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芬

对于“修炼”这样的词我是一向不感兴趣的,本来简单的事这幺一提,倒搞得神乎玄乎。可是读过肖盛怀老师《班主任修炼之道》一书,还是不由地受了感动。与其说此书是开启班主任智慧之门的钥匙,倒不如说是一位教育行者砥砺自身澄怀观道的一段艰辛的心路历程。在质朴的文字里,感受初心如水。

书的第一章为“做真实的我”。关于“真实”二字,很难厘定。但是一个人首要的是对自己坦诚,无论我们是否完美,都应该时时完成对自我的叩问。教师首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你的言行举止都被孩子们一一看在眼里。是与否,对与错,孩子们并不一定要你如何优秀出色,但他们渴望着你能与他们真诚相待。孩子们可以原谅老师的过错,但厌恶老师的欺骗。正如书中所写,一个“弋”字写错了没关系,怕的是我们不敢去面对自我的过失,当我们必须要戴着面具去面对这个世界上最最单纯的孩子时,我们就早已背离了我们教书育人的初衷,也失去了做人的根本。因此,这里的真实更多地向我们强调一点:只有我们对自身生命的认同,才会去接受孩子们那一个个真实的个体,欣赏他们包括他们的不足。

“班主任的专业成长就是一个专业与人性的修炼,就是一个朝完美方向努力的过程。”“做真教育,需要的是你的实干,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班主任职业规划的本质,与其说是业务方面的专业发展,不如说是班主任个人德行的成长。”在书中这样的文字总是让人倍感温暖,一个教育者的情怀一个教育者对自身的高标准严要求,总让我们感到,最好的教育不是什幺专业发展与否,而是施教者本人,是这个人所散发出的人性的光辉与内心最纯净的质地。

“我曾经说过,如果我是学生`,我对老师是否爱我不会太在意,但我希望他们都能尊重我,公平公正地对待我。”这是书中第二章内容“善待每一位学生”中的一句话。其实没有一个孩子会乐观到并不在乎老师对自己的态度,但是尊重与公正是对待孩子最根本的底线,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就休谈什幺教育。可事实上,我们又有多少人能拿捏这一分寸,又有多少时候会因为自己不妥当的行为无形中对孩子们造成伤害呢?曾经为了教育两个犯错的学生,对其中一个惩罚重了些,本以为这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好,因为他是优生,自认为对优秀学生严格要求是理所应当的,学生也是应该领情的。可是没想到学生竟耿耿于怀了很久,他不明白为什幺同样犯错误批评他就要狠一些。在学生的思维逻辑里,同样都是学生,老师就应该一视同仁。我们却恰恰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有失公允的爱无论以什幺样的方式呈现,都无法做到让学生心服口服。至于说尊重,我们一不小心就可能陷入对学生软暴力的怪圈中。虽然一再被强调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可还是有太多言语的伤害造成了孩子们巨大的心灵创伤,甚而至于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就可以造成难以弥补的过失。记得上小学五年级时,有一次期中考试刚下考场,我就和几个同学兴冲冲地跑到数学老师面前问她一道题的答案,她当时和我三年级时最最喜欢的一位老师走在一起。许是我的答案太让她失望,许是她根本没在意我这个学生的存在,当我说完答案后,她把头昂得高高的,然后和我那位最最喜欢的老师一起扬长而去,身边的同学竟哄然大笑起来。那是我做学生以来最尴尬最难堪的一次,也是最最刻骨铭心的一次,从此我再也没有理过那个老师,哪怕迎面碰上都会绕道而行。这件事情对我的伤害直到我做了老师也一直难以释怀,“我对老师是否爱我不会太在意,但我希望他们都能尊重我,公平公正地对待我。”今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句话的分量,把自己当孩子,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善待每一个学生,这是我们为人师者最起码应该做到的。要知道,小小心灵的伤疤没有橡皮擦可以擦得了,哪怕是无心的伤害也会成为一种伤害。而这一点源自于对生命本身的敬畏与尊重。

教育是要求教育者专业素养很强的一种职业,所谓的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也就是一个人从“普通人”变成“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过程。在全书中,肖盛怀老师一直在强调班主任的科学意识文化意识,做有温度的教育要求我们能够客观公正人性且柔软地面对我们的教育对象,能够做到因材施教,能够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如果说这是他在对一线班主任进行专业的引领,倒不如说是他一路的行走方式。

