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风苦雨之夜,拥寒灯读书,时闻纸窗外芭蕉淅沥作声,亦殊有致。

——[明]谢肇淛《五杂俎》

王景文云:“有心于避祸,不若无心于任运。”斯言固达矣,然必自反无愧,自尽无憾,乃可安之于命。伊川曰:“人之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须泰然处之。”东坡曰:“知命者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物之有成必有坏,譬如人之有生必有死,而国之有兴必有亡也。虽知其然,而君子之养身也,凡可以久生而缓死者,无不用;其治国也,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无不为;至于不可奈何而后已,此之谓知命。”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新市有齐瞽者,行乞衢中,人弗避道,辄忿骂曰:“汝眼瞎耶?”市人以其瞽,多不较。

嗣有梁瞽者,性尤戾,亦行乞衢中。遭之,相触而踬。梁瞽故不知彼亦瞽也,乃起亦忿骂曰:“汝眼亦瞎耶?”两瞽哄然相诟。市子姗笑。

噫!以迷导迷,而诘难无已者,何以异于是?

——[明]刘元卿《两瞽》

细玩此篇,毕竟是有此渔父,非假设之辞也。观其鼓枻之歌,迥然清商,绝不同调,末即顿显拒绝之迹,遂去不复与言,可以见矣。如原决有此见,肯沉汨罗乎?实相矛盾,各执一家言也。公为渔父则易,为屈子则难,屈子所谓邦无道则愚以犯难者也。谁不能智,唯愚不可及矣。渔父之见,原亦知之,原亦能言之,则谓为屈原假设之词亦可。

——[明]李贽《焚书·渔父》

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面无端容,目无定睛;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人生之至乐,真无逾于此时者。孟子所谓不失赤子,老子所谓能婴儿,盖指此也,趣之正等正觉最上乘也。山林之人,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故虽不求趣而趣近之。愚不肖之近趣也,以无品也。品愈卑,故所求愈下。或为酒肉,或为声伎;率心而行,无所忌惮,自以为绝望于世,故举世非笑之不顾也,此又一趣也。迨夫年渐长,官渐高,品渐大,有身如梏,有心如棘,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

——[明]袁宏道《叙陈正甫<会心集>》

手提着闲中风月,一任他乌兔奔忙;肩担着物外乾坤,都不管春秋来往。总领的一味清凉;离苦海,安稳地喜无风浪。解忧闷,服了平胃散;除烦渴,饮了太和汤。俺想那华清宫,马头残月,到不如白沙村,牛背斜阳。俺自有胸中丘壑,煞强如名利场。则看你脸上烟霞,原不是公侯相,要买却长生诀,又何须金玉千箱。待踏遍神仙府,刚只用芒鞋一緉,有甚商量。

——[明]屠隆《乌栾》

诗话选登

老杜多欲以颜色字置第一字,却引实字来,如“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是也。不如此,则语既弱而气亦馁。他如“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翠深开断壁,红远结飞楼”“翠乾危栈竹,红腻小湖莲”“紫收岷岭芋,白种陆池莲”,皆如前体。

——[南宋]范晞文《对床夜语》

姑苏枫桥寺,唐张继留诗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六一居士《诗话》谓“句则佳矣,奈半夜非鸣钟时”。然余昔官姑苏,每三鼓尽四鼓初,即诸寺钟皆鸣,想自唐时已然也。后观于鹄诗云:“定知别后家中伴,遥听维山半夜钟。”白乐天云:“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温庭筠云:“悠然旅榜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则前人言之,不独张继也。

——[南宋]陈岩肖《庚溪诗话》

东京气格颓下,蔡文姬才气英英。读《胡笳》吟,可令惊蓬坐振,沙砾自飞,直是激烈人怀抱。

——[明]陆时雍《诗镜总论》

李义山咏《柳》云:“堤远意相随”,真写柳之魂魄。与唐人“山远始为容,江奔地欲随”之句,皆是呕心镂骨而成,粗才每轻轻读过。吴竹桥太史亦有句云:“人影水中随。”

——[清]袁枚《随园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