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会听到有朋友说,王羲之的《兰亭序》不怎样么,我看还没有我写得好……估计这样的话大家都听说过。

说这些话也不奇怪,说明了大众的书法审美能力问题,而对于学书者而言,是一个怎样对待经典和艺术,应该向《兰亭序》学习什么,怎样临习的问题。

对书法美的理解,需要较高的艺术修养。不少书家在临习《兰亭序》时,精力主要集中在每个字的点画撇捺、结体布局、笔墨的柔劲干湿、线条的粗细曲直、字的大小方圆等上,而很少去解读文章本身的意蕴,作者的人文情怀、气质、学养,以及书写时的环境、情绪、气韵等。这其实是一个误区。

学习《兰亭序》要学古人的精神之美,不只是躯壳。

我们不能仅把《兰亭序》当作一棵姿态旖旎的树来欣赏,去临习,而应该当作一座山来品味和领略,再茂盛的树总归是一棵树,而再小的山也会长出无数棵树,形成它特有的人文和历史。有了山的认识高度,学习的目标才会更加清晰完整,收获才会有山的厚度。《兰亭序》作为行书的典范,不仅是外形,还有深沉博大的精神情怀,而且精神美大于外形美的比重,我们要注意临习的方法和侧重点。

《兰亭序》在文学和书法方面都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典范,表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修养,呈现出一派高古气息,这种高古气息体现了中国书法的根,即传统问题。我们在临习时首先要深入把握这一点。否则,临习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中国书法的根在于中国文化的传统,这是中国书法不同于西方艺术最根本的特征,如果丢掉了传统,就谈不上中国书法。那么,传统是什么?传统就是中国古典文化的源头,儒家和道家精髓,国学功力和诗词歌赋的底蕴,这是书法学习和创作所依据的核心。

《兰亭序》的高古气息,保留了中国文学和书法的传统所在,其问世的魏晋时期,正是中国文化和思想最活跃的一幕,那个时期崇尚《周易》《老子》《庄子》思想,形成了浓厚的魏晋玄学之风,以天地阴阳、清静无为、道法自然、逍遥自由观认识宇宙和万物。魏晋玄学是在汉代儒学衰落基础上,弥补儒学不足而产生的,是汉代道家思想黄老之学演变发展的产物。其跃进到宇宙观的高度,用虚无哲学解释世界本体,用无为政治来补充儒家的名教之治。《老子》的思想俯仰天地、玄奥精深、富于哲理,《庄子》的文章旷达洒脱、富于幻想、放浪不羁,怎样的养分必然造就怎样的果实,这影响了《兰亭序》的性格,所以说《兰亭序》的诞生是具有广泛的文、史、哲土壤基础的。

气质高雅是书法的灵魂,高品位的书法往往具有诗意的气息,诗云“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梅和雪本是高洁之物,也是书画家常写的素材,但缺少了诗句的点睛,反而俗气。诗意是一种气质,书法反映了一个人的这种气质,气质是内在的。

王羲之出身贵族,又是当时的文化名人,满腹诗书,他的行事风格和文章自然有着文人诗意的气质,比如《黄庭经》换白鹅,“东床快婿”逸事等,都传为千古佳话;再从《兰亭序》的文辞来看,能信手写出如此有诗意的文章,形成了许多成语典故,肯定是熟读了诸子百家的文章,少不了《诗经》《离骚》等优秀诗歌对他的濡养,才造就了《兰亭序》这样的经典文章;而《兰亭序》书法本身的笔意,又活灵活现地表现了这种诗性,把这种诗性形象化、艺术化,文和书相得益彰、珠联璧合,使《兰亭序》终究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不朽之作。

王羲之和《兰亭序》创造了影响后世的书法标杆,成为令人景仰的书圣。从书法角度探究,王羲之书法经历了“入蓝”和“出蓝”的过程,“蓝”即古人,比如他学钟繇,钟书谓钟家隼尾波,用笔尚外拓,真书具分,有飞鸟腾之势,王羲之对钟繇隶书损益运用,心仪手追,用笔内抵,易翻为曲,易折为转,习而化之。他学张芝,张芝之草浓纤折衷,虽运用增华,而古雅不逮,无所不工。王羲之自出机抒,剖析折衷,对古人能研精体势。

王羲之平生博览秦汉篆隶各种不同笔法妙用,融入于真行草体中去,推陈出新,更为后代开辟了新的天地,兼撮众法,备成一家,受后人推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王羲之的《兰亭序》伟大地诞生不是偶然的,其根深植于中国文学传统和书法传统这两座大山之中,造就了《兰亭序》高古气息,所以在临习《兰亭序》时,必须找见其根,从传统文学和书法上下功夫,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这是学习《兰亭序》必须奠定的基础课程。

一画之笔迹流出万象之美,和人心内之美。没有人,就表达不出这种美。所以中国人这支笔,开始于一画,界破了虚空,既流出人心之美,也流出万象之美。那么《兰亭序》留美千古,王羲之又是怎样风度的人呢?

