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荔

满月下(节选)

◆余光中

说夜深了,说雾

自池面升起空蒙

多纤维的月色有点蓬松

那就折一张阔些的荷叶

包一片月光回去

回去夹在唐诗里

扁扁的,像压过的相思

余光中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这碧绿荷叶包着的一片薄薄月光,采撷自流萤飘忽、夜雾空蒙的池塘,带回家去,夹在唐诗里,压得扁扁的,像压过的相思。这一个个汉字的排列组合,就像把一粒粒温润珍珠串成项链,写得真是太美了,让人陶醉在那样一个美丽寂静的月夜里。每一句都逢着意外,每一句都略带轻愁,这就是余光中,从炼字到铸境都是那样的雅致。

我尤其喜欢“扁扁的”这个说法,充满了时光苍茫的意味。“压过的相思”,压在枕畔,压在心头,压在诗行间,经历了多少山长水远、日日月月。似乎有句话没有说完,在吟哦俯仰之际,任多少深情独向寂寞。那种诗境与韵味,让人想到柳永词——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很少有作家诗人用“扁扁的”这样的形容,印象中只有一个人也好用,那就是香港散文家董桥。董桥散文《给后花园点灯》中有这样一段:“大厦一扇铁门一开,走出两位小说里的少女:扁扁的黑鞋,扁扁的胸部,扁扁的国语,扁扁的《爱眉小札》,扁扁的初恋,像夹在一页书里的扁扁的枯叶。”

余光中和董桥用“扁扁的”营造一种“旧时月色”的年代感,让读者隔着一段距离读懂那些沉淀在时光里的故事和情感。不过,如果用“扁扁的”来形容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我倒也觉得挺合适。

今天的我们生活在一个扁平的千姿百态的世界。“数字地球”的逐渐成形,使得世界变得扁平和浓缩。以往我们说人与低等动物不同,低等动物的空间是扁平的,一头牛或一只蝴蝶,它们与同类比,只有质量与纹理上的差异,并无高贵与卑下的区别。人却是站在无限性中间的高等动物,可以高贵,也可以卑下。

人类的需求和能量天然具有不同层级,因此人与人之间也像地层构造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现在,人类因互联网让矗立千年的传统社会组织呈现出扁平、多元和碎片化的趋势。互联网拉扁了社会结构,我们生活在一个“扁扁的”世界上了。在资讯扁平化年代,人人都是传播者,人人都是媒体,但泥沙俱下的数字扁平宇宙,也让人迷失其中,模糊了现实和虚拟的边界。

小说写法有“扁平人物”这一说法,指性格比较单一、没有发展变化的人。“扁平人物”对应的是“圆形人物”,指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的人。环顾左右,的确有些人,甘心于把日子活得扁扁的。未来的人类看我们这个时代,会不会看到一个个扁平之人,如同皮影一样,扁扁地显现在历史灰蒙蒙的幕布上?

编辑/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