言,听着亲切的家乡话,看着片中的家乡美食,屏幕前的观众想必也快坐不住了。

烙锅

烙锅始于清代,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传说平西王吴三桂调兵镇压水西(今水城县)彝族,到达水西后粮草不足,官兵们只好取来屋顶瓦片和腌窖食物的瓷器土坛片架在火上,把猎获的野味和采摘的野菜放到上面烙熟后充饥。正是当年的这一无奈之举,创出了今天这道美味。大概到了清末,起初使用的不带边的凹状瓦片或瓷器土坛片,逐渐改制成了中间凸状的黑砂烙锅,这种带沿的中间高边沿低的烙锅,可以让多余的油脂自动流向锅边,且随时都可以将它往原料上面浇。这时期,烙食的原料在野味野菜的基础上,增加了当地特产的豆腐和臭豆腐,并且在吃的时候要蘸五香辣椒面味碟。改革开放后,烙锅以地摊的形式出现在水城街头。后来,人们又将凸状黑砂锅改成了平底的带边生铁锅,并且是放到煤气炉上面加热。

1992年后,水城烙锅破天荒地搬进了店堂,并很快形成了烙锅食街。这时已经是无所不烙了,海鲜禽畜、鸡鸭牛羊、家野蔬菜等各种荤素原料,均被放到了锅中,蘸碟也比原来单一的五香辣椒面蘸碟增加了许多,像麻辣折耳根蘸水、烧青椒蘸水、五香辣椒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