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南

刘传斌

寿山石,生于闽中,丽质天成,自清代始便为文人雅士所爱。一块顽石,一旦拥有一种与其华美云裳相匹配的奇思妙想,便可出落成融诗、书、画、意为一体的精品佳作。

刘传斌是寿山石雕界的佼佼者之一,在他的刀下,可以感受到气与势的营造、刀与石的经营、实与空的置换、心与物的交融。

刘传斌1969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民进福州市委会台江区工委副主委,福州市台江区政协委员。2015年进修于中国艺术大家韩美林工作室,篆刻师从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院长骆芃芃教授。

“石出寿山,艺出樟林。”赫赫有名的鼓山镇樟林村是福州寿山石两大雕刻流派中“东门派”的发源地之一,刘传斌便生长于此。

但他并非出生在雕刻世家,他的爷爷、父亲都是老师。“我家附近曾有一家知名雕刻厂,汇聚了众多寿山石雕刻名师,我从小耳濡目染。”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刘传斌先后就读于福州工艺美术学校、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之后因兴趣,开始自学寿山石雕刻。

“勤快”二字就是他学艺的最大秘诀。只要有空就握刀练习,划伤、割手是家常便饭。“那时,一边琢磨刀工,一边观摩其他寿山石雕刻大师的作品,而后再临摹。”刘传斌说。

美术专业出身的刘传斌自带良好的美术基础、绘画基础、雕塑基础,让他走入行业的第一步就有了比较高的起点。他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祖光,并得到寿山石理论家方宗珪的指导。“自从拜了两个老师之后,我的技艺就上升了一个档次,参加了很多工艺美术比赛。”

在两位恩师的指点下,刘传斌用了更多的心思研习寿山石薄意雕刻。

薄意是介于绘画与雕刻之间的独特艺术,技在薄,艺在意,它比浮雕更有画意,又比绘画更富有“雕”的立体感。

在打磨自己时,刘传斌有意地从古书、名画中汲取精华,从建筑、雕塑中寻找设计元素,从生活中捕捉灵感,把中国画的传统表现手法融入寿山石雕的技艺之中,慢慢地探索出了自己独特的薄意面貌。

山水题材是他创作的重点。“我原来住的樟林村山清水秀,旁边就有小溪流水,这都是儿时美的记忆。”刘传斌说。

为最大程度呈现自然之美,刘传斌极其注重寿山石原本纹理的天然美感。比如他被收藏于中国工艺美术馆的得意之作《天瀑》,原石温纯深润,有红、白、灰、紫多彩石色,随天然条纹肌理并列弯曲,如飞瀑流水。刘传斌因色取巧,略施薄意,在一块不大的石头上打造了仙人洞穴、飞珠溅玉,还有天堑飞桥、奇峰峻岭,更有红日照耀下,面对“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李白……这一切都自然而然地组成了气象万千的天然图画,给人美的感受。

再看他曾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百花奖”金奖的作品《一呼群山应》。这块完整的田黄,被刘传斌施以巧工,整体有着人物、动物、山水融为一体的和谐美。松荫山峦下,两位老者席地围坐,眉开眼笑,正与一壮汉热聊;身边身后的孩童、狗儿各自撒欢,一旁花草摇曳生辉;而午后的阳光,透过松针叶在地面形成特有的温暖……

赋予寿山石旺盛的生命力,寄寓其更深厚的思想内涵,刘传斌的寿山石雕刻受到广泛的认可。2009年,他的作品《花开心动》被故宫博物院收藏。

一块好石头,看似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等什幺都可以雕,但要想获得更好的艺术效果,就必须开动脑筋探索独特的创意和设计,这是刘传斌一直坚信的创作理念。

他说:“我们从业者就是通过石雕创作,把美传播给观众,呈现给收藏者。把中国的好故事通过石头讲得更好,向世人展示美的灵魂,美的文化。”

30多年的坚持和进取,令刘传斌获奖无数,他本人也多次获“福州市寿山石雕非遗传承人”“福建省技术能手”“福建省劳动模范”等称号。

与时俱进的他,如今更是寻找到了“寿山石的创作应该紧紧跟随时代步伐”这一方向,创作之路行稳致远。

高山流水(寿山山秀园石)

鸿运连天(寿山水洞石)

一呼群山应(寿山田黄石)

丝路驼铃荡月泉(寿山山秀园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