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nnpa

“金山冉冉波涛雨,锡水茫茫草木春。”古老的运河悠悠而过,无锡,坐拥两千多年建城史,在运河水的滋养下日新月异。河岸旁的老旧居民生活区,转眼就蜕变为时髦的商业CBD,而如何处理好新旧事物之间的关系,成为城市更新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运河汇,这间“无锡城市文化会客厅”,向世人递交了一份与众不同的答卷。它由无锡市钢铁厂(现江苏锡钢集团,以下简称“无锡钢厂”)旧厂房改造而成,既承载几代人的记忆,又保留工业时代的硬朗风貌,同时兼具人文理念与先锋思想,以开放包容的格局,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旅客,为人们呈现出时代流变中,那些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物质与精神的激烈碰撞。

锡钢尘封的记忆

冰冷的“钢心”也曾柔情

运河汇因临近无锡古运河得名。据明清时期编撰的《无锡县志》记载,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争霸中原,在吴国的扬州附近下令开凿了一条纵贯城区、沟通长江和淮河的河流,名为“邗沟”,由此落下了大运河开挖“第一锹”。公元613 年,隋炀帝杨广全线修筑京杭大运河后,无锡古运河成为南北运输大动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彼时运河两岸石埠错落,橹声激昂,商铺林立,屋舍鳞次栉比,一派热闹繁荣景象。

星河流转,暮去朝来,古运河畔几经更迭。无锡作为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发祥地,许多以实业为主营的工厂和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诞生于运河两岸。1958 年,无锡钢厂在古运河锡钢浜一带,即无锡南门外的塘南路124 号建立厂房,从此开启了一段令无数当地人难以忘怀的激情岁月。运河汇便脱胎于此工厂旧址。

说起钢厂的建立,称得上一段传奇。1956 年9 月,我国通过了“第二个五年计划”,无锡市按照要求继续大力发展重工业。据无锡市政协编纂的《无锡工业企业发展亲历记》记载:1958 年全市钢、铁计划生产指标分别为3 万吨和10 万吨。然而当时无锡本地无力生产钢铁,基本依赖外地运输。在这样一个特殊节点下,如何生产出达标的钢铁,成了一个大难题。经过慎重考虑,市委决定建立无锡钢铁联合公司(后改名为“无锡市钢铁厂”),同时制定“规模为年生产铁38 万吨、钢16 万吨、钢材15 万吨”的计划。

厂址的选定也一波三折,既要避免环境污染问题,又要保证交通运输便捷。筹备人员先后前往无锡的钱桥、石塘湾、刘潭、南站曙光、新光村、东北塘等多个备选地址勘探,经过反复比较,最终敲定在南站塘南路建设工厂。

建厂初期,厂内设备简陋,只有小高炉、小转炉等,生产线主要依靠人工运转。厂内生活同样艰苦,职工只能端起饭碗在露天场地吃饭。接送班车自然也是奢望,上下班全靠两条腿。不过,工友也会在休息时间彼此唠家常、聊趣事,作为忙碌生活的调味剂。

1977 年,钢厂进入发展新阶段,总产值达到21 亿元,工厂面积达72.4 万平方米。当时生产普钢仍旧依靠普通功率的小型电炉,效率低下,为此钢厂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如升级设备,增设开坯、锤锻造车间等,这些都为钢厂在1993 年完成从生产普钢到全线产出优特钢的华丽转变奠定了基础,钢厂也因此从地方企业蜕变为全国18 家重点特钢企业之一。

厂区环境和职工待遇更是得到了大幅提升,锡钢家舍、厂区食堂、托儿所等基础配套设施一个接一个地修建起来。无论是在职员工还是其家属,都曾或多或少在这里留下足迹。当时流行这样一句打油诗:“锡钢职工每人发只鸡,无锡城里鸡毛满天飞”,由此可以窥见20 世纪80 年代无锡钢厂职工数量之多、厂区之大。

一年四季,职工子女最为期待的莫过于到厂内观看露天电影。那时,孩子们年纪尚小,故事情节看得不甚明白,但是那些骑在爸爸肩上,躺在妈妈怀里,和小伙伴嬉戏打闹,纵情享受美好夜晚的日子,都化作了幸福的回忆。就这样,无锡钢厂成为怀念一段峥嵘岁月的具象载体,这颗冰冷的“钢心”跳动起来,也曾充满柔情。

废弃旧厂房改造

链接过去与未来的“锡天地”

