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颖

9月28日,摇滚音乐人臧天朔因肝癌去世,享年54岁。至此又一位明星倒在了肝癌的脚下。近年来,因肝癌去世的明星很多,傅彪、罗文、沈殿霞等人都因肝癌去世。肝癌是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发病率近年来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发病年龄呈现越年轻化。

与臧天朔相比,43岁的袁先生要幸运得多。袁先生近两个月来总觉得干什幺事都提不起劲,经常有种昏昏欲睡的感觉,旁人说可能是“秋困”,袁先生起初也没在意。但最近袁先生越来越觉得不对劲,一看到食物就恶心,感觉肚子胀。家人建议袁先生到医院就诊,谁知道不看不知道,一看竟然真看出“大问题”!经过相关检查,袁先生被告知患了巨大肝癌,并且肿瘤已经占据了几乎整个肝脏体积的3/4以上,同时伴有严重的肝硬化、腹水和脾肿大。这在某种程度上,几乎已经是被宣告失去了生存的希望,袁先生顿时感觉心灰意冷。

住进医院后,经过详尽的术前评估,袁先生的肝脏肿瘤占据了整个右肝,并且累及了左侧肝脏,周围还有许多子灶转移,已无法一期切除。经过前期的护肝、利水等调整后,进行了肿瘤血管栓塞,然而因为严重的肝硬化,左肝的代偿并不顺利,肿瘤仍旧在不断增大,无法耐受手术切除。经过医生团队的多次讨论后制订了详尽的方案,最终决定行“二步肝切除法”这一新技术来治疗。一期先将右肝肿瘤的供血血管阻断,等待近3周后左肝体积增大,又进行了再次手术完整切除整个肿瘤,并且联系了超声影像科介入团队。联合对周围子灶进行了术中同步射频消融治疗。经过术后细致地管理调整,终于成功地使袁先生迎来了“新生”。

易患肝癌的高危人群

生活中有哪些人易患肝癌呢?

有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病史:我国乙肝病毒多数是在儿童时期感染,丙肝病毒成年后感染,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慢性感染。病毒在肝脏内持续复制,最终导致肝脏受到长期、慢性的损伤。

肝癌家族史:如果直系亲属或兄弟姐妹既往有人患肝癌或乙肝肝硬化病史,其肝癌的风险也大大增加。

生活在肝癌高发区或食物污染:从肝癌的地区分布特点来看,华东、华南和东北明显高于西北、西南和华北,沿海高于内地。可能与潮湿、多雨气候容易导致水体、食物受到黄曲霉素等致癌物质的污染有关。

男性大于40岁,女性大于50岁:尤其是长期加班、熬夜、劳累的朋友更应注意定期体检。一方面是检查有没有肿瘤,另外一方面也要注意乙肝病毒有没有复制或肝硬化有没有进展。尤其是男性朋友,他们的发病率要比女性高出很多,更要引起重视。

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比如有抽烟喝酒习惯的人,尤其是喝酒,酒精对肝脏的损伤是长期性的。肝脏是人体的解毒工厂,你喝进去的酒都是靠肝脏来代谢的,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乙醇会损伤肝细胞,乙醇积累会形成酒精肝。酒精性肝硬化,会逐渐变成肝癌。

每年不体检的人:肝脏是唯一一个没有痛感神经的器官,有时候甚至体内有十厘米的癌,患者也不会感到疼痛或者不适。而且肝癌发展非常迅速,癌症早期到晚期也就半年时间,最多不超过一年。因此,很多人发现时已经是晚期了,所以要重视体检。

肝癌应如何早期筛查

慢性肝病的患者或许都听过“肝炎——肝硬化——肝癌”三步曲的说法,担心自己会走上肝癌的不归路,但其实通过肝炎规范诊治,肝癌的预防和早期筛查还是有依据可循的。

肝癌筛查时间也有讲究,太久复查一次不能及时发现早期肿瘤,筛查的太频繁又给患者和医院增加过多负担,综合考虑国内一般建议肝癌高危人群至少每半年复查一次肝脏相关检查。

除了常规的体检,慢性病毒性肝炎或肝癌高危人群还需定期复查以下项目:

甲胎蛋白(AFP)

甲胎蛋白是肝癌细胞产生的一种特异性蛋白,可以在血液中被检测到,目前来说仍然是最好的肝癌诊断标志物之一。如果既往有慢性肝病病史,体检发现甲胎蛋白异常升高,要警惕是否有肝癌的可能性。

除怀孕、生殖系统肿瘤等因素会导致AFP升高外,约70%的肝癌患者AFP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

但也有约30%的肝癌患者AFP是不升高的,因此单纯靠查甲胎蛋白会遗漏掉很大一部分肝癌患者。也不能说甲胎蛋白正常就没有肝癌,应结合具体病史、AFP变化趋势、影像学检查等因素综合判断。

肝脏超声

肝脏超声是肝癌筛查的常规手段,快速简便,费用也比较低,能发现肝脏内有没有异常的结节或肿块。

很多肝癌患者的肝功能是正常的,病毒也是阴性的,能早期得到治疗,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超声筛查发现占位性病变,最后让患者及时得到诊治。

因此定期超声复查可以明确肝脏有没有(新发)病灶或旧的病灶有没有异常变化,另外定期超声复查还可以检测肝硬化或脂肪肝的病情变化,对肝脏疾病的治疗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肝功能、HBV-DNA、乙肝两对半

这几项是慢性肝炎常规复查的指标,是肝炎治疗是否有效的关键指标,也可以作为评估肝癌风险的参考指标。

总而言之,这些检测项目虽然单独都不完美,但可以互补,足够用在常规筛查,必要时还需做增强CT、磁共振或超声造影,明确可疑的肝脏占位或结节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