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弟子宰予的懒惰,孔子说:“朽木不可雕也。”千百年来,一句“朽木不可雕也”成了技艺不精的雕琢者们堂而皇之的理由,成了“良材”们咄咄逼人的讽刺,也成了“朽木”们自暴自弃的理由。然而朽木当真不可雕?非也。如果朽木拥有一颗不甘于腐朽的心,再加上慧眼识珠的工匠用心打磨,朽木也可化为良材,展现出自己独特的价值。

朽木可雕,需要“朽木”拥有追求卓越的信念。青年时期的马云曾因打架被迫转学,中考参加了两次才考上一所普通的高中,高考更是两次落榜。或许在旁人看来,此时的马云成绩差而又惹是生非,是一块标准的朽木,教他数学的余老师甚至对他说:“马云,如果你数学能考及格,我的‘余’字倒着写。”然而马云没有自甘堕落,他平时白天工作,晚上念夜校,到了周日更是一大早便赶往大学图书馆读书,皇天不负有心人,马云在第三次高考中考上了杭州师范学院,并最终成为家喻户晓的成功企业家。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相信自己的存在价值,不断追求卓越,“朽木”也有可能“化腐朽为神奇”,也有可能成为引人惊叹的艺术品。

朽木可雕,需要雕刻者具有独到的眼光和高超的技艺。罗丹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平庸的雕工看来,朽木腥臭而松散,而在慧眼识珠的雕刻家看来,朽木却可能有着良材所不具有的形态和纹路,在他手中,朽木便可成为一件巧夺天工的珍品。读小学时,爱迪生被以“智力落后”的理由勒令退学,同龄人对他充满了嘲讽之意。然而爱迪生的母亲却发现了自己孩子的独特优点——喜欢刨根问底和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在母亲的鼓励下,爱迪生闯过了层层磨难,成为“发明大王”。在独具慧眼的母亲手中,爱迪生完成了从人们眼中的“朽木”到“良材”的蜕变。

因为坚信朽木可雕,为害乡里的周处从恶人成为了刚正不阿的一代名臣,受到千古传颂。因为坚信朽木可雕,在生活中经常忘事的郑逸梅先生在文学上找到了自己的专长,被人们誉为“报刊补白大王”。因为坚信朽木可雕,四岁才会说话,七岁才会认字的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被人们公认为“现代物理学之父”。事实上,即便是被孔子评为“朽木不可雕也”的宰予,最终也凭借自己独到的思想见解,从而成为了“孔门十三哲”之一。

古往今来,有千千万万的“朽木”最终成为“良材”,因此当人们面对“朽木”之时,又怎能妄下结论,断言“朽木不可雕”?

新木生叶,朽木生芝。若是拥有坚定的信心、独到的眼光和出众的技巧,朽木亦可雕也,人亦可成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