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禹扬

意外地,我接到了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8-2019)总决赛的邀请函,高兴之余,收拾好行李向总决赛现场——郑州出发了。

坐在火车上,看着车窗外大片大片的油菜花、飞驰而过的田埂、零零散散的村民和漫山遍野的羊群,我忽然高度紧张起来,心儿随着“咣当、咣当”晃动的车厢跳动着,那一刻,有一种即将奔赴战场的感觉。

仿佛只是一眨眼间,我便来到了战场。坐在大赛的笔试现场,尚未发卷,我环顾了一下四周,参赛者是从各个省市选拔出来的选手,每一个人都像一把刚磨好的剑,蓄势待发。

这次大赛的主题是“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我的脑海里迅速搜索着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只言片语,只待一声令下,便让它们在纸上化出最美的火花来。然而当我拿到题目时,我傻眼了。作文题给了两段材料,讲述两位严厉的父亲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因为方法不同而导致的结果不一样,问我们有怎样的思考。“如何与父母打交道”,这不是小学时代的作文题吗?何况,我的父母对我并不严厉,他们一贯以“散养”的方式对待我。

我的脑海中一片空白,如同桌上的这张白纸。突然之间,想起了前不久与母亲的一次冲突,也许我可以以此来切入话题。但关于文化、关于云和月、关于花和叶,如果它们不能在赛场中一展芳容,那这篇作文如何能写得出类拔萃?于是,我在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环境渲染,以此为“如何与父母打交道”这一主题添枝加叶,如同将一位素面朝天的村女打扮得花枝招展。我匆匆检查了一遍,自鸣得意,早早交了卷。

下午是口试环节。我坐在椅子上,心里又发出了“咣当、咣当”的声音。观察与我一起来的同学,他们的心中似乎也开着一辆小火车,有人微微抖动双腿,有人低头揉着手里的衣服,有人紧紧抓着自己的胳膊,也有人面无表情沉默地坐着。我拼命地说话,以掩盖内心的慌张。但等真到了考场时,面对抽到的题目“对于语文阅读的答案你觉得是唯一的吗?”我忽然觉得又无话可说了。它不是唯一的,可你偏离了关键词就得不到分。于是我回答是“唯一”的,但我的阐述又有些词不达意,甚至还有些结巴。

感觉有点糟。果然,第二天的颁奖环节,看着获得“恒源祥之星”奖项的同学迈着轻盈的步伐走上领奖台,我呆坐在座位上,身体沉重得如同一座笨重的山。当我听到一位演讲的同学说到她从前写文章喜欢堆砌华丽的辞藻并为之感到得意扬扬时,我恍然大悟,在考试中我不也犯了类似的毛病吗?再想到昨晚看到的联欢晚会,8岁唱戏的小铁梅、12岁画得一手好画的小唐伯虎,他们的一身本领都是从小练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来的。倘若为文做事只有一个花架子,去掉华丽的外表,徒留一个空壳,是经不起岁月的敲打的。

想到这里,我释然了。这次大赛,虽然有一些遗憾,但重要的不是结果,是经历。这也只是起点,并非终点。每一次的经历都是一滴水,每一场的终点也都是下一场的起点,当我们积水成渊,当起点和终点不断融合,我想,我们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