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萍

生活中,不少风湿病、关节炎患者自诩“行走的晴雨表”,每逢天气变化就关节不适,堪比天气预报,入梅以后更是煎熬,为什幺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梅雨季节低气压和高气压频繁交替,关节功能易紊乱,致软骨释放炎症因子刺激末梢神经产生疼痛。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增加,人体热传导加速,也使得对疼痛刺激更加敏感。另外,梅雨季节气温既有下雨前的闷热,又有下雨后的湿冷,温差变大导致关节及周围组织调节功能减退也是关节炎易发或加重的原因之一。同时,长达月余的阴雨天气,也会给心理带来压力,情绪低落也可能会破坏自主神经的平衡。

风湿病种类繁多,以“关节炎”为突出表现者,如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在此“湿热”时节,病情极易反复,为了更好地控制病情,除了规范诊治、按时用药、定期复诊以外,生活饮食调摄也十分重要。

中医养生、治病均讲究“顺四时,适寒暑”。梅雨时节多湿热,湿热之邪,内应于脾,则脘腹胀闷、口苦口黏;流注下焦,则大便黏溏不爽、小便黄赤秽臭;流窜肌肤,则斑癣疮疡;内侵肌肉骨节,则风湿诸病加重。

风湿防“霉”

下面分别就几个常见风湿病给出结合体质的防“霉”变之法。

●“风湿”关节炎

宜避风寒、切忌贪凉——温阳化湿。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慢性关节炎患者大多素体气血亏虚(面色不华、气短乏力、易感多汗、不耐久劳、动则眩晕心悸、舌淡红或淡白、苔薄或少苔等),平素畏寒怕冷,梅雨时节连日阴雨,湿邪入络易从寒化,寒湿留驻关节,致关节肿痛酸胀,伸展不利,轻则上楼困难,重则不能抬手、行走。生活中宜避免贪凉(如冷饮、空调),出汗后应及时擦干。在关节炎发作时,要减少关节活动,并积极到正规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亦可配合中医中药治疗以温通经络,及时祛除寒湿,恢复关节功能。

●痛风性关节炎

宜忌“高嘌呤、高糖”——祛湿清热。痛风患者大多属于痰湿体质(形体肥胖、肌肉松弛、神倦身重、嗜睡、口中黏腻、舌体胖、舌苔滑腻),平素嗜食大鱼大肉、辛辣、油腻、高糖等肥厚之品。他们易患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对梅雨季节及潮湿环境适应能力差,生活中应严格限制高嘌呤饮食(尤其海鲜、动物内脏、肉汤),戒酒,戒高糖饮食。在发作期要充分休息并减少关节活动,在消炎镇痛治疗的同时,可配合清热利湿除痹之效的中药,间歇期则积极调治脾虚之本。

梅雨时节饮食建议

民以食为天,梅雨时节饮食总原则是健脾、祛湿,以利于“风湿”稳定。因湿多挟热,大部分饮食上适合选择一些偏凉性的食物。

瓜类:黄瓜、丝瓜、南瓜、西瓜等,不仅能清暑、祛湿,还可解毒凉血,比较适合这个节气食用(阳虚体质者宜少)。

薏苡仁:有健脾利湿之效,可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水分代谢,发挥利尿消肿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水肿。薏仁用开水煮烂后,依个人口味添加少许的糖,是健脾祛湿的天然保养品。

绿豆:有清热解毒、除湿利尿、消暑解渴之效,多喝绿豆汤有利于排毒、消肿,不过煮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有机酸、维生素受到破坏而降低功效。

白萝卜:有下气消食、利尿通便、润肺止咳之效,如果想利用萝卜来排毒,则适合生食,建议可打成汁或以凉拌、腌渍的方式食用。

脾胃虚弱者可水煮后饮汤食萝卜,可化痰下气,除满消胀。

其他适合梅雨季节的食品还有水芹、洋葱、山药、白扁豆、冬瓜、百合、莲子、芋艿、茭白、荸荠、莲藕等。

温馨提示:梅雨时节应注意避风寒,防潮湿,做好保暖忌贪凉,截邪气之来路,方是预防摄养之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