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愿意过“二重奏”生活。平时在城里工作,到了周五晚上,就远离高楼大厦到乡下去住,往返于城市和乡村,像二重奏一样。并不需要太大成本,很多人的房子是租的,也会认真打理。

90后小同事直接把房子租到了大理。节假日去住上几天,平时做成民宿,一点儿也没闲着。你说折腾?不,在他看来,这就是生活。深圳的朋友在惠州乡村度周末,院子里种上玫瑰、土豆、西红柿、黄瓜,孩子满身是土,笑得灿烂。我的一位老师,10年前就开始了这样的生活。我去过那座南城的房子,他在院子里种的郁金香,让我想起董桥写的郁金香,“仿佛大地举起酒杯向蓝天致意”。他在那儿画画,遛狗,过得十分惬意。后来他转移到北边,每一个地方都有院子。他在那儿办了个私人摄影展,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朋友到访,喝喝茶,聊聊天。几天前,他发来一张我坐在院子里摇椅上的旧照,身后是满院的花朵,笑得放肆极了。

乡村生活总是具有莫大的吸引力。2017年,在周末去过几次官厅湖之后,我也打算在乡村置一个家。

一个忘了世界的地方。房产广告这样说。他们在尽力构筑一种理想中的生活图景:远方的山,近处的湖,夕阳把最柔和的光芒撒向这里。你在厨房做饭,可以看到远处的湖。

两年后房子交付,我们如愿开始了乡村生活:收拾院子,种草种树,周末往返。

又一年倏然而过。很多人问我,周末在距离城市100公里的乡村生活,是一种什幺样的体会?很难说得清,你如果爱了,会越来越沉迷。

与城里的玩具不同,乡村的玩具是水、昆虫、植物、草地。孩子一大早就出门了,玩水玩沙,在草地上奔跑,乐不思蜀。

城里邻居对面都不认识,郊区邻居却热情无比。早晨7点,就有人在院子里跟你热情打招呼。前院邻居在城里住海淀区,还有住西城区的,朝阳区的,在这里,大家成为假日邻居。

我很想要一棵银杏,别人院子里有,唯独我家院子里没有。有树的邻居不想要,请求物业把银杏移走。我说:“移我家院子里吧。”对方很爽快:“好啊!两棵都送给你。”银杏树从吊车上下来,我听到了轰隆隆的吊车声,下楼到院子里去看,它已经被工人稳稳地栽在树坑里了。

在乡下居住,还能体会到久违的停电。傍晚六七点钟,“啪”地一声,屋里黑了。正在收拾厨房的你,没法再洗洗刷刷,只好趁着夜色还没完全暗下来,把其他的事情抢着做完。

秋天种出了第一片蔬菜地。这是第一次小朋友亲手种出的蔬菜,做饭的时候摘上几颗,大快朵颐之时体会到收获的快乐。

园子逐渐变得热闹起来。傍晚遛狗的,遛娃的,三三两两的,逐渐有了人气。散步时,我总会瞄一眼别人家院子。好在我们家在边户,被打量的机会要少一点,这也算是藏在深处的福利吧。

我们费尽周折寻找的,也许是一个有归属感的地方,让人心甘情愿在那里安营扎寨,两个场景里自由切换,不辞辛苦。

地面又该打扫了,上次过来擦过的桌面,又落了灰尘。忙碌两天,周日晚上回城。重新开始新的一周。日子还是一样,日子又不一样了。二重奏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