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翠

据调研,平面设计类实训课程在视觉传达、平面广告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等专业下均有开设。作为从事并熟知专业课教学的人而言,专业实训课的课程内容、授课方式、考核方式等都有其不同于专业基础课的特殊之处,因此在授课方式上应多样化、多元化。本着对《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改革的研究及今后授课实施措施,项目组成员对全国各地本科类、高职类平面广告设计、视觉传达类专业的专业教师进行了调研,搜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0所高校的此类课程的相关数据,这些调研内容对课程改革有一定的启发。因此,以下就这些数据关联的内容进行详细分析、总结,以此阐述课题负责人对此平面设计类实训课程的实训教学的思考。

一、实训课程实施的必要性

平面设计类专业核心课、综合实训课程主要有以下课程门类:《字体设计》《版式设计》《标志设计》《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产品包装设计》《企业视觉识别系统设计》。根据对国内大多数高校设计类专业开设情况的调研,开设《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的专业占比约68%,《产品包装设计》约59%,《企业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约56%左右,《字体设计》约41%,《版式设计》约53%,《标志设计》约53%。从这些数据看,这6门课程在国内大多数设计类专业均有开设,以上数据充分说明这些课程在这类专业下都是专业必修课程,这些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里所承担的责任不容小觑。因此,此类课程有实训环节的比例和课时安排,才能称其为实训课程。

另一个需重视和明确的是,《字体设计》《版式设计》《标志设计》为其他3门综合类实训课程的前导课程,课程内容偏单体专业能力训练方向。《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产品包装设计》《企业视觉识别系统设计》为后续3门综合实训课程。课程前导和后续的合理安排,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效果,能力是否顺利衔接,综合实训课程应该在“综合”和“实训”上下功夫。“综合”既是项目类型、实训要求等方面涉及平面设计师岗位的能力需求,其完善性和覆盖面全面到位,“实训”需要真正动手,参与到工作过程中,才符合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岗位能力培养的要求。

二、实训课程的方向和目标

首先,在教材选择方面。据了解,名字相同内容却五花八门,是现在很多专业课教师选择教材时所被困扰的一个问题。从调研中获知,大部分院校对于课程教材、辅教选取上主要倾向于内容设置偏优秀案例的分析、图形设计表现、各个媒介特征的学习和画面的设计表现为主,软件操作、技能训练和理论学习为辅。因此,作为实训课程任课教师,应该明确教材选取应以“创新创意思维,创作设计过程”为重点这一方向为目标。(如图1所示)

其次,在任务来源方面。这些专业核心课程的课时大多以64学时为主,综合实训课以96学时最多。当然,这与每个院校开设所有专业课程的门类、具体课时有直接关系。一个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院系,专业课程的内容设置依据、项目任务,主要来源于校企合作实训项目、教材,还有一部分来源于专家委员会商议、行业企业调研、同类院校的相互切磋借鉴。从调研数据的结果看,近年来,校企合作的实训项目比例逐渐增高。这说明专业实训课程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为与企业密切协作、培养市场和岗位能力急切需求的直接人才方面。身处经济发展缓慢地区的院校,应该努力探索如何与市场需求对接,以此更好地寻求广告设计专业、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项目任务来源,让专业课切实为当地平面设计类人才的培养做坚实的后盾。[1]

第三,在课程内容方面。以《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为例,所调研的院校在该课程实训内容开发上主要有招贴(海报)广告设计、DM广告设计、报纸广告设计、户外广告设计、庆典活动广告设计、网页广告设计、数字媒体广告设计等。从调研结果看,传统的印刷媒介广告在课程实训中的比例大大降低,如报纸广告设计、画册、杂志广告设计逐步被新媒介如App广告设计和微信广告设计,H5推广等形式替代,这些课程内容的开发和调整,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兴趣和对专业课的前景信心,以及提前适应互联网+与新媒介的能力。这说明不同的媒介特征、创意创新、设计表现等内容仍是在校学习的重要内容。(如图2所示)