学习《兰亭序》,我们不得不了解王羲之和他身后的魏晋风度。魏晋是一个动乱的年代,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魏晋风度指魏晋名士们特立独行、不拘礼法、不滞于物,以饮酒、服药、清谈、纵情山水的生活方式崇尚自然、超然物外,表现出风流自信、率直任诞、清俊脱俗的精神风格。清谈如有建安七子、正始名士、竹林七贤、王谢世家、桃源陶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等“竹林七贤”,常聚于林中喝酒纵歌,一派烟云水气、仙风道骨之态。所谓真名士自风流,魏晋风度的士大夫精神,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基础,影响深远。

魏晋风度作为士族意识形态的人格表现,成为当时的审美理想。王羲之生活在东晋,属于当时名士之流,以王羲之的声望和学识,朝廷以吏部尚书请官但遭拒。千秋之下,高谈阔论不绝,觥筹交错不止,风度依旧是魏晋的风度。因为托杯玄胜,远咏庄老的人生哲学观,才造就那传奇的《兰亭序》。

我们从《兰亭序》的文辞中,可以看到作者对宇宙万物、对痛苦与欢乐的认识嗟叹,反映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情怀,包含了儒家“入世”和道家“出世”的思想,以及丰富的文化修养。

茂林修竹,惠风和畅,怏然自足,作者诗意般的栖居,洒脱放达,俊朗独立,没有一丝浮华之气。他们置身世外,如神仙般逍遥自在,又认为齐彭殇为妄作,一死生为虚诞, 而后未尝不临文嗟悼,蓦然发现他眼角深沉的泪水和痛苦。他不能像竹林七贤那样超然独世,面对生命的赋予,内心纠葛着矛盾的噬啮。

如今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悟,对自我价值评判,对自由的向往,尤其处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期,社会和平,民众安乐,文化繁荣,各种意识形态极易表现,如年轻人追求行止姿容的漂亮俊逸,以及思想个性张扬洒脱,这和魏晋风度的美学观有着相辅相成之处。在临习《兰亭序》时,一定要注意书风与古人精神气质的对接,以及与时代的对接,辩证地吸收传统,为我所用。但受到时代环境所囿,对于《兰亭序》表现出的作者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可以加以扬弃。临习时只取其儒雅雄秀、潇洒旷达、清丽俊朗之意,以及文化人的诗文儒雅气息即可。要取得这种气质,需要对传统文化的积淀,非一日两日之工,这比对字形笔画的把握难得多,用时也多得多。

书法最难的是脱不出俗气,亦即匠气。如果评价一个人的书法说“写得不错,就是俗了点”,这话几乎就是要了书家的命。书法跟人走,人俗字也俗。微信圈里有不少书家,常发布一些不论场合,内容无趣的照片,或者对某事不满,出言不逊。对于这些书家,基本上不用看就能断定他的书法格调不会高,一起谈论书道就更无必要了。而有的书友很少发布东西,但每发必令人驻目,不管是自己原创还是转发,或给人启迪,令人深思,或美图美文留人欣赏,给人以知识,总能给人带来点什么。这样的人有内涵,无论做什么都会品位不俗。

俗气也是由于对传统的学问不足。像邓石如那样功夫的书法,也脱不了俗。字有百病,唯俗病难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多读书方能医俗。所以我们要深入了解《兰亭序》形成的历史背景,体悟临风微醉,群贤雅集,一觞一咏的创作状态,平时还要加强对经史子集等传统文化的研读,变换自己的身心气质,逐步靠近作者的精神殿堂,方能进入一个高的临习境界。

《兰亭序》324字,每一字都是一个生命,都是一个优雅的舞者在翩翩起舞,具有各自的秉性、精神和风仪,都被赋予“礼”的形象。它们或坐,或卧,或行,或走,或舞,或歌,异字异构,重字别构,风姿绰约。“事”“为”“欣”“仰”“府”“视”“所”“畅”“叙”“觞”“揽”“怀”“兴”“后”等重字自成妙构。每个字精气饱满灵动,或像一个彬彬有礼的君子,或像一位知书达礼的佳人,潇洒俊秀,仪态万方,而并不像颜体那样顶天立地,虎踞龙盘,威武而不可亲近。

