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通

9月17日上午,第九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同一天,在相隔1300多公里之外的安徽阜阳,曾参加过长津湖战役的92岁志愿军老兵孟照起的遗体被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接走,完成了他捐献遗体的遗愿。这位戎马半生的老兵,将继续为祖国的医学科研事业作贡献!

孟照起1930年生于山东,1948年参军,1950年入朝作战,1953年回国,曾先后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援越抗美战争,在部队足足生活了31年。

据老人讲述,在进入朝鲜的第一天,他和战友就遭遇了美国飞机的空袭。入朝第一周,他们在长津湖地区遭遇了朝鲜50年不遇的寒流,随身带的水壶都被冻成了冰疙瘩,满满的一壶水,拧开盖子后一滴水也倒不出来。寒冷天气造成部队大量非战斗减员,为了不让自己冻伤,他们就用雪不断地往身上搓,不让身上的冰化掉,但即使这样,还是有很多战友被冻成“冰雕”牺牲了……这就是电影《长津湖》里让无数观众感动落泪的“冰雕连”的现实版。

在长津湖战斗中,志愿军战士就是这样用血肉之躯,与美军陆战第一师战斗。仅仅一个星期,孟照起所在班的12名战士,连同他在内只剩下4人。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孟照起参与的最惨烈的一次战斗,当数在距离上甘岭不远的山头上的那次阻击战。敌人的炮火非常凶猛,部队弹尽粮绝,全连100多人最后只有十余人幸存。“很多战友牺牲了,连个名字也没留下。”孟照起老人说。

为了方便掩护自己,孟照起和战友在朝鲜时都是把棉衣反过来穿。在一次伏击战中,他严重冻伤,被送到后方医院,简单治疗后被安置在朝鲜老乡家。“我们对他们好,他们对我们也好。”孟照起回忆说。在他和战友告别朝鲜老乡时,朝鲜老乡都哭了,他们不舍得志愿军战士走。

晚年的孟照起和儿女生活在安徽,此前身体一直不错,今年春节后,老人的健康每况愈下。老人曾多次和家人商量过自己的后事。起初,他想要把骨灰撒入江河水葬。去年,全家人观看过电影《长津湖》后,老人又转变了想法。“他回来后就反复念叨过去的事,像是又回到了战争年代,看到了牺牲的战友们。父亲经过思索后作出决定,要捐献遗体(角膜)。”孟照起的女儿孟云霞说。

子女们都理解父亲,并积极联系安徽省红十字会。9月12日中午,在老人神志尚清醒的情况下,儿子孟宪勇当着老人的面代为签下了遗体(角膜)捐献协议书,老人这才放下心来。当夜,老人陷入昏迷,于9月15日下午去世。

“战友们都牺牲了那幺多年,‘见战友们之前,一定要给国家作最后一次贡献——要在去世后捐献遗体”。这是老人最后的愿望。

当年,保家卫国,出生入死;如今,捐献遗体,献身医学。孟照起一生都在为国奉献,直至生命的尽头,他是永远的人民英雄!

致敬老兵,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