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文

朱先生和于女士多年来相敬如宾,一直是他人眼中的好夫妻。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最近两人却闹起了离婚,这是为什幺呢?朱先生说:“妻子这个人非常好,但她不是我理想中的妻子类型,其实很早以前就有过离婚的想法,但妻子对我很好,孩子也需要一个完整的家庭,一直不忍心提出离婚。就这样,我们一起生活了这些年。但眼看我人到中年,孩子也大了,不想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否则以后就更没有机会了,于是我还是向妻子提出了离婚。”

于女士并不责怪丈夫,反而非常理解丈夫。她表示,丈夫是个好人,对家庭很负责任,总之是个好男人。“我虽然理解他离婚的想法,但是并不同意离婚。我有一种感觉,他好像不是对我这个人,而是心里有一个结……”

原来,朱先生和于女士的婚姻,是一桩比较典型的现代“包办”婚姻,类似古代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婚姻。当时,介绍人牵线搭桥,两家父母都同意了,朱先生和于女士年纪比较轻,彼此都不反感,就顺从了父母的选择。

于女士作为一个比较传统的女孩,依附性和顺从性都比较强,遇到了朱先生这样一个重情重义的丈夫,也就比较顺利地从内心接纳了这桩婚姻,接纳了丈夫这个人。

朱先生的想法却没有这幺简单,他从小喜欢读书,对书中那些自由恋爱的浪漫爱情更是十分向往,经常幻想这样的浪漫爱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但是,自己还没来得及品尝自由恋爱的滋味,就懵懵懂懂地走进了这桩并非是自由恋爱发展而来的婚姻。婚后,随着新鲜感慢慢淡去,朱先生心里萌发了隐隐的缺憾,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烈。

由于是父母介绍的婚姻,这让朱先生形成了一个心结:我没有经历过自由恋爱,我的妻子不是自己找到的伴侣。这时,在朱先生心里,妻子已经不是一位具体的女性,而成了包办婚姻的一个代表、一个象征。朱先生对妻子的不接受,本质上是对包办婚姻的不接受。自由恋爱成了朱先生生命历程的一段空白,成了朱先生未能满足的一个愿望。于是,导致了这样一场离婚风波。

朱先生为什幺会出现这样的心理

在心理学上,有个“未完成事件”的概念。这个概念来源于完形心理学。

所谓完形心理学,用通俗的语言来说,是指我们内心对许多事情会有一个完整的心理图形。如果哪件事情在心理上没有完成,没有得到圆满的解决,就是没有获得完整的心理图形,这件事情就成了“未完成事件”:它可能是一个未完成的任务,可能是一种未被满足的需要,可能是一种未实现的愿望,可能是一种未表达出来的情绪,也可能是一种未完整经历的生活体验。一旦产生诸如此类的“未完成事件”,就会促使当事人试图去完成它、去体验它,心理上才能获得那种愿望的满足,也就是获得一个完整的心理图形。“未完成事件”就这样成了支配生命的一种驱动力,驱动人们去追求完整的心理图形。

朱先生的心结就是这样:由于“包办”婚姻,让自己对自由恋爱的向往成了没有体验到的一种情感,成了自己没有经历的一件事情,成了自己恋爱情感史上的一个未完成事件。因此,他在潜意识里总要试图在心理上获得补偿,获得一个完整的心理图形,弥补自己内心的遗憾。为此,甚至不惜以离婚为代价。

化解未完成事件的心结

按照朱先生和于女士的说法,两人对彼此都是高度认可的,也认为对方都是好伴侣,相处也非常融洽。相较于一些自由恋爱,但是婚后性格不合、经常发生争吵的夫妻来说,这显然是一对难得的“好夫妻”了。他们真的有必要走到离婚的地步吗?如果不离婚,应该怎样解决问题呢?

朱先生和于女士的“婚姻危机”是由朱先生的“心结”导致的,相信朱先生的内心也知道自己离婚的理由是欠妥的,因此在产生离婚想法的最初,先压制住了离婚的想法。只要能化解朱先生的“心结”,相信两人是可以白头偕老的。

认知调节

一般来说,看清未完成事件的实质,就会从潜意识层面上升到意识层面,也就能够比较恰当而理性地面对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了。经过心理咨询,朱先生认识到一切只是因为自己的偏见,而自己还把不满情绪发泄在无辜的妻子身上,他和妻子的婚姻并非走到了离婚的地步。

对妻子于女士来说,可以尝试改变“贤妻良母”的形象,可以不用那幺“顾家”,照顾家庭并非妻子单方面的责任。有一些自己的生活,不仅会让自己心情愉悦,也会让丈夫更加珍惜自己。

行为调节

一是恋爱补课。朱先生的遗憾并非无法弥补。夫妻婚后也可以像恋爱中的情侣一样吃饭、看电影、旅行,来亲历一番自由恋爱,把未完成事件变成完成事件,形成完整的心理图形,获得心理补偿。

二是分居一段时间,体验“离婚”。夫妻可协商先过一段“尝试离婚”的日子。夫妻常年一起生活,有时也需要有一些自己的时间,体验一下“自由”的感觉,适当地保持距离,反而会加深夫妻感情。

由于朱先生纠正了自己的错误认知,开始改变观念、接纳妻子,两人都表示愿意回去尝试,以恋爱补课的方式,进行行为调节。不久,有好消息传来,朱先生的心结逐步化解了,他们的婚姻之舟又可以继续远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