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火依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学应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这条主线逐步展开。如何体现课标所倡导的这一基本教学理念?我认为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计问题,可使学生疑中生趣、由疑激思,促进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一、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中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这说明了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的重要性,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就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将数学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学习实际相联系,给出一些新鲜、生动、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去解答。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创造性地、适时地变换教学题材,让例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引导学生对所创设的画面进行观察、思考,让他们从生动、具体的背景材料中去发现、去探索与之相关的数学问题。如在教学“统计”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接触到统计知识,但若单纯地从课题入手问学生什幺是统计,学生往往摇头表示不理解。这时我换一个角度,创设情境:“新年到了,我们班要举行一个联欢晚会。老师准备给大家买一些水果,想了解一下同学们喜欢吃苹果的有几人,喜欢吃香蕉的有几人,喜欢吃菠萝的有几人……”这时,学生们会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教师借此从统计喜欢吃各种水果的人数引入教学内容,有了这些现实情境作支撑,学生就能自然感受到学习统计有趣而且有用,探究新知识的热情不言而喻。这种借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演绎的问题情境,不仅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也会高涨。从生活实际中产生了问题,孩子们不但体验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更重要的是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新鲜感、亲切感,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

二、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

儿童生来有一种好奇的倾向,天生具有探究和发现事物的兴趣,而这种好奇与兴趣往往是源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事物,源于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教师充分利用这些,根据学习内容巧妙适时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就会使学生在“奇”中生疑、“奇”中生趣,引发探究的欲望。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一节,我让学生当老师,任意出数来考我,当学生一次次地出数且出数愈来愈大,教师照样正确迅速地回答时,同学们面面相觑,自言自语道:“真奇怪,怎幺回事?”抓住学生这一好奇的心理我说:“你们想不想学这本领?”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想”。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这节课的教学收到了最佳效果。

三、创设可操作的问题情境

根据小学生好动手实践操作的特点,在导课时让每个学生参与实物操作,会激起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圆的认识》一课探讨圆的特征是重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几个有操作性的问题情境: 1. 学生掌握了画圆的方法后,紧接着让学生结合我出示的自学提纲,自学圆的各部分名称并回答问题。然后通过在圆中找圆心、半径和直径,让他们准确理解数学概念。2. 有了上一环节的铺垫,再让学生猜想圆的特征,然后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的方法验证半径的特征: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长度都相等。这一环节较好地突出了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培养。3. 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直径的特征,有了探讨半径特征的经验,直径的特征便“水到渠成”了。4. 最后,利用折一折、画一画、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探讨同一个圆内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以及圆的其他特征。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与,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环节通过让学生操作和观察,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出圆心、半径和直径。学生在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等一系列活动中,经历了知识探究的过程,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相互补充,提高了分析推理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沙县翠绿小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