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萌萌

一、历史文化背景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一件令人瞩目的珍稀瑰宝——提线木偶戏,被誉为“百戏之首”。其在泉州传承了上千年,与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等一起名扬四海、和谐共荣,丰富着泉州人民的生活。

作为闽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戏曲文化之一,泉州提线木偶操纵难度相比其他木偶戏种较大,一个傀儡身上线条繁多,少则16条多则30多条操控悬丝,因此表演时动作丰富且形态生动,木偶形象给人_种逼真传神的感受。作为一种传统的闽南语系戏剧,泉州提线木偶戏保留了闽南民间大量婚丧嫁娶的信仰及节庆习俗的内容,同时也保存了许多古老的语法、发音和珍贵的历史材料。例如以闽南方言为基础发音的传统剧目共有700余出,运用“傀儡调”的传统曲牌唱腔达300多支,以及整套理线功法、规范的表演技法和舞台设置,兼备独具特色的木偶头雕刻、偶像艺术、服饰盔帽等造型艺术与制作工艺。

在木偶造型艺术中,头像塑造是最重要的部分,因其不仅仅是外部造型审美的展示,更是木偶“生命力”的一种体现。泉州提线木偶头继承着唐宋以来的绘画、雕刻和彩塑工艺技巧,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使一个有生命、有思想、有情感的“傀儡”形象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它不仅包含了造型艺术以外更深刻的艺术价值,也是提线木偶戏情境表演张力的体现,更是民间技艺与戏剧同步发展,相辅相成的产物。

二、木偶头雕刻工艺

作为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木偶,其头部雕刻的工序十分讲究。首先要挑选优质木坯以便细致雕刻,再经过不断打磨盖土,最后上粉彩、盖蜡等,每一道工序都有很强的技术性要求,不仅需要雕刻师对偶头造型有独到的理解,也需要对雕刻刀法有熟练的掌握。简单的偶头一般需要3天时间制作,带有活动机关的偶头则需长达1个多月。

(1)选料、开坯

整个偶头雕刻的基础是开坯。泉州木偶头以香樟木为主要原材料,质地不仅坚韧不易开裂,还能驱虫,防霉防腐,是各种雕刻的最佳材料。制作时,先将香樟木锯成约5.5cm(长)×4.5cm(宽)×10cm(高)的几何形体轮廓(略大于傀儡头),再对木材进行削减,定出中心位置,控制好留白,固定粗坯的体积大小比例,以确保头型的饱满。偶头雕刻是在木料上不断做减法,这非常考验雕刻师对偶头整体形态的掌握。

(2)定形

接下来刻出五官的大致轮廓,也就是木偶头雕刻的程式性技法中的“五行三骨”。此时,偶头的体积和形状趋于明朗,角色定位基本定型,这个阶段相当重要,可以体现角色的基本类型、骨骼、肌肉的塑造。

(3)细刻

细刻阶段,精细的小平刀、圆刀、锥刀等成为主要刀具,此阶段主要完成木坯脸部的整体轮廓,眼皮、皱纹等细节刻画。为了让偶头的眼睛和嘴巴可以活动,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滑稽,传统的偶头雕刻会在眼和口的背后打孔,安装活动机关,再用木块填充。更复杂的机关还可以在下嘴唇活动时,带动上嘴唇甚至眼睛和鼻子一起动,这是“H块接”手法,是提线木偶独特的巧妙构思。

(4)打磨、填隙、裱纸、盖土

打磨时先利用特制的毒鱼皮磨去细刻留下的刀凿痕迹,细节则用竹签卷细砂纸打磨,使人偶表面更加细致,达到“修光”的目的。为了不影响上色又保留香樟木的原有质感,打磨时要控制好度,表面既不能过于粗糙,也不能太平滑。打磨之后的头坯,如果出现了间隙或裂痕,就得进行补救—用一层细密的绵纸或薄薄的绸布裹在偶头表面,防止偶头再破裂。阴干之后,用水胶或白乳胶和淘洗过的桂花土多次盖土打底。之后再进行一次调整、打磨和“修光”。

(5)上粉、画脸、盖蜡、梳头

雕刻的全部程序完成后就是美化阶段,包括上粉彩、盖蜡和梳头几道工序,可说是木偶头的粉彩技艺。简单地说就是根据事先预备的脸谱样式,定好色调,以金,银、墨、辰砂、佛青、银朱、藤黄加以彩绘,上色达10多遍。为了解决掉色问题并让木偶表面保持光泽美观,脸谱画好后需用小刷子蘸石蜡涂于表面“拭光”。头发和胡须则采用真人头发,拿针一小撮一小撮地缝起来,再粘上胶植入刻好的木偶头上。这个步骤的工作量同样很大,既费时间又耗体力。

