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洪

教育孩子不仅需要爱,更需要智慧、才能和渊博的知识。金华市金东区第二实验小学遵循“以爱启智 以智育人”的教育理念,围绕“让每个孩子都发光”的办学宗旨,力图实现“有品 有智 有礼 有爱”的育人目标。并从理念、课程、师资、教学评价等多方面入手开启创新实践探究,实现学校育人新样态。

理念融于课程。学校建构“场馆育人、职业教育、活动育人”的办学新样态。近年来,学校建设了法治教育基地、模拟法庭、信创工厂、老物件馆、雷锋馆、食育坊、5G教室等。利用场馆改造学校教育空间,实现场景式、情境式、沉浸式深度学习,并更新了“食育2.0”“编程”“STEAM教学”“校园法庭”“小交警”“小记者”等校本课程。

在此基础上,创构场馆基地“五育融合”课程体系。一是场馆法治,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构建法治教育体系。二是场馆慧智,如在老物件馆进行跨学科学习、探究式学习,并生成项目学习。三是场馆体艺,我们开发了射击、高尔夫球、举重、花样跳绳、划龙舟等项目。四是场馆探美,学生到生理健康室、红领巾学院、雷锋馆等不同场馆参观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和动手实践等课程探究。五是场馆“悦”劳,让学生在食育坊、陶艺馆、茶园体验宋韵茶道、制作美食、陶艺加工等劳动。

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探索并制定青年教师人才“122模式”培育路径,助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122模式”即一个宗旨——打造一支具有教育情怀、创新精神、敢于实践改革的青年教师队伍,两个机制——过程管理机制和评价考核机制,两个策略——“四位一体”与“多元联动”。通过过程管理六个一机制:读一本教育专着、做一次教学改革、上一节参赛课、写一篇教育论文、做一次亲子讲座、当一次中层干部(或班主任);通过“训”(培训)、“研”(教研、科研)、“教”(教育教学)、“赛”(教学比赛)“四位一体”;通过多维度、多渠道、多载体“多元联动”,全方位立体培育青年教师,让他们在3—5年内,至少有一方面崭露头角,八年内成为骨干或名师。

课后服务和作业管理。一是丰富课程内容、授课形式。为解决课程丰富度不足、暂时性师资短缺的问题,学校借助“双减通”平台,引入“身心健康”“纸的科学实验室”“星声代表达力”“纸艺编程”“博物馆艺术课”“硬笔书法”6门优质试点课程,通过“内容+形式”的双创新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的路径。

二是优化作业设计、解答形式。学校推进以大单元教学和项目化学习为方向,以单元作业设计和项目化作业设计为抓手,以“双减通”数字化平台为保障的作业改革。老师设计少而精、精而趣的优质作业,将作业和答疑系统合二为一,AI智能或老师解答学生疑问。

三是数据研判,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为建立真实有效的作业公示制度,合理调控作业结构,落实作业时长管理,“双减通”平台可以自动实施家庭作业时长“红黄绿”三色预警,督促各学科不断优化作业内容和形式,让各班作业布置更趋优质合理。

“多元+个性”教育评价。学校坚持“教学评、差异性、趣味性”评价原则,突出“重差异·重增值·重思维”评价亮点,建立全过程评价、全视角评价和全信息评价“三全”评价体系。

学校将学科知识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在低段小学生面前,有“一语惊人”“数你最棒”“科学万花筒”等学科知识,化笔试为“乐考”,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乐考嘉年华”集社会化活动、职业化体验于一体,融合该年级的知识点,采用低段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评价,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教育的趣味与魅力。

我们从文化、同伴、教师、课程、教学、资源、组织与领导、安全八个维度诊断改革效果与问题,形成了全员参与、全过程监测,真实、客观的自诊断生态。用心用情培养“有品、有智、有礼、有爱”的新时代好少年,让每个孩子找到自信,发现自我,不断向上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