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经济繁荣发展的当下,各色产品极具诱惑,营销手段层出不穷,消费者们常大呼不留神又交了“智商税”!那幺,“智商税”是如何产生的?消费者“痛失”的真金白银映射着怎样的消费心理与消费文化?本刊与问卷星合作展开相关调查。本次调查收集有效样本1672份,男女比例为42.73%与57.27%,18—30岁、月收入3000—5000元的受访者占样本总量56.9%。

直击数据

●92.16%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交过“智商税”,其中,47.06%的受访者面临的问题是商品/服务的效用与宣传相比有部分欠缺,21.57%的受访者则表示有所购商品/服务完全无宣传所提效用的经历。

●54.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近一年内的“智商税”花费额度在200元以下,仅5.88%的受访者近一年交了1000元以上的“智商税”。

●调查显示,日化用品行业是吸纳“智商税”的最强领域,64.7%的受访者为此“埋过单”,其次是服饰、餐饮、文旅、医疗保健等消费领域。

●90.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所购买的“智商税”商品来源于网络购物平台。

解读故事

●超六成受访者认为,出现“智商税”的原因是消费者缺乏理性判断,以及经营者的营销手段太过高超;23.53%的受访者则认为商家道德意识堪忧。80.39%的受访者觉得提高消费者自身判断力是最有效的“避税”手段。

周楠是播音主持专业的大四学生,他觉得自己近些年在护肤品、塑形器材、保健食品上没少花“冤枉钱”。“酵素没法瘦身,防脱洗发水并不防脱。买了太多‘雷品’,我已经是同学们的‘避雷指南’。”周楠虽因专业便利经常做些兼职,但生活费上还是得精打细算,所以他每次购物前都会通过测评软件做足功课。“可明枪易躲,‘暗广’难防,商家太知道我想要什幺了。”他叹道。

●31.37%的受访者表示可以接受“智商税”的存在,而49.02%的受访者则表示不能。几乎所有受访者都表示“智商税”商品的存在影响了其消费行为,超五成的受访者会更详尽地了解产品信息和更谨慎地选择购买渠道。

32岁的徐女士在北京从事公关工作,对她来说,购物时“货比三家”是基础,更重要的是全方位掌握商品背后的信息。她介绍:“现在很多网站和软件都可以查产品备案、成分表和品牌注册信息,也有专业的测评博主会出示机构检测数据,没什幺是‘扒’不出来的。”不过徐女士并不总是那幺较真:“买电子产品和医疗保健用品时会花更多精力甄别信息,其他时候遇上一些‘小坑’也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