尽管钢厂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过举足轻重的贡献,是标志性地方国营企业,然而,随着日益突出的环保问题和企业自身发展前景考量,工厂搬迁势在必行。2007 年,钢厂搬迁至泰州市靖江开发区,几代人的回忆随着旧厂房的废弃而彻底成为追忆。后来,当得知钢厂旧址将被改造时,大家既遗憾又期待:曾经熟悉的事物变得陌生,难免涌起物是人非之感,但重建后的钢厂厂房会有哪些新奇变化,又同样引人遐想。

钢厂旧址重获新生之旅并不顺畅。自搬迁后,它逐渐被人遗忘。尽管隔水相望的依旧是老式居民楼,但身后拔地而起的现代化高层建筑,宽阔马路上飞驰而过的汽车,都昭示着一段往事的尘封和时代的无情变迁。废弃厂房宛如一个进入冬眠的庞大动物,蛰伏了差不多十年才终于苏醒。

2018 年,无锡市溪梁区人民政府与华侨城集团签订“无锡华侨古运河大型文旅综合项目合作协议”,旨在积极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作为大型央企的华侨城集团,将目光投向了位于古运河畔的无锡钢厂旧址,并携手江苏古运河投资集团、无锡地铁置业,于2020 年正式启动钢厂遗存改建项目。2021 年项目开始施工,钢厂旧址同时被赋予新名称:“运河汇1958”。

根据相关要求,运河汇的改造需要保留原有工业建筑特色,延续城市记忆;又要兼顾时代风貌,从而融入现代城市群;还需激发文旅活力,赋予当地城市有机发展的动能。诸多要求皆是需要解决的难题,项目团队经过多方考虑,最终邀请深圳华汇设计公司负责规划运河汇整体布局与建筑设计。

设计团队在旧钢厂内进行了详细的现场勘测,经评估后得出:仅一号和三号厂房具有再利用的价值。根据改造要求,它们各自的特点都被保留下来。比如,充当一号厂房外墙“窗户”的镂空拼砖,成为改造后的外立面表层肌理,同时创造性地加入玻璃砖。按照建筑师的说法,这幺做是为了虚实结合,形成新旧互映,既是溯源也是再生。而改造后的三号厂房,用清水混凝土浇筑了一块巨型的遮阳板,兼具韵律美和力量感。

保留这些特点,其实是为了给人们留下时代的印记,因为是它们构成了无锡这座城的“灵魂”。两座厂房改建后需要承担不同的公共职能,因此建筑师重建了厂房内部空间关系:一号厂房作为游客集散中心使用,它被巧妙地分割为公共空间和功能空间两部分,用以承接一些公众服务,或是文化策展、艺术沙龙等多元活动。三号厂房改造后被赋予了新名称“文化山谷”,这里汇聚了各类充满创意格调的商铺,在整个项目里范围最大,纵贯南北两百米。在高空俯瞰,宛如一个“巨构里的微缩城市”。步入建筑内部,各式庭院风格清新雅致,功能也不尽相同。驻足四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顶部的采光天窗,柔和的日光透过巨型玻璃,肆意倾洒在室内庭院里,让人能在光线流转中感受到四季更迭的曼妙。

其余区域则进行了一场“大手术”。邻水一侧呈L形环抱运河的区域,被设计成了“水岸新里”,一个极富江南水乡韵味的“文化+ 商业”融合地。建筑师希望能“再现南长街的街道记忆”,故而内部街道宽度便与南长街保持一致,并且两侧建筑群同样保留老式房屋的高度,屋顶则采用斜坡式设计,整体看起来颇有年代感,又不失新意。

临街一侧被规划为时尚潮流商业区,在这里,高街和集盒购物中心由南至北依次排列。同时,它们的高度和体量也随之变化,形成前低后高、前小后大的态势。自空中俯瞰,高街整体呈三角态势,同时又被切分为三个小集合,采取“街区+ 购物中心”的空间模式。集盒购物中心的外观更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拍摄,它的外部为类五边形立柱,面向外部街道,建筑师又创造性地使用错落的镂空陶砖与密拼陶板,两者巧妙融合,再镶嵌透明玻璃,让整体建筑的表面肌理看起来更加灵动有趣。

在新与旧、传统与先锋的碰撞中,运河汇找到了平衡,一间“城市会客厅”至此诞生。

温情的人文空间

让“近者悦,远者来”

