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璇

7月23日,观众在天津博物馆参观“天下长安——陕西唐代文物精华展”(李然/摄)

2023年暑期,研学旅行成为备受旅游消费市场追捧的“香饽饽”,然而,一些研学乱象也引起热议,如研学价格虚高、只游不学、安全难保障等问题,让家长们备感担忧。

研学旅行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旨在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让学生走进自然与社会,丰富眼界与阅历。

这一承载着个体与社会对素质教育期待的教育新形态,为何在这一暑期经历乱象丛生和社会讨伐?行业正面临怎样的发展瓶颈?应有何作为?近期,中国旅游协会亲子游与青少年营地分会会长、全国旅游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魏巴德接受《了望东方周刊》专访。

魏巴德

研学价值毋庸置疑

《了望东方周刊》:近期媒体和社会公众对于“研学热”持续关注,研学游中的一些爆雷事件引起人们的广泛讨论,你怎幺看待这一现象?

魏巴德: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下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大大推动了研学旅行的发展,使研学旅行作为教育的一种新形态出现。

过去三年,中小学生长期居家学习,没有机会出行,市场需求抑制太久、急需释放。同时,“双减”政策落地后,以往大幅占据中小学生暑期时间的校外培训课程式微,传统教育市场的需求需要出口,不少教培机构也转型涉足研学。这些因素叠加,使得2023年暑期研学市场表现火热。

需求迅速扩大后,供给端应对不及,很容易导致一些爆雷事件出现。很多热门研学目的地场所、场馆的限流措施尚在调整,限流量仍低于2019年,但需求井喷期已经到来,所造成的挤兑也导致了一些乱象出现。在暑期之前,一些从业者预判,部分热门研学目的地可能会出现有关研学团的争议事件。不过,在政策机制、目的地和全行业层面,实际上都缺乏预警和应对方案。

研学旅行是新兴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应当客观冷静看待。在教育改革的步伐下,研学旅行的价值毋庸置疑,市场还会继续向前发展、不断沉淀。当前行业泥沙俱下,但仍有众多有情怀和追求的从业者。面对市场需求实际情况,我们不能一“堵”了事、一味批判,而是要想办法“疏”。

在研学旅行中,孩子们一边体验世界,一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学会思考并协同起来解决问题。面向未来的社会发展以及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这种研究性思维的建立、实践能力和协同能力的拓展,对于当下的教育来说是很重要的。

《了望东方周刊》:研学旅行之所以如此火热,背后有市场需求的推动和政策红利释放的因素,也说明其深层价值已被社会所广泛接受。你如何看待研学旅行的价值?

魏巴德:从教育角度而言,我认为研学旅行具有两个核心价值。

一是体验价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而知天下”,研学给孩子带来的知识是对外界世界的多元感知,这种感知区别于书本、影像上得来的知识,更区别于短视频带来的刺激,而是实践所得的体验。闻到花香、亲眼看到青藏高原的冰川、感受到沙漠的风和阳光,或者在博物馆和革命纪念馆重温历史,这种生命体验会让孩子与世界真实连接,感受生动的自然教育、历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从而体会到另一种人生意义。

二是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在研学旅行中,孩子们一边体验世界,一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学会思考并协同起来解决问题。面向未来的社会发展以及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这种研究性思维的建立、实践能力和协同能力的拓展,对于当下的教育来说是很重要的。

总之,好的研学旅行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亟待管理协同

《了望东方周刊》:作为一个细分品类,中国研学旅行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魏巴德:早期的研学旅行以夏令营和春秋游为基本形态出现,但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研学产品。《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发布后,研学市场在2017年至2019年起步并高速增长,企业数量大幅增加,但社会认知度还不够,甚至很多基层教育局局长和中小学校长对研学旅行还缺乏认识。

2020年至2022年,研学市场处在蛰伏期,一些企业受疫情影响撤出市场,留下来的则沉下心做产品研发。另外,基地营地在此阶段进入建设期,更多企业和机构布局基地营地建设。

这三年也是行业人才培养期。一是2020年起,高职院校开设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研学人才培养进入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阶段,2023年已有106所高职院校开设这一专业。二是在行业层面,亲子猫(北京)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为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的培训评价组织,制定了《1+X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EEPM)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并组织教师培训和学生考评,为行业培养了大量人才。

当下至未来一段时间,研学旅行市场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

《了望东方周刊》:你对这一阶段有何预判?

魏巴德:我持谨慎乐观态度。一是研学市场的消费热情在这个暑期之后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二是供给端的目标定位会出现分层化趋势,进入更精细的赛道;三是基地营地会进一步发展,并在市场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了望东方周刊》:当前,行业要进一步发展,面临哪些瓶颈问题?