书法是做人的体现,人品不高,用墨无法。当然这里的“人品”有人认为就是常说的人的品性,但笔者认为这里的 “人品”不仅指人的品性,还应该包括人的文化修养、艺术创造力、品位及鉴赏力等各种因素。把握了这个特点,在临习的时候就要注意自身的修炼,平时读一些“四书五经”方面的书籍,学习《大学》《中庸》《论语》《道德经》等传统经典,并身体力行。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些书会让你书艺大进。

有的人学书法,认为写到字形优美就成功了,这是不对的。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兰亭序》的临摹作品,只是临摹了其外形,呈现出一种甜俗,像摆在衣橱里的模特,外表看起来漂亮,但细品无筋骨血肉,更无生命力可言,就像泡沫一样很快消散,惑人眼界罢了。但如果我们能把传统的诗书之气捺入笔墨中,把情绪和生活融入笔墨之中,表现出生命的跃动,则会是另一番景象。

最后上升到中国古代哲学,这也是传统的范畴,临习经典的过程其实就是由技入道的过程。“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临帖首先要读帖,单体解析,即在通读法帖时,体会其行气、韵味、笔势等特点,再对每个字逐个分析,对其线条、点画、用笔,尤其是起、行、收及结体进行分析体会,了然于心。若未认真读帖,用心体悟其特点和神韵而盲然下笔,纵然临得酷肖,离开了帖就无法驾驭了,未取神也。

《兰亭序》表现出来的美,是一种传统太极之美,即“道”的美。“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兰亭序》在尺幅之间展现了丰裕的艺术美,其道媚劲健的用笔,流贯于每一细部,无论横、竖、点、撇、钩、折、捺,筋骨血肉极尽用笔之妙。如横画有露锋横、垂头横、下挑横、上挑横、并列横等;竖画或悬针,或垂露,或玉筋,或斜竖,或弧竖,或带钩,或曲头;点有斜点、出锋点、曲头点、平点、长点、左右点、上下点等。各尽其妙,不一而足。

《兰亭序》其中每一画的运笔,起笔、行笔和收笔,都在行进着一种太极路线,如果把每个字书写过程的空间路线放大,俨然演练太极拳,又若鹰觅食,瞄准、盘旋、俯冲、回起,轻重徐疾,准稳到位;若鹤起舞,一张一弛,亦步亦趋,独鹤与飞。每个字总是先制造矛盾,而后再解决矛盾,在不平衡中求得平衡,姿态江流宛转、变幻无穷,气韵连贯通畅,如云如丝,袅袅不绝。所以在临习中要意临,即用心力和意念,体验原帖气韵在胸中的流淌,注意太极气息的调整,以意带气动,揣摩用笔、结体和章法等技法,处理好每一个字。要注意中锋用笔、笔画转折时调锋,无垂不缩、无往不复,防止笔画抛筋露骨,软弱臃肉,生硬僵柴;这样反复练习,由量变到质变,逐渐由形似达到神似,得其“意”而忘其“形”,最后由技术进入艺术创作的层面,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性情,技近乎道,方能取得《兰亭序》的精髓。

临习《兰亭序》一点要注意的是,要“入古”而“出古”,也就是要继承传统,又要创新。天下行书之典范《兰亭序》,毕竟是一千多年前古人的作品,当时的社会环境,书法发展的阶段都发生了变化,作者的文化心理、性情志趣、身份地位,乃至价值观亦有不同,可谓趣舍万殊,静噪不同;所以我们临习时只取其精髓,取得原作七分神形即可,没必要全似;也不要把学习僵化性,临习要能跳进去又要出得来,要运用心手,使古人为我服务,不盘泥于前人脚下,要入古而不泥古,不背乎今。要正确理解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要在反复临习、掌握其笔法的基础上,发挥能动性和创造力,融入自己的思想和意识,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在目前国家富强、人民安乐,文化繁荣,文化强国的环境下,我们的书法学习一定要在理解传统、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体现出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传播塑造人、鼓舞人的正能量,很好地为人民服务。

(马文胜,字铭泽,号碧云天、拣尽寒枝。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陕西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陕西美术家协会会员,三秦文化研究会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