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宗长

这是一次追梦之旅。初夏的大别山区,草木郁郁葱葱,杜鹃花竞相绽放,我有幸踏进这片被誉为“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的英雄土地,聆听穿越时空的英雄故事。

车到红安,一场大雨把老区的天空洗得格外清新。不远处山涧溪流潺潺,田间雾气腾腾,好一幅美妙的乡村图画。走进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我和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秦英局长、纪念园高虹主任等友人一起,首先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了花篮。用心触摸着历史的痕迹,对革命先烈的敬意油然而生。

拾级而上,我们来到革命历史纪念馆参观,映入眼帘的是序厅中的一组雄浑博大、伟岸挺拔的大别雄风英雄群雕。军旗引导下的红军指战员和在铜锣声中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的武装农民,形成了前赴后继、滚滚向前的革命洪流,构成了鄂豫皖根据地波澜壮阔革命斗争的生动缩影,再现了大别山区硝烟弥漫、号角争鸣的峥嵘岁月。

据纪念园讲解员姚海燕介绍,红安本名黄安,大革命时期,这里打响了黄麻起义的第一枪,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三支红军主力。在中国工农红军的队列中,曾经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红安人,每四名英烈中就有一名属红安籍。红安县内登记在册的烈士就有22552人。从红安走出来了223名将军,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

1927年11月13日,在“八七会议”精神的指引下,黄安、麻城两县数万农民武装,在潘忠汝、吴光浩等人的指挥下,发动了着名的黄麻起义,一举攻克了黄安城,成立了黄安县农民政府和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建立了鄂豫皖根据地,对推动鄂豫皖边界地区革命运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县城一条将军道,寸寸浸透英烈血。”战火曾把黄安烧成一片焦土,在敌人惨无人道的“抢光、杀光、烧光”政策下,“无人区”从县北一直延伸到县南。12月5日,敌人向黄安城发起突然袭击,鄂东军奋力突围,黄安县委书记王志仁,鄂东军总指挥潘忠汝、副总指挥刘光烈等200多名将士不幸牺牲,解放21天的黄安城又落入敌手。为保存革命力量,鄂东军余部72人在副总指挥吴光浩、戴克敏、曹学楷和黄安县负责人的率领下,转移到黄陂境内木兰山区坚持游击斗争。他们被称为“木兰山七十二英雄”,谱写了鄂豫皖革命史上的不朽篇章。

“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这首战争年代在大别山区广为流传的民谣,也是对“中国第一将军县”这个名称的最好诠释。当时的黄安人民,为了保卫革命和根据地,踊跃参军支前,他们把最后的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的一碗米送去当军粮,最后的一个儿子送去上战场。革命母亲兰桂珍就是杰出的代表,她不仅自己积极参加农协会革命活动,还动员丈夫带头参军。在她的带动下,黄安迅速掀起了妻送夫、母送子、妹送哥的参军高潮。在残酷的战争中,兰桂珍先后失去了父亲、丈夫、4个儿子和4个兄弟共10位亲人,全家11口人,最后只剩下了她自己。1979年,4名佩戴“勇士勋章”的巴勒斯坦游击队军人来红安参观,被英雄母亲的事迹深深感动。临走时,他们不约而同地摘下胸前的勋章,献给了这位中国的英雄母亲。

在红安县城,一些战争年代的遗址以及革命遗迹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董必武的旧居就位于民主街上,这位秀才革命家将中共一大的火种带回故乡,点燃了贫苦农民心中的希望。以他的名义发出的公告和传单,鼓舞黄安和麻城两县农民揭竿而起,发动了名垂青史的黄麻起义,建立了鄂豫皖边区第一个红色政权和第一支革命军队。为革命奉献一生的董老,如今安息在红安烈士陵园。被毛泽东称为“不下马的将军”的李先念也是从红安走出的革命家,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内还修建了李先念纪念馆。从这块红色土地中还走出了陈锡联、秦基伟、韩先楚等我军高级将领。县城中心的巨幅牌匾,徐向前元帅“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的题词,无疑是对红土神韵最好的概括。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的红军雕塑

距红安县城20多公里的七里坪镇,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是红四方面军的创建地,也是仅次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全国第二大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红四方面军将帅表告诉我们,从红四方面军走出了元帅徐向前,大将王树声、陈赓、徐海东和18位上将、47位中将,其中中将以上就有18位是红安人。

英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坐标,在革命战争年代,红安14万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里可谓遍地是英雄,家家有英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红安也因为是“两百个将军的故乡”而名扬天下,先后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红安,拜访这片伟大的红土地。如今,每年前来拜谒红安烈士陵园的群众达100多万。参观结束后,我以一名老兵的身份,为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和纪念园近百名职工上了一堂以“学习老区精神,致敬革命先烈”为主题的党课,以表达对革命老区的深情和敬意。

“月亮并不像太阳,但它确实是太阳光芒的返照。”被称为强种后代的红安人,都有着自己的高傲,但他们懂得什幺时候拿出他们的高傲,什幺时候放下他们的高傲。改革开放初期,红安人民没有躺在前辈的功劳簿上,而是像红安缓缓流淌的倒水河一样,一场大雨之后就汹涌奔腾起来。他们敢为人先地持续推动老区面貌的改变,脱贫攻坚就是红安人弘扬“大别山精神”打赢的一场硬仗,5年前他们在革命老区序列中率先实现脱贫摘帽。城关镇铁山村大学生村官陈洋,曾祖父是革命烈士,祖父和父亲都是军人出身,他以前辈为榜样,大学毕业后毅然回乡创业,成功探索了“互联网+农业”的扶贫工作新路子,将家乡特产“红安苕”精细加工,通过电商推向全国,乡亲们的收入水平大幅度提升。陈洋只是红安本土新生代的代表,他和众多活跃在天南地北的红安人一样,不愧于“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后代的身份,是当今红安的大将之才。

如同新芽破枝、枝干伸展,红色精神跨越历史时空,在几代红安人的赓续奋斗中茁壮成长,终成参天大树。湿热的夏风越过大别山脉,拂过牡丹花海,预告着丰收的喜悦,也带来深情的期许——这片土地在诉说历史,这片土地将迎来又一个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