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佳维

“家里的小宝宝是不是特别好玩儿?”“看着宝宝一天天成长,是不是有种满足感?”宝宝出生后,身边经常围绕着这样的声音。

“是个小磨人精呢!”每次我都如此回答,语气中带着被宝宝“折磨”的不适和疲惫。然而,快要咧到耳朵根的笑容,却又在告诉别人:我太喜欢这个小家伙了!

随着宝宝慢慢长大,我这个懵懂的菜鸟爸爸,在心态上渐渐有了改变。与父亲这个角色一起被宝宝“打包”赐予的,还有一颗更柔软的心,它让我在此后的工作中,变得更加耐心、宽容,也学会了更加珍惜和感恩当下。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感同身受”总是很难,至少之前我是这样觉得。窗口工作繁忙且枯燥,平心而论,此前,我对“换位思考”“站在患者角度”的理解还仅停留在表面。

记得那是一个流感暴发的冬季,我值夜班。患者很多,急诊压力很大,药房窗口排着长长的队伍,大多是焦急等待的患儿家长。我一边发放着急诊、住院患者的药品,一边还要时不时接听咨询电话,当时的我忙得汗流浃背。

“你能不能快点!你拿着电话一直聊天,让我们小孩一直等着?”突然,一个声音打断了我的工作节奏。

“病区也急着用药,我也就回复了半分钟而已……”我解释道。

“换作你的孩子呢?快一点……”

之前,每每想到这次经历我都挺憋屈的,现在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着实释然了。遇到年轻的宝爸宝妈、带着宝宝的爷爷奶奶,我也因为能够“感同身受”,不自觉地多了一份热情。渐渐地,我学会带着这份热情,面对每一位患者,让自己变得更耐心、更宽容、更细心、更热情,尽我所能,让受病痛之苦的患者能够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

总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对我来说,宝宝又何尝不是我的老师?学会“珍惜与感恩”,就是宝宝最先教会我的事。

记得孩子刚出生的第二天,他因为有疑似感染的症状,富有责任心的产科、新生儿科的同事建议让宝宝住院观察,所幸的是,有惊无险,宝宝并无大碍。不过,宝宝在住院期间,我和爱人确实度日如年,心里仿佛空出了一大块,每天就看着好心同事拍的照片来排解相思之苦。现在,每当爱人疲于安抚哭闹的孩子,想“缴械投降”时,我总会对着孩子调侃:“大壮(宝宝小名)啊,你住院那会儿,你老妈可是说等你回来一定要天天抱你在怀里,舍不得放下的。”

失去的时候才懂得珍惜,安逸总会冲淡我们的感恩之心。因为那次住院经历,让我越发感恩宝宝如此努力的成长,感恩家人对我工作的支持,而我,也越发能理解患者的心境。

我经常面对许多小患者,有时还会看到孩子的母亲面带愁容,初为人父的父亲守在身边,虽然不善表达,但内心总深藏疼爱。如果说母爱像涓涓的溪流,那父爱就像一座巍峨高大的山,沉默无言,却极为厚重。如同一只船,载着孩子的期待和梦想;又如同一棵树,为孩子遮挡风雪和严寒。

宝宝是上天给予我们的礼物,他教会我们,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因为有了他,我感受到生命的完整;因为有了他,我时而疲惫的心有了栖息之所。在陪伴宝宝成长的同时,我们自己,又何尝不在成长?

(仇上斌    整理)

(编辑    杨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