魏巴德:一个核心问题是,教育领域和旅游领域在把握研学旅行的发展时还缺乏有效管理协同。

在旅游领域,研学旅行被视为一种旅游新业态,地方文化和旅游部门看重其经济效益,旅行社则将其视为一种新的增长点和基本盘。而在教育领域,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更多担心安全问题,很多地方在开展研学方面较为保守。在行业内部,教育公司与旅游公司之间也存在一些矛盾,比如旅行社想干教育的事,教培机构想干旅游的事,两者没有做好有效的协同分工。

从管理上看,研学旅行的主管部门归属主要涉及教育、文旅,那幺研学旅行到底是一种教育服务,还是旅游服务?在人社部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中,“研学旅行指导师”被列入“教育服务人员”类别,更强调研学旅行的教育服务属性。

目前,从顶层设计上来看,各部委出台的政策文件之间仍有互相矛盾的部分,基层和从业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感到无所适从,这是困扰行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建议由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委联合牵头,协调各部门完善顶层设计,规范行业发展方向,制定出台相关管理办法。

一些转型做研学的旅行社将对传统导游的认知简单移植到研学旅行指导师身上,没有认清这一职业的教育服务价值,这是一个大误区。

重视教育服务价值

《了望东方周刊》:研学旅行标准化是当前行业发展的关键,你认为研学的标准化要从哪几个维度入手?

魏巴德:标准化有利于防控风险,这对于研学旅行的健康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同时,标准化有利于实现研学旅行的规模化,更好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毛利率。

实际上,目前已有相关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出现。如国家旅游局于2017年出台了《研学旅行服务规范》,再比如人社部将公示研学旅行指导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标准化的建立,要取一个“最大公约数”,得到行业和社会的广泛认可,确保标准化有效落地。

需要强调的是,“国家标准”代表的是准入门槛,要做到高质量发展,研学企业应该在企业培训阶段有相对规范的课程、实操设备,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实操标准规范,做好流程管理。

在硬件、安全、食宿、课程方面,研学旅行其实不乏标准,关键是标准化的落地执行与规范监督。另外,标准化目前应该着重从人才培养入手,如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学标准化,以及1+X研学旅行策划和管理(EEPM)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实施。

《了望东方周刊》: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需要怎样的专业人才?怎样培养人才?

魏巴德:除了职业准入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制定的相关规范外,研学旅行指导师最重要的素质,应该是爱孩子、爱教育。

研学团和普通旅游团不同,其群体是学生,而学生的身心安全与健康都需要悉心呵护。整个研学过程中,研学旅行指导师的服务要做到细心、耐心,没有对孩子和教育的热爱是难以做到的。

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端人才,而非仅仅是符合准入标准的人才。针对培养人才的问题,除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外,还应该给从业者打造良好职业环境,提高职业待遇和职业尊严。

一些转型做研学的旅行社将对传统导游的认知简单移植到研学旅行指导师身上,没有认清这一职业的教育服务价值,这是一个大误区。

研学旅行指导师不同于传统导游,他们在带团出行的过程中身兼教师、导游、安全员的多重职责,工作强度、专业要求和付出的情绪劳动都远高于传统导游。但是,带团教师的薪资待遇还没有体现教育服务的应有价值。拿目前的北京市场为例,负责课程设计的从业者月薪可达到8000元至1.2万元不等,带团教师则待遇偏低,月薪多在6000元至8000元之间,在二三线城市其月薪会更低。

一旦职业待遇与职业尊严无法和工作强度适配,年轻从业者就会离开这个行业,研学旅行就难以培养出高端人才。

7月27日,参加军事夏令营的小朋友在“缩微版长征”中“四渡赤水”(杨磊/ 摄)

让学校和基地营地发挥更大作用

《了望东方周刊》:当前行业鱼龙混杂,学校与家长如何筛选靠谱机构?

魏巴德:学校和家长可以查看相关机构既往的服务案例,那些经过市场长期验证的机构经验丰富,也建立了自身的服务流程标准,这种机构一般是可以信任的。另外,甄别机构时也应当接触和考察机构创始人、负责人,尤其要关注其是否对教育、对孩子有爱心,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了望东方周刊》:研学活动的组织主体包括学校、研学服务商、基地营地等,你认为谁应该作为研学产品设计的主导?各方如何合作?

魏巴德:从组织主体角度出发,我认为可把研学活动分为两类:一是学校在学期内组织的研学团;二是研学服务商在寒暑假和短假期组织的针对消费市场的冬令营、夏令营等活动。

理想的情况是,对学期内组织的研学团,学校应当在研学产品的设计上发挥主导作用。学校根据教学实际,开发出衔接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的研学课程,由研学服务商负责对接合适的基地营地以及中间的服务流程。

另外,教育部于2017年已提出“构建以营地为枢纽,基地为站点的研学实践教育网络”,基地营地在未来也应当在研学产品设计上发挥更多作用。研学服务商则做好组织工作,对接好学校、消费者和基地营地,配合基地营地完成服务流程。

总之,教育机构做好教育的事,服务商做好服务的事。

目前的情况是,研学服务商仍是研学产品设计的主导。以学期内的研学活动为例,大部分学校缺乏自主开发研学课程的内驱力,往往通过购买校外研学服务商的服务来开展研学活动,而有的研学服务商又在教育服务上缺乏专业性,方案没有特色、研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要达到理想的情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了望东方周刊》:不少城市都在推动研学基地营地的建设,希望打造研学旅行的城市新名片。对城市发展研学产业,你有何建议?

魏巴德:城市发展研学产业的一大动机在于寻找传统旅游之外的突破点。要发展研学,首先要厘清本地的自然、人文、科技等资源特色,做好顶层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软硬件配套,建设研学基地,把本地的特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并建设好研学营地,在吃、住、行和人员上做好整体的服务配套。

需要指出的是,城市发展研学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资源禀赋是否能够支撑研学内容的设计,能够辐射覆盖的研学市场是本市、本省还是全国,这都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