历经三年多的修建,2023年6月,占地总面积6.2 万平方米,总投资13亿元的“运河汇1958”正式开街与世人见面。

步入运河汇,首先看到的是游客集散中心,正面灰色主墙印有硕大的阿拉伯数字“1958”,呼应无锡钢厂建立日期,似乎是表明站在未来回望过去的态度。走进内部3 层通高的公共空间往里看,裸露的红色钢板之内是巨大的钢铁旋转楼梯,可以连通各个楼层,让游客们实现自由的空间转换。

与之呈垂直分布的是三号厂房,即文化山谷。如果说游客集散中心的代表颜色是复古红,那幺黑色则是文化山谷的主导色,令建筑呈现工业硬朗风格的同时,又富有时尚气息。有趣的是,建筑内置灯光却以暖色为基调,冲淡了钢铁骨骼和黑色外壳带来的冰冷感,为它增添一抹温情色彩。

抬眼望去,侧面的巨型遮阳板呈百叶窗的形状,与玻璃幕墙形成了一个“廊下空间”,尽管“廊下”视野不甚宽阔,道路相对狭窄,但与亲朋伴侣漫步于此,感受从遮阳板溜进来的那抹或昏暗或明亮的光线,目之所及是过去与未来、工业与文明的完美融合,也别有一番趣味。

通常来说,人们需要跨过大门才能进入一栋建筑,但在这里,入口处的宽阔阶梯却成为广场的延伸,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大众。拾级而上,精致的绿植错落其间,若此时向身后回望,可以发现许多的“透明盒子”,它们由有机玻璃制成,层层堆叠而上,看起来十分别致。

再往里走,红色直升梯映入眼帘,乘坐它可以直达顶层,前往那些装潢雅致、流淌着悦耳音乐的餐厅品尝美食。游人也可以在露天平台上向外眺望,俯瞰整个运河汇,在慢节奏中感受生活的痕迹,寻找迷失的自己。二楼和三楼的回转式楼梯宛如“城市步道”,穿梭其间,迎面而来的或是展现城市文化的诗意空间,或是极具个性的店铺,如特色甜品、潮流买手店、创意手工、品牌快闪等。

除了两个历史遗存改造区,运河汇还继续延伸了钢厂两翼,高街、集盒购物中心以及水岸新里相继建成。在消费之外,运河汇强调“不止生活”:我们需要诗意地栖息,以人为尺度去丈量商区、提供产品、创造空间。这些理念都让游客们在休闲娱乐之外,还能体会到一种温情的人文关怀。漫步运河汇,还会看到诸如华为、蔚来、星巴克、茶颜悦色等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也能发现UISMNET、CUBO5、布可商店、NIKONIKO 等30 多个主理人品牌。

所谓主理人,是指潮流品牌的领航者,涉及潮牌服饰、餐饮美食、休闲娱乐等多重领域。相比连锁品牌,主理人本身就是IP,能够引领潮流风向,聚集各行各业志趣相投的伙伴,而运河汇选择把目光投向来源于亚文化群体的“主理人”身上,是希望通过此种方式加强人与人、人与建筑、人与城市的精神交融,打造出一个江南生活新样本,就如同那句简洁的宣传语:让“近者悦,远者来”。

为此,项目团队进行了地毯式搜索,前往位于无锡、上海、苏州、南京等地的知名街巷,寻找适合运河汇调性且具有发展潜力的主理人,邀请他们落户扎根。此外,还与其共同实践“宠物友好”“骑行友好”的理念,让爱宠也能跟随游客深入探索运河汇,在舒适、惬意的环境中漫步城市邂逅美好。

无锡运河汇一经开街,便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观光,各类精彩纷呈的线下活动在此举办,使其一跃成为网红打卡地。开放之日,“重返始终·江南可持续生活大会”精彩上演,音乐家、主理人、艺术家为人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飨宴,传统西非洲鼓表演、爵士演出、手作课堂、创意涂鸦艺术展等令人目不暇接;“第三届中国(无锡)国际宠物展”也在这里举办,各位萌宠家长带着自家“孩子”共同学习养宠知识,参加趣味十足的“汪汪运动会”“喵喵秀”;缤纷市集、城市漫跑、古典音乐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几乎每月开展,运河汇一跃成为周边居民与外地观光客的好去处。

走在运河汇街头,古运河静静流淌,无边夕阳仿佛被揉碎,洒落在那烟波之中。举目望去,钢厂的龙头起重架依旧伫立于它原本所在的位置,而已经改建的两座厂房以及周围独具匠心的现代建筑,无不昭示着新的时代已然来临。在新与旧、未来与过去、传统与现代之中,运河汇俨然是一个集合体,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为锡城人民创造了更加美好的生活。

编辑+ 胡家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