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红波(内蒙古赤峰市第二医院)

恶性肿瘤是对人体健康有极大威胁的疾病,癌细胞可扩散至周围组织、器官,化疗是常用治疗方式,通过局部或全身用药杀灭肿瘤细胞,进而缩小肿瘤,防止其扩散。经过静脉通道用药是常用的化疗方式,但在用药中易发生静脉炎等并发症。PICC(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我国已经广泛应用,但因患者病情不同,应用PICC 时出现的不良事件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予以患者个性化护理,满足其不同的护理需求。

强化基础护理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介绍院内环境,保持病房干净整洁。为增加温馨感,可摆放患者感兴趣的书籍、绿植。协助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形成完整的健康档案。分析患者资料,明确其护理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适当增加查房次数,监测病情变化。遵医嘱发放药物,并指导患者观察药物效果、不良反应等,叮嘱患者若是用药后有不适要及时反馈,以便早作处理。此外,依据患者营养状况予以饮食干预。

健康教育

恶性肿瘤患者多对其所患疾病、化疗、PICC 了解不多,甚至存在认知错误的情况。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在了解患者真实认知情况的基础上予以健康教育。引导患者观看权威渠道下载的科普视频、科普文章等,并针对其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宣讲,说明疾病的病因、危害等,讲解化疗的流程、注意事项、常见不良反应等,并着重说明使用PICC 的目的和优势,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化疗及PICC 的认知情况。

心理疏导

恶性肿瘤患者通常会受到疾病、家庭负担等因素的影响,在治疗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护理人员需要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有条件时可采用专业心理评估表评定患者的心理状况。在与患者的交流中引导其诉说心中的顾虑,予以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告知患者现阶段该疾病的治疗水平,说明PICC 治疗的优势,以近期获得良好病情改善的类似病例为例,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导管护理

PICC 治疗中导管护理极为重要,关乎患者的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

1.导管冲洗。PICC 治疗输注药品通常具有刺激性强、pH 值高、渗透性强的特点,对导管的损伤大且易出现堵管的情况。同时,多数恶性肿瘤患者易出现血液高凝。对此,在输注完成后需要使用20 毫升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再以2 毫升50U/毫升的肝素钠封管。若是患者后续需要肠外营养输注,为保证导管的畅通性,可冲管2—3 次再继续输注。

2.导管固定。通常手肘上静脉以“U”型固定,手肘下静脉则为“C”型固定,在固定时观察手肘活动是否会导致导管折叠。若是易折叠可使用管道固定器,以免影响液体输注的畅通性。依据导管具体使用情况粘贴敷贴,并在后期每2 天更换1 次,若是出汗较多,可加用思乐扣。若是敷贴部位过敏需更换其他品牌的敷贴,保证患者皮肤的完整性、舒适性。

患肢护理

在行PICC 治疗后,多数患者患肢活动量减少,影响其血液流动,导致静脉血栓形成,因此在治疗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情况等,指导患者进行患肢锻炼,并予以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切口护理

观察切口皮肤情况,为保证导管固定良好,需使用贴膜,并在被污染后及时更换。若是贴膜处的皮肤出现发红、发痒等症状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庆大霉素等药物治疗,症状消失后再继续贴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