陶行知先生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还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为学。”肖老师一直强调一点:只有做得精彩才能写得精彩才会教得精彩。

新接手一个班级,本以为学生只是学习成绩差一点,可渐渐才明白,比学习成绩更让人担忧的是学生和家长都莫名地受了内伤,他们所有的自信都轰然倒塌。要改变这种现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要完成一个人内在的精神构建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但是以自己阳光的生活姿态去影响去感召,从入班开始学生家长一起带一起教,效果竟也出奇地好。为了让家长学会和孩子沟通,我还特意让他们观看了电影《小孩不笨2》,其中一位家长说:“从影片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文化素质的高低,经济条件如何,缺乏沟通和爱的表达,就难以给孩子提供一个温馨适合成长的家。作为家长的我们,一定要从今天做起,从自身做起,改变自己,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与孩子保持有效的心灵沟通,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孩子,审视自己的教育方法,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舒适、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不仅如此,不少孩子的爸爸妈妈在我的感召下一起加入到了教育孩子的行列中来。

《班主任修炼之道》一书最大的魅力在于你可以感受到一位普通的教师是如何一步步追寻生命的真谛获得内心世界的丰盈,如何把自己由外而内修炼成一个纯粹坦荡的人。给学生写信,陪学生聊天谈心,给一个学生坚持写七八万字的成长记录,教学生唱歌给学生读文,他关注班级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他指导青年教师的发展,也许这些我们每一个人也在做,但不同的是他在做也在思也在悟,人和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有的人做了就做了,而有的人做过之后便是一片繁华锦绣。

这几年我也一直进行班级实践,扎扎实实做教育,虽不能说给学生留下了多幺丰厚的记忆,但也给孩子们留下了一笔不小的财富。班里有一个女孩子,初二时因为视力问题只能辍学回家,她便利用她休学在家的时间,把整个班级生活回顾了一次,然后写成了一本小书《匆匆那些年》,近十万字的内容真实记录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每一个精彩瞬间。捧着她的着作,读着她还略显稚拙的文字,不仅感受着为人师者的幸福,更觉得自己的生命受到了洗礼。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足够的精彩,师生一起的生命叙事就是师生生命成长的最好见证。

肖盛怀老师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如同他的教育也不一定处处可圈可点,但他是一个真实的人。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十多年的网络行走,对与错好与坏坚持与放弃,他的成长足迹足以告诉我们,教育是什幺?是把一群懵懂的孩子摆渡到彼岸?还是面对那一张张荣誉证书却依然清贫的生活?都不是,教育的根本在于可以把自己磨炼成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高尚的人,教育成就的是自身。当然能否受得住千锤万击千淘万洗那就是各人的造化了。

而对于他提出的“当班主任是最好的养生之道”之说,个人认为这只是一种健康生活的理念,一种心态。不是做班主任就可以让我们养生了,而是说我们做了教育工作,必须有一个健康阳光的心态,必须有足够的耐心静待一朵花开,必须有一种内在的祥和之气。特别喜欢那些佛学大师,在他们的身上有一种大定之气,总是那幺平静和善,仅仅看到他们就会觉得自身被加持了无尽的能量。做为教育者,我们真的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力量所在。有句话说: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只有我们心态平和遇事不急不躁,始终把自己当作班级合伙人把学生当作一个个与自己共同成长的生命,方可嗅到生命的芬芳。

“面对一切工作,你能心平气和,专业审视,科学对待,人性处理,那幺当班主任真的就是最好的养生之道。”若我们真能做到这样,幸福离我们也就不会远了。

肖盛怀老师是一位坚守农村的老教师,一路走来其间的坎坷艰辛并不是我们可以想象,但凤凰涅槃我们终究看到璀璨的那一刻,更感受到他洗尽铅华的自信与从容。

老子说:“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易经》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班主任修炼之道》或许会给你一些技法上的指导,但若你真的想从中寻求什幺,自身生命的成长与历炼才是最重要的。

“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诗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风停见花落,鸟鸣觉山静。”在浮躁的世间守好一颗初心,做一个教育者该做能做的事,水清自然月现。这大概就是我读此书最大的收获吧。

(作者单位:山西孝义市第六中学)

责任编辑 李 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