三、木偶头雕刻艺术分析

泉州提线木偶具有很浓的地域文化元素,它是闽南地区风俗与闽南人人格精神的体现。其服装造型精美得体,是民间雕刻技艺与绘画艺术的完美结合,被誉为“南国奇葩”。在造型上,泉州提线木偶有很强烈的人物类型化特征,严格的生旦北杂行当划分,以偶头面谱概括性格特征,以冠服标志社会地位,每一尊傀儡扮演什幺人物,都有规制可循。但同时,每尊傀儡的形态都会有些许滑稽感,这是木偶最基本的美学特征。

木偶是“刻木像人”的造型艺术,偶头不但是审美的聚焦点,也是其戏剧人物年龄和性格特征的重要体现,形象的生动性和准确性关系到木偶戏的艺术感和审美价值,因此有“木偶造型,首重在头”的说法。木偶头也可以看作一件民俗工艺品,偶头粉彩艺术具有形式美——指其造型、色彩和元素的运用构成,这种美的取向是艺术家们通过研究总结传统的民间审美共性和特性,采用带有鲜明情感倾向的色彩来表达人物性格。

泉州地区自唐朝以来佛教盛行,长期受宗教文化熏陶,神像雕刻业在当地十分发达。但早期并未出现专门雕刻偶头的团队,其制作是由民间佛像雕刻作坊兼营,因此早期偶头保留了佛像造型的风格:雍容、丰腴、华丽、柔和而含蓄,但颜色较单一,绝大部分采用“单色平涂”的方法。清代初期,多个粉彩铺子开始专门制作木偶头像、服饰盔帽、彻末道具等,这一时期的头像仍保存早期佛刻的部分特征,塑造的木偶身姿体态丰满,脸部也有丰富的肌肉变化,且色彩逐渐丰富,开始采用部分花脸面谱,由“单色平涂”变为多色并用,纹彩精致,在创作时往往还会将所处的环境和身边的真人样貌带入。因此,这个时期的木偶头像塑造更加世俗化和多样化。

现代手艺人在制作木偶头时,除了沿袭传统的技艺,还在夸张与变形方面下功夫,特别是在人物性格化及表现力上。

四、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如今,泉州提线木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人才培养也被列入保护计划。泉州市木偶剧团作为传承单位,除了在全国各地演出和宣传,也在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交流展演,将木偶艺术推向了国际舞台。[1]作为泉州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真正价值在于凝聚了当地民众对于这片土地的信仰与归属感,由此生发保护、发扬这—方文化的力量。在当代,想要传承与发展,将当代艺术观念融入地方文化,让泉州提线木偶戏成长为契合当代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从而保住其生命力才是关键。同时,在当下,全国各种木偶戏百花齐放,泉州提线木偶戏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必须基于自身特色,体现泉州这片土地的文化和与众不同的艺术价值。

木偶艺术是人的艺术,人通过木偶传达感情、讲述故事,木偶因为注入了人的思想和感情才有了生命力,这些传统的手艺是现代科技无法取代的。泉州提线木偶的保护与传承首先是保护传承人,以及生长在这片土地上拥有传统文化知识和精湛技艺的表演艺人和木偶雕刻师,如今他们大多已步人古稀之年,尤其需要加强对他们的关怀与保护。

其次,重视年轻传承人的发掘和培育。在保护基础上要做好培养青年手艺人的准备,需要吸收大量年轻人加入传承与创新队伍,可通过设立基金等方式鼓励和资助致力于传承木偶艺术的青年。剧团作为泉州提线木偶戏传承的责任单位,手艺人和表演者的培养可以结合剧团以往的经验,将其推广进校,以兴趣讲座、手艺教授或戏曲表演等方式让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参与进来,了解木偶艺术,发掘有潜力的传承人。[2]

结语

泉州提线木偶及木偶头雕刻是中国传统的民间工艺美术品,独具地方特色和文化涵养,其不仅代表着泉州人民延续上千年的审美意蕴,还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泉州提线木偶在当下的创新发展,应注重保护原有的特色,使其永葆活力。

参考文献

[1]黄少龙,王景贤泉州提线木偶戏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1

[2]谭雪刚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学术期刊数据库,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