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南

毛浩夫在一次演讲中,说到了一个故事。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陈列着“共和国第九烈士”陈毅安写给妻子李志强的英文贺年卡。虽说时过境迁,但那些英文花体字瞬间就拉近了毛浩夫与历史的距离。原来当年的红军战士,他们的青春也不是只有苦仇和刚毅。历史并不艰涩、冰冷,而是裹着火种,存续永恒的温度。

缀满时尚气息的青春与颇具年代感的往事乍然相逢,符合当下语境的动情讲述与看似枯燥的精神之书恣意交错,这在毛浩夫身上显得毫不违和,仿佛一切都顺理成章,也理所当然。如今,以青春的名义和方式讲授党课、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用青春呼应青春,其实已经成为一道别样的红色风景线。

上海市委党校的青年教师开设音频党课,开篇是一段 “RAP神曲”:“我总是听到他、见到他,却没那幺了解他;有人诋毁他、尊敬他,不可能不知道他——卡尔·马克思……”谁会想到,“给90后讲讲马克思”能迅速走红,“圈粉”过亿。还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党课教师徐川,写下《我为什幺加入中国共产党?》一文,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回答年轻一代的疑虑和困惑。结果在很短时间内文章阅读量就突破十万,他也因此成为学校和青年圈子里的“网红”。

更值得我们关注和敬佩的,是西南交通大学的一群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每个人的爱好、特长也不尽相同,却因为同样的信念而聚在了一起。他们发起“红色笔记”老兵寻访项目,利用假期奔赴全国各地,与时间赛跑,只为能与战争年代的亲历者开展一次面对面的对话,收集最珍贵的红色史料。他们立志要做好红色历史的触摸者、倾听者,做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发扬者。

所以,在以青春的名义和方式传承红色基因的路上,毛浩夫并不孤独,因为有一个个同行者,因为有傲立于炮火硝烟里的青春遥相致敬——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牺牲时年仅22岁;红四军参谋长王尔琢,生命定格在25岁。至于陈毅安,他其实先后给妻子写过54封家书,第55封信只是两张空白的信纸。这是他与妻子的约定:“如果我哪天不在人世了,我就会托人给你寄一封不写任何字的信去,你见了这封信,就不要再等我了。”

隔着漫漫时空,青春依然如此动人。“如今,一代人的青春纪念册交到我们手里,交由我们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中继续书写。”毛浩夫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