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宁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今天我要说的美就与一位老人有关。究竟是怎样的美才能配得上这位耄耋老人呢?别急,且听我一一道来。

初见这位老人是在一次上学路上,只见他一身洗得泛白的劳动服,提着个拖把模样奇奇怪怪的工具徘徊在楼下小广场上,看见上学的孩子都微微一笑。初春斑驳的阳光洒在他杂乱的银发上——“其貌不扬”四个字浮现在我的脑海。“这肯定是新来的保洁爷爷吧。”我在心里嘀咕了一句,匆匆一瞥。然而没过几天,我就又见到了他。

依然是一身灰灰的工作服,穿着旧得不能再旧的皮鞋,正在专注地拖地。出于礼貌,我决定上前打个招呼。可还没及近前我就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小广场的地面上赫然显现一首龙飞凤舞的古诗。“这……这,保洁爷爷,这字是您写的?”我毫不掩饰心中的惊诧,几乎是脱口而出。“是啊,小家伙,怎幺,你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老爷爷哈哈一笑,提着手中的拖把走向一边的水池。我这才注意到他手中握的哪里是拖把呀,分明是一支造型别致的“毛笔”!我努力压抑住内心的激动,紧紧盯着老爷爷的手,提笔、落笔、挪步,手腕游龙,脚下带风,横折撇捺间一个大字呼之欲出,真是太神了!我渐渐看入了迷……

后来,老爷爷的字在小区出了名,每到周末我都会和一帮小朋友约着去看爷爷写字,也慢慢知道了他姓王,就住在隔壁楼,是随老伴来南京照顾小外孙的。王爷爷很健谈,总是乐呵呵地回答我们这群小毛孩子的各种问题。讲他年轻时在苏北小县城里当老师的往事;讲学古人拿破布头包木棍子做笔,在地上写水字的由来;讲他班上调皮捣蛋孩子的趣事等等。每当这时,他就像是在说自己的孩子一样。

兴许是一辈子教书育人成了习惯,如今的小广场早已成了王爷爷免费指导小区娃娃们学写字的露天课堂,那老老少少其乐融融的身影俨然成了小区最温馨的画面。在王爷爷的身上我看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妙之美,更看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最美“夕阳红”。

【点评】小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视角独特,笔触细腻地展示了一位伴读爷爷的风采,张扬了满满的正能量。从初见时的普通,到再见时的折服,到走进人物的生活,层层剥笋地让我们走近平凡老人,感受到其不平凡的精神世界。文章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凸显形象,用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刻画形象,用叙述、议论,丰满形象,使得文章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感人至深。

[作者地址:江苏南京市凤凰花园城小学六(3)班  指导老师:李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