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帆

以“一带一路” 为契机,近年来有关中西交通史的研究层出不穷,学术界对于文化交流这一问题的认识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相形之下,普通读者对于中西交流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仍局限于“丝绸之路”的概念。如何及时地向一般读者介绍学术新动向并启发有益的思考,也成为学者在进行研究之余需要思考的问题。程方毅这本小书以为大众熟知的故事为切入点,以扎实的学术研究为基础,深入浅出地向读者展现了历史上东西文化频繁的交流,同时也在学术普及化上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对普通读者来说,此书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全书共九章,每一章的主题都是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故事人物:从中国本土的孙悟空、二郎神到西方的塞壬、灰姑娘。这些熟悉的人物能让普通读者快速代入自己的知识,并随着作者生动的笔触开启新的领域。比如第三章以蟠桃为引子,联系到大家熟知王母娘娘,并进一步引入学界关于西王母和汉代神仙思想的讨论。又如第二章从人人皆知的孙悟空出发,过渡到印度神猴哈奴曼,通过对两者的对比介绍了长期争论的学术话题,也丰富了读者对孙行者的认识。作者选取的切入点既不晦涩也不艰深,但由此代入讨论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达到了相当的广度。于读者而言,看到自己熟知的人物事物有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应该也是一种意外之喜吧。

读者掩卷之后,想必自身关于中国和西方的概念也会因此书修正不少。而这,也正是这本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正如作者所说,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所联结的东西方并非仅仅“几匹布”的经济往来,每一个个人,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而这些人和物在丝路上移动、碰撞和交融不仅成就了亚欧大陆一个个兼容并蓄的辉煌文明,也让以上所提及的故事传说在各个地区广泛流传。近代以来不断强化的民族国家及东西之隔在历史上和文化上反而是模糊和可穿越的。我们认为来自欧洲的灰姑娘的故事最早的记载见于唐代《酉阳杂俎》;而被认为是经典本土人物的孙悟空则显示出与印度神猴哈奴曼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中国社会常见的狮子形象源于域外奇珍;而现在更具有异域特色的大象在上古则在中原大量存在……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而通过这些有认同感的例子,相信读者也更能理解东西文化交流对我们自身的影响。

作者并没有止步在展示中西交流的个案:贯穿各个章节的不仅有让我们惊叹的联系,还有作者关于这些联系如何得以发生的讨论。第一章作者在分析了塞壬和中国人首鸟身像的相似之处之后,过渡到甘英出使大秦的历史事件,通过对《后汉书》和《晋书》相关记载的仔细分析,提出海妖的故事可能是通过波斯传入中国。这样一来,东海与地中海之间巨大的地理鸿沟就通过亚历山大的东征,安息帝国的中间人角色,以及甘英的出使连结起来。看似无关的两个形象其实有着更深层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是通过超乎我们想象的跨区域的交流实现的。考虑到横跨亚欧大陆距离之远,人力财力消耗之巨,这种间接的多主体分段式的联结可能是“丝绸之路”上交流和贸易的主要方式——商队或者个人往往只完成部分旅程,在中转站把物资托付给可以完成下一段旅程的主体。另一方面,历史上亦有更加直接的沟通,第四章对狮子的论述就是这类联系的代表。作者提到,尽管狮子在中国社会十分常见,但是这一物种却并非产自中国。那么它们是从哪里,又是如何到达中国的呢?作者给出的解释是中亚西亚的国家对中国的朝贡。这种朝贡作为政府行为能够保证长途运送珍奇异兽的可能性,但同时这样耗费巨大的行为无法长期持续存在,只有在中原王朝有足够威慑力的时期,狮子的朝贡才有其必要性。作者为每一件事物,每一个故事所勾勒出的历史背景无疑为我们理解古代的文化交流提供了上下文的语境。

诚然,交流和接触并非结果和重点,而是新一波文化现象萌发的开始。书中所提到的几乎每一个例子都是杂交性(hybridity)的个案。比如末章灰姑娘的母题在世界各地都广为流传,但是在各个地区,故事的细节和道具都有所不同,而这些不同都是本土特征的反应。又如“曹冲称象”和“盲人摸象”的故事最初都来源于佛经,但是经过长时期的流传和本土化的改造,我们甚至意识不到其与佛经本身的关联。关于佛教的传入及本土化也是值得单独提出的。无论是西游记的故事,二郎神的特征还是曼陀罗的传入都与佛教东渐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作者细致的抽丝剥茧,读者也得以一窥佛教对中国物质文化、文学创作甚至世俗生活深刻的影响。

此书的一大特点是跨学科的综合论述。首先,作者扎实的历史学基础为此书的成形提供了可信的框架,文中引述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既有官方正史,亦有民间的文学作品,且取舍得当,详实又不拖沓。更值得称许的是,作者对印度、波斯以及西方古典材料的掌握也十分到位。也正是作者世界史的学术背景让其处理起中西交通这一题目时游刃有余。同时,作者也展现了相当的语言学功底,书中对狮、象、兕觥名称的考证充分又不失趣味,尤其是甲骨文中象形文字的带入让读者能够形象地感知,同时也让古文字这一艰深的领域消失了距离感。另外值得肯定的是书中大量图像资料的引用以及作者细致的图像学分析,不仅是论证有力的支持,也为此书的可读性加分不少。作者在处理各类型材料的时候做到了有机的结合,这不单适用于科普类写作,对于学者的专攻研究也有相当的借鉴和启发意义。正如上文所提到的,丝路所联结的中西交通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我们的认识也只有在综合各类材料并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取得相应的突破。

在旁征博引之余,作者也提醒了那些习惯于有确定结论的读者:在很多时候,学术研究并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我们无法确定灰姑娘的故事起源于欧洲、中国抑或是印尼;我们也不知道二郎神的第三只眼是来源于佛教、拜火教还是婆罗门教的神祗。对于学术研究来说,探求的过程来得比结论更为重要;而对于读者来说,接受不同的假说,并认可结论的不唯一性也是个人知识论上的进步。作者在书中多次对学术史的回顾也进一步诠释了问题的探索而非问题的解答才是知识进步的动力。无论是宋代金石学家对兕觥的复原,还是20世纪初关于孙悟空和哈奴曼的争论,都是上千年的学术传统不断挑战与更新自我的缩影。

(作者系纽约大学亚洲艺术与考古学博士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