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范悦

大学课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里面有这幺一句话:“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最重要的就是看一个人是否用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社会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之前我总以为自己理解了这句话,毕竟字面意思在那摆着。后来随着我和我的同学陆续走上工作岗位,我才知道,那根本不叫理解,充其量只是感觉到了这句话。套用《实践论》里那句反复在政治考试题目中出现的话就是:“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元代无名氏杂剧《庞涓夜走马陵道》楔子云:“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是封建时代英才的归宿,在社会主义时代,广大知识分子的归宿应该是学好本领,货与人民,也就是货与国家,因为二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如今,我昔日的同学早已学成本领,散落在祖国的大地上。我时常能在网上看到他们为这个国家,为生活在这个国家中的人民忙碌的身影。

当年在唱歌时起了点小争执的舍友,在我写这篇文章前不久,和他的同事们跨越大半个中国,将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当他使劲往下压犯罪嫌疑人肩膀的那幅画面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我蓦地想起当年闹矛盾的场景,他也是这样压着我的胳膊问我:“服不服?”我说:“不服。”而现在,我服了。

还有当年在一个教室汗流浃背备考的学长。去年年初的时候,他们法院按照区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的安排部署,抽调了10多名干警前往疫情防控集中隔离点开展工作,学长就是其中之一。他和他的同事们在隔离点全天候待命,随时做好组织协调、物资分发、数据统计等各项工作。

当年在教室永远坐在老师眼皮子底下的那个女生,别人晚上追剧她学习,别人周末逛街她学习,别人暑假回家她留校学习,后来她顺利考取名校研究生,再后来参与某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下面的一个项目……

以前总是抱怨学习好累啊,考试好难啊,如今想来,学习之所以苦,是它性质使然。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服务于人民的,服务的群体越广泛,就越需要担当天降下来的大任,就越需要增益其所不能。君不闻,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担当大任是很苦的。周总理担荷中华民族之崛起苦不苦?当然苦。现实生活里,凡是与“人”这个字眼沾边的责任注定是坎坷而苦辛的。我们在学习上受的苦仅仅是第一步,吃的苦多了,也就习惯了,也就越能迎接此后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遇到的苦了。

心理学上有个激励理论叫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说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为人民服务而得来的满足感与成就感直接指向了人的最高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涉及的不仅仅是自己对自己的肯定,还有社会、国家、人民对自己的肯定。

为什幺很多人喜欢苏东坡?难道仅仅是诗写得好?或者说挺会吃?我个人认为,贯穿他一生的爱民思想是关键。他在《许州西湖》中指责地方官不顾连年饥荒,为满足一己之私利而发动民工开湖:“池台信宏丽,贵与民同赏。但恐城市欢,不知田野怆。”苏东坡不仅在口头上同情劳动人民,还切切实实地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在杭州则西湖通,在密州则蝗虫去,在徐州则洪水治,在海南则书院立……

可以说,学好文武艺,为人民服务是一种高级的浪漫主义了。这就好比一壶美酒,你对月独酌,是不是一种浪漫?是,但还不是高级的浪漫。那怎幺样才算是呢?我的答案是:尽倾江海里,赠饮天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