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当今寰宇,并不平静。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人类社会满是机遇与挑战;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国际格局演变深刻而复杂。对于全世界而言,要携手走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科技、经济力量,亦需要文明的援助。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纵向上不同时期文明的发展演化和横向上不同国家、民族文明的多元并存,创造了多姿多彩的人类文明,绘就了波澜壮阔的文明图谱。中华文明位列其中,且因其独特优势备受瞩目。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中华文明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中获得了丰富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如明清以后的“东学西渐”和“西学东渐”,既给予西方文明自我反思、复兴发展的养料,也对中华文明重新焕发生机起到了催化作用。

放眼未来,文明的作用将愈加显要。因此,2022年5月27日下午,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主要内容就是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该问题,提出五点要求:

第一,加强多学科联合攻关,推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更多成果。

第二,深化研究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第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

第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五,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

可见,党中央对中华文明历史研究,有着高度清醒而长远的认识。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份子,中国学者有责任有担当亦有能力情怀去为之奋斗。本期,中共中央党校“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研究中心的三位学人,从各自理解与学术专长出发,对该讲话精神进行解读,亦有抛砖引玉之意。

截止今朝,世界上共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惟有各自国家悉心梳理和珍视自身的文明成果,并加以交流互鉴,文明之间才可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王学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教授,中国史教研室主任)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21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朱熹园时的重要论断言犹在耳,2022年5月27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的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又就高度重视的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了专门研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信息量大且意味深长的长篇重要讲话。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极为重视对自身历史的探究、自身文明的追溯与自身文化的弘扬。尤其自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迄,党中央多次就相关问题进行专门讨论或发出指示,代表性文献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2020年9月22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20年9月28日)、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2021年5月9日)等。加上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的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两份信函、两次学习和一次座谈,可见党中央对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始终念兹在兹、一直高度关注。

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讲话,可谓立意深远,很明晰地强调了中华文明在当代中国的价值与意义。

首先,中华文明甚为重要。在这次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特意对中华文明的当代价值给出了最新概括:“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这应是党中央首次对中华文明从四个方面给予概括,既体现了一直以来的基本观点,同时又赋予了新的内涵。“独特的精神标识”意在凸显中华文明的象征意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形塑了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构筑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贵在强调中华文明本源作用。无论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还是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皆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其所深蕴的文化传统,早已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这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屹立不倒之本;“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重在体现中华文明的深沉影响。它属于根植在全球华人彼此内心深处共同的精神财富,好比是“根”和“魂”一般,也是血脉相连、心灵契合的文化基因,可谓共同的精神家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心灵沟通。全世界华人要以心相交、尊重差异、增进理解,不断增强文化认同,所凭依的唯有不言自明的中华文明。“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仍在倡扬中华文明的永恒活力。应当承认,中华文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还存在需要协调适应的地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标识是特色,根基是底色,纽带是本色,宝藏是成色,此即中华文明最新概括的内在逻辑所在。

其次,中华文明甚为独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内化为异于其他文明体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

再次,中国文明甚为关键。正因为中华文明植根于中华大地,具有独特文化基因和自身发展历程,且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中兼容并蓄,故得以持续与时代共进步,葆有旺盛生命力。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远景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离不开中国文明历史的深入研究,这是阐明中国道路的文化底蕴和理论支撑,亦是“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的基本依据。申言之,这要求我们要具备敏感且强烈的文明意识与历史自觉,在高远宏阔的文明视阈中来把握中国的道路演进、未来远景、历史使命及与世界文明的关系。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正是对中国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研究的重大项目。长期以来,对于我们引以为荣的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学术界面临众多有待攻关的重大课题: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是如何起源的?它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为什么会经历这样的发展历程?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有何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些特点?促使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动力是什么?作为中华文明主要物质内涵的科学技术发明和创造与精神文化的发展的具体状况如何?整整二十年来,几代学者矢志不渝、接续而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该工程的总方针,强调以考古学为基础,多学科联合攻关,在充分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研究,对中华文明的早期历史进行科学的论证,充分揭示早期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和辉煌成就,回答中华文明形成的时间、地域、过程、原因和机制等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扩展视野,探讨中华文明与周边地区文明化进程的互动,进而通过与世界其他古代文明的比较研究,总结早期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并进而对人类文明的研究和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做出中国学者应有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特意强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当然,尚需清醒认识到,已有成果还是初步的和阶段性的,还有许多重大问题有待破解,比如,因缺乏足够的文字记载,夏代史研究还存在大量空白;又如“三皇五帝”等史前人物,是神话传说还是确有其人?这都需要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

遵循讲话精神,放眼未来,走向深入的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在既有成就基础之上,应着力把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同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等重大问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注重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设,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的学术资源和理论支撑;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教授,中国史教研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