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云

有一类臭食非人工所为,而是出自天然,这类臭食可称为天然之臭;如果以臭鲜来说,也可称之为天然之鲜。

中国人有吃野菜的传统。野菜大多味苦,也有一些味道是臭的。比如败酱草,在中国南方各地都有生长。这个名字很形象—豆酱腐败发霉了,会有一股特别的臭味,这个酱就叫败酱,败酱草的味道就近似败酱。这种草被用作消炎解毒的草药,但很多地方也把它当野菜吃。湖南、浙江一些地方的人就有吃败酱草的习俗。皖西、鄂东地区的人称之为天香菜,也叫观音菜。但吃败酱草最多的大约是客家人,主要分布在闽西、赣南、粤北。败酱草闻着臭,吃着比苦瓜还苦,客家人给这种草另外取了一个很雅致的名字—苦斋。

客家人不但吃败酱草,还吃臭屁藤。这种藤还有个别名—鸡屎藤。无论臭屁藤还是鸡屎藤,都是形容其味之臭。清代医学家赵学敏编着的《本草纲目拾遗》提到过其名字的由来:“搓其叶嗅之,有臭气,未知正名何物,人因其臭,故名为臭藤。”

与败酱草不同,食用鸡屎藤的地方和人群要大得多,不但客家人吃,潮汕人、广府人、琼崖人都吃。客家人最多的吃法是煲汤,如鸡屎藤煲老鸭、鸡屎藤煲排骨等。到了海南,鸡屎藤吃起来花样更多,有椰汁鸡屎藤、糖水鸡屎藤、鸡屎藤汤圆、鸡屎藤米粉,琼海的“鸡屎藤粑仔”还被中国烹饪协会定为“中华名小吃”。云南也有人喜爱鸡屎藤,每年鸡屎藤发新芽,文山、曲靖、红河乡下的农民都要采来炒肉、凉拌、炖骨头汤。

不但野菜有臭菜,种植的蔬菜中也有臭菜。在云南,有一种食药兼用的臭菜—臭参。臭参鲜时有一股臭味,而且臭得特殊。很多外地人不适应,闻闻都难受,但在昆明,臭参炖排骨、臭参炖猪脚是很常见的菜。

东北人爱吃蘸酱菜,其中有一款臭味蔬菜,就叫臭菜。臭菜本身并不臭,但是臭菜生长过程中会感染一种霉菌,臭味是寄生在臭菜上的霉菌发出来的。臭菜蘸臭大酱,两臭合一,闻着臭,吃着香。

鲜臭,不但有草,有菜,还有果—臭水果。人们最为熟悉的莫过于榴梿。榴梿是舶来品,最早是华侨从南洋带回来的。榴梿入菜、榴梿做点心,多为粤菜专利。榴梿的臭,臭得怪异,飘飘忽忽,很多人无法忍受,喜爱的人却赞不绝口。

说到臭果,榴梿并不孤单,云南保山一带还有一款臭油果。臭油果是用来榨油的。臭油果臭,油自然也臭,保山、腾冲人拿它来炖鸡,烹饪的全过程都是在臭味中进行的,但炖出来的鸡有异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