三、实训课程质量和能力提升的影响

首先,在课堂训练方面。对于平面设计类实训课程训练方式,这些院校均以课堂模拟训练、校企合作项目训练、教师工作室分工协作、校外顶岗实践为先后主次顺序,所以,“理实一体化”的校内实训室课堂模拟训练仍然占比最大。但从案例的选择上,要有人在课堂上放眼市场的精神和态度,发挥好互联网+教学的优势,积极开发并更新实训模拟案例和任务,从设计理念、设计流行趋势、新媒介的特征和设计应用、后期制作物料、制作工艺、制作规范要求等方面跟得上行业和市场的更迭,使实训有良好的质量保障。(如图3所示)

其次,在赛事训练方面。近些年来,以赛促学、以赛代考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被很多院校采纳。据调研结果反馈,符合平面设计类专业不同级别的赛事大约有10多种,受很多高校和大学生热衷的赛事,从创办的成熟度、赛题的广度和评审的专业度、规程的科学性等对专业教学和学生能力都是一种检验,全省、全国成千上万名学生同台竞技,这是一种专业能力广度和深度的提升,这也是有些赛事已成为高校教学能力评估标准之一的原因。需要提醒的是,积极参赛是可取的,但是不能为赛而赛,不能为了获奖而开小灶忽略或耽误部分学生的学习,或只顾赛事而忽略课程原有的教学计划。因此,在选择赛题类型上应选择与专业课程密切相关,能全方位提升学生能力、有质量有档次的赛事,真正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参赛目的。(如图4所示)

第三,在教师工作室实训方面。教师工作室、大师工作坊在艺术类专业的院校是来自社会的真实项目,有产出的校内实训所在地。这种跟着有实践经验的导师提前接触真实项目、融入实践案例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从纯粹模拟项目转换过渡到接触和了解行业,提前走进岗位的阶段。但是又因真实项目的时间限制性、分工协作的在岗不自由等弊端,参与工作室的学生会缺失正常课程任务的学习,或延缓学习进度,同时那些不能参与工作室项目的学生在同一实训内容或模块上又会“营养不良”。因此,仅照顾到部分学生或有得失并存的问题是工作室项目实训的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是很多专业课老师始终在探索的一个问题。[2]

第四,在校企合作项目实训方面。校企合作是目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必然,但尴尬的是学生何时到合作企业实践、实践多久,这是一个少有能产生普及推广经验方法的实训教学方式,因此从调研中反应出来在实训教学方式中占比并不大。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校企合作项目,大都缺乏设计性和创新性,单纯操作的工作只图工作量,并未真正达到专业能力提升、实践锻炼的教学目的,间或有一些与专业切实吻合的校企合作实训任务,却因耗时占用校内正常教学的时间,不得不放弃。

四、并行拓展课程与实训课相互发展

并行拓展课程是专业综合实训课之间相互发展的必要因素,当下随着新媒介的出现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数字媒体广告设计应运而生,在实训教学改革中,我们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在课程内容上要增加新媒介广告设计的模块。据调研,这些或顺利实施或探索尝试的做法,都是促进实训课程更丰富更贴切岗位的需求。(如图5所示)

与综合实训课内容并行的拓展内容,还有为开阔眼界的外出采风、一线大都市调研,为了解工艺和制作的印刷厂、物料制作现场参观,以及向名师学习的展馆参观、企业参观等。这种拓展课程的设置在本科艺术类院校的实施司空见惯,但是在高职院校,因受学制、课时或学生经济能力的限制等,往往不好推行。因此,我们应结合实际,克服困难,筛选出一些适合高职教学要求的拓展内容,让学生更丰富更全面地接受专业课程的能力提升。(基金项目:2018年宁夏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程重点项目,关于平面设计类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内容和训练方式的探讨——《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改革,课题编号:70020060152018)@

参考文献

[1]蔡玉硕高校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群构建的目标与原则设计,2017(19):76-77

[2]钱蒙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在高职平面设计专业实践的可行性研究[J]流行色,2019 (08):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