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艺霏 张思洁 赵英博 姚友明

贫困县里的绿色希望

1961年,即将从西北农学院(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业专业毕业的张淑珍,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留在省城工作,还是扎根基层?此时,她想到既然国家和人民在困难环境下培养了她,她就应当去最能发挥自己专业所长的地方。于是,年仅24岁的张淑珍放弃了省林业厅的工作,来到商南县的大山腹地,当起了林业站的技术员。

彼时的商南位于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当地人“住的茅草房,穿的破衣裳,夜晚溜光炕,白天没有粮”。下乡做林业普查时,张淑珍有时会借住在老乡家。他们总说,家里最好的吃食也就是一些加了盐的酸菜或面汤,请她不要嫌弃。张淑珍望着老乡略显局促的神情,心里有些难过。如何让大家摆脱这种贫苦的生存状态,渐渐成为了她心中的牵挂。

面对商南“一山未了一山迎,百里都无半里平”的现实,张淑珍联想到林业普查时发现的野生茶树,萌生了靠山吃山、以茶脱贫的想法。

1962年,张淑珍借外出开会之机,购回10公斤茶籽,可次年移栽茶苗后却无一株成活。1964年再次试验,结果还是全部死亡。望着枯萎的茶苗,张淑珍没有放弃。往后的两年,她搬进了苗圃,住在不足8平方米的工棚里,日夜观察茶苗生长,可失败的现实一次次敲打着这颗年轻的心。

张淑珍放弃了书本上传统的移栽法,参考当地的种粮习惯,尝试将茶籽直播入田,就地封育。4年试验,1970年,张淑珍首次采到1.9公斤茶叶,并成功培育出1.5亩茶树。这片土地就是后来知青茶园的发端。

“星星之火”给了张淑珍扩大种植的“燎原”希望。1976年,全县茶园面积首次突破2万亩。

土石山区的艰难探索

如今,商南茶已发展出绿茶、红茶、乌龙茶、茯砖茶、工艺白茶5大类、20多种茶产品,品牌价值达4.44亿元。可在20世纪70年代末,商南茶的起步期,当地就只有绿茶这一种,还几近全军覆没。

1978年,原本长势喜人的2万多亩茶树突然生病,仅留下5000余亩残苗。一时间,质疑声四起。

为查明茶树死亡的原因,她3次北上母校求教,4次南下向茶农学习,最终发现问题出在土壤里——商南地处土石山区,土壤成分复杂,低质土与适茶土交错,导致茶树早衰。找到原因就已解决了问题的大半。张淑珍喜出望外,重振旗鼓,重选土地。

赵力本的爷爷是商南第一代种茶人,也是当年仅剩的几户愿意跟随张淑珍再次探索的茶农。他说爷爷回忆起年轻时种茶的经历,总感叹“过程曲折,不容易”。那时他家茶园距离林业站有7.5公里,张淑珍不放心茶苗,每天都要步行上山,为茶苗浇水、观测记录茶苗生长情况,然后再挨家挨户做工作,鼓励大家重新开始。

可仅靠张淑珍和种茶大户还不够,他们迫切需要更多懂制茶、懂经营的新鲜血液。

1984年,21岁的刘保柱和几名茶叶专业科班出身的青年被分配到商南。他们上学时见过南方产茶区的茶园,再对比眼前的茶园,心凉了半截。张淑珍没有为难这些年轻人,反而加大对他们的关心与支持。她力排众议给每个人分配了一间独立的大屋子,外加一个小灶房,以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在工作上,这些年轻人提的中肯意见都会被及时采纳。“时间长了,我们看到张姨诚心诚意挽留,再加上和老乡们的朝夕相处,也就都愿意留下来了。”刘保柱说。

众人拾柴火焰高。20世纪80年代,张淑珍与刘保柱等联合全县30余家乡村茶场,成立了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1986年,商南第一款高档名茶“商南泉茗”问世,从此,“茶香溢商洛,泉茗先为佳”的印象逐渐烙印在人们的脑海中。商南茶出名了!

乡里乡邻的脱贫向导

1991年,拥有80亩茶园的茶农何桂英一家决定新建一个茶叶加工厂。在施工途中,她的丈夫不幸去世。抚养孩子、经营茶场的重担、连带着3万元的外债,一同落在了这个30岁的妇女肩上。彼时的何桂英一筹莫展,只好选择卖掉茶场,偿还债务。张淑珍得知后,及时阻止了她,并让人送来了机器设备,还调来技术员帮她制茶。如今,何桂英不仅还清了所有外债,家里还盖起了4间两层楼房。

越来越多茶农的成功,让“去茶场品一口好茶”成为新世纪初商南年轻人向往的生活。“茶二代”王超如今自己管理茶园近8000亩,在脱贫攻坚战中,当地超过200户村民在他的带动下摘掉了“贫困帽”。在当地人心中,正是张淑珍及其影响的“茶二代”和“茶三代”们,让商南茶叶逐渐从不起眼的“一片叶”变成了脱贫户的“致富经”。

截至2023年底,商南县共建茶园26万亩,年产茶叶8500吨,产值达15亿元,茶叶种植大户6200户,遍布全县10个镇街108个行政村12个社区,真正实现了“人均一亩茶,增收5000元”的梦想。

克己奉公的“三秦楷模”

20世纪90年代初,在商南茶从弱不禁风的幼苗成长为欣欣向荣的健树之时,这位刚过知天命年纪的园丁倒下了。

当得知自己罹患恶性肿瘤后,张淑珍迅速从愕然中醒来,开始加紧布置茶山垦植计划。“茶种好了,我的心就安了。”原本可以和很多人一样在60岁退休、安享天伦,可张淑珍硬是在岗位上坚持到80岁。

在老人办公桌角的文件夹里,静静躺着一份题目为《关于成立商南县茶叶研究所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的文件,这是张淑珍80岁时所写,思路清晰,言辞恳切。

去世前,张淑珍对自己的身后事做了安排。她请子女将她的骨灰撒在知青茶园里,并将她的荣誉证书、奖杯等捐给商南县档案馆。女婿李力说,张淑珍在世时虽获得了大大小小不少荣誉,但她从来不让家人拿出来张扬;在茶叶产业越做越好的情况下,她更是立下家规,严禁子女亲属经商卖茶。

2014年1月5日,商南县殡仪馆内,400多名群众自发前来送别。谈及“茶奶奶”的一生,不少人觉得她坚强且不易。1994年,张淑珍的丈夫永远地离开了她;2023年,她的儿子也离她而去。在她与大山为伴的60余年里,从“茶姑娘”到“茶奶奶”,她将一生心血融进了茶山。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茶香如故。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本刊有删节)(责任编辑 张宇昕)