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艳

“幸福只会给予不怕劳动的人,多年忘我劳动的人。”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如是说。做父母的倾其一生都在为儿女谋幸福,如若真的想让孩子幸福,那一定要教会孩子劳动的技能,培养孩子劳动的习惯。因为——

这个假期出去旅行,我和两个孩子各自承担了任务——我负责拉行李箱,9 岁的哥哥负责背包,6岁的妹妹负责拍照。

要背一天的包还真是挺累的,但是哥哥走哪里都自觉地把包背上。有时我也想帮他背一会儿,但是我相信他能胜任这份工作,所以就放手让他历练。

我想他能对这个包有责任感,以及很累了也要坚持下去的毅力,都是劳动所赋予的。

妹妹干体力活不行,但是她对拍照、录视频是喜欢的。于是,我以付“工资”的方式聘请她为我们拍照。6 岁的孩子能拍好照片吗?其实,如果孩子有兴趣,也有信心,那多点耐心去指导,她就能把照片拍好。

每次拍完,她就会问:“你看我拍得怎幺样?”不管拍得怎幺样,我都会说:“你拍得特别好,特别有摄影天赋。”在不断的夸赞声中,她的照片真的越拍越好。

她甚至会很有想法,教我怎样站,如何摆造型,做动作。实际上,这个过程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审美的过程,甚至也是创造美的过程。

孩子对劳动有本能的探索欲,不要怕孩子做不好,要相信孩子能做好,放手让孩子去试;不要怕做得糟,也不要怕累到孩子,否则孩子永远也没有机会体验“我能行”的滋味是多幺棒。

我想到自己小时候,常常坐在灶台下负责往灶炉里添柴火,可看着妈妈在锅边切菜炒菜,觉得真是很神奇,就对妈妈说让我试一试。那时候,我还需要搭着板凳才能够得着,可是妈妈同意了。至今回味起来都还很骄傲。

很多教育学者对孩子劳动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视。特级教师李镇西让女儿从小承担洗碗的家务活,哪怕是高三复习阶段,仍然要洗碗,收拾厨房。可能很多家长会觉得做家务会耽误孩子学习,甚至直言“你只管好好读书,其他的事啥也不用干”。事实证明,即使高考期间天天洗碗,李镇西老师的女儿一样考上了大学,后来又读研、留学。

我做了母亲,也让两个孩子一起参与到家务劳动中,去体验劳动创造价值的幸福感,更通过劳动去学习和认知。有时候,我还会给予孩子一定的报酬。如果孩子做的是分内的事,比如整理书包、收拾玩具、做家务等,这些我不会给报酬;如果是分外的、帮助父母的事,我就给予报酬,让他们懂得自己的劳动是有价值的。

我每次洗车大概要三四十元,我就常常让两个孩子来承担这个劳动,并答应把洗车费分给他们俩。为了得到这份酬劳,他们非常乐意参与进来,我就会领着他们一起来完成这份工作。虽然洗得不那幺干净,但是我主要让孩子们体验通过双手劳动获得报酬,再去实现愿望的过程。恰如我们小时候帮着父母摘茶叶,砍竹子,最后就会从中分得一部分酬劳,可以去买想要的东西,这种感觉实在是太好了。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父母的建议》中讲到有一对父母由于养育了三个非常优秀的儿女,被请到学校交流怎样教育孩子。他们很不好意思地回答:“我们经常和孩子们一起劳动,可能这就是我们的全部教育。他们自己教育自己,因为他们在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