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浅谈小说教学的照应艺术
——以《二十年后》教学为例

■王芳

照应是谋篇布局的重要手段,它能使作品结构更加缜密周到,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这种手法在小说中尤其突出。同时,它也是一门课堂教学艺术,设计课堂中的照应式教学,是抓住小说特征的一种方法,可以使小说的叙事方式与课堂教学模式浑然一体,从而能更全面地探究小说人物形象和主题内涵。

《二十年后》小说教学照应

《范进中举》中的范进中举前后的行为举止,泰格特《窗》中靠窗的病人与不靠窗的病人,欧·亨利《二十年后》中的吉米和鲍勃,这些小说在情节设置或人物塑造上都有前后或相互对照的特征。“照应”是小说常用手法,组织这些小说的课堂教学时,有时自然也用与文本一致的照应手法,就像写文章一样,好的照应可以使整个课堂结构完整,一脉相承,前后呼应。照应式教学的方式有很多:首尾照应,反复照应,总结照应等,把多种照应有效地结合,可以更全面、更有深度地揭示小说的内涵。

《二十年后》的结尾是经典的“欧·亨利式”,揭示了复杂的人性。进行文本教学,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演绎,笔者选用两个版本(下面称执教者一、执教者二)的教学模式来谈照应式课堂教学。

一、问题对应比较式预设,感知故事情节

对应比较,如对仗对偶一样,是人们在思想上确定事物异同和关系的思维过程,心理学认为,两种不同对象的彼此诱导和相互感应,可以提高感知效果,激发智力,加深理解。所以,对应比较经常被用于教学过程之中。《二十年后》有其情节的特殊性,两个主要人物平分秋色,性格对应,情节对应,如泰格特的《窗》一样。执教者一设计了如下两个问题串起故事情节:1.小说的结尾揭示鲍勃是个被警方通缉的罪犯,前文有暗示吗?2.结尾处来与鲍勃见面的不是吉米·维尔斯,前文有暗示吗?

执教者二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选择鲍勃、吉米其中一个人的视角,用第一人称讲述这个故事。

前一组问题从结尾入手,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上下文的对照中,分别了解鲍勃与吉米20年来的人生,在“欧·亨利式”结尾的“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寻找到上下情节的对照,扣住了文章的细节,为下面人物分析做了充分的准备。

后一组问题中,通过讲述培养学生整体概括的能力,转换人称的能力,更侧重故事的完整性。加之吉米的故事叙述,情节的照应比较在于20年前的分别,20年后的相遇,警察与罪犯的交锋……这体现教师尊重故事叙述的方式方法。相似的是,这两组问题都是相呼应的。前一组从形式上有“暗示”一词的呼应,后一组从概括的内容上呼应,鲍勃与吉米的交集与人生几番交叉,境遇照应。

二、关键词反复式照应,剖析人物形象

反复照应,从写文章的角度很好理解,即一个细节在文中反复出现,前后多次呼应,在整篇文章中如线索一般,使全文达到一线贯穿的效果。《二十年后》一文,执教者一就文中的两个词“好人”“坏人”展开:他遵守20年前的约定,冒着被逮捕的危险来到相约地点,表现了他的哪个方面的性格特点?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学生对“好坏”的定义兴趣浓厚,再次激起了他们的“警察抓小偷”的游戏乐趣。况且,本文中,不能单纯地用“好坏”来判定鲍勃,可在课堂争辩中生成对鲍勃的完整认识,只要言之成理,未尝不可。关于吉米的形象,继续沿用这两个词汇,明知道鲍勃是罪犯,他去抓了吗?为什么吉米不愿意亲自逮捕鲍勃?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呢?与上一问反复对照,有异曲同工之妙。

执教者二在情节叙述时抓住了结尾“颤抖”一词,就此词剖析人物形象:1.作为一个在逃罪犯,他见到警察时颤抖了吗?彼时他是何种表现?2.见到朋友来的时候他颤抖了吗?揣摩其心理。3.此刻拿到这张纸条,为什么他会颤抖?第一问,学生找到“很快地说”“划了根火柴,点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可我相信”等,一个既老奸巨猾又守信重情的人物形象得到展现。第三问不仅探究其人物形象,还深入其复杂的心理层面,一个词把鲍勃这一复杂人物形象内心的愧、恨、悔分析得淋漓尽致。

围绕“好人”与“坏人”的对应辩论,围绕“颤抖”一词的全文探究,罪犯遇警察的“不颤抖”与罪犯收到朋友便条后“颤抖”的比较解读,从不同角度对鲍勃这个人物形象进行了“全身的按摩”,人物内部的相互照应也很有特色。

三、主题总结照应式探究,感悟文本内涵

课堂总结是最常见的教学环节,回顾课堂内容,陈述文本内涵。小说的课堂小结依据人物性格、文章的写作背景与作者的写作技巧,做总结归纳。成功的总结照应都是以简洁的语言形式,准确地概括出文本核心内容。

执教者一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作者创作这样的一个故事,是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这个总结把课堂生成的鲍勃与吉米的性格特征再次作了概括,与上文两个人物形象照应,寻找到人性之间的共性与不同,在“情”与“法”的较量中得到启迪。

执教者二设计的问题是:1.自选一个角度说说你理解的小说主题(可以从时间、人物等角度选)。2.(补充关于欧·亨利的背景后)再选一个角度说说你理解的小说主题(可以从环境差异、作者情感角度选)。问题1从时间上照应了标题《二十年后》:时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性;时间不会改变情义,友谊地久天长等。问题2中,背景补充后又加深或拓展了文本内涵。比如情感上,用欧·亨利自己的话说就是“人生是由啜泣、抽噎和微笑组成的,而抽噎占了其中绝大部分”。

两位执教者的不同点在于前者是总结性,从而达到很好的收口效果。后者更注重照应,各个侧面的照应使文章的主题更全面,也让学生更懂得小说解读的多面性,主题的多重性,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二十年后》是欧·亨利的经典小说,文本特征鲜明,其解读与教学方法却有很多种。欧·亨利曾引用吉卜林的话陈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西方就是西方,东方就是东方,他们永远不会相遇。”但相似的教法,却在精彩纷呈的课堂上经常相遇,照应只是其中的一种。